中國科學家建基因數據庫:南方人免疫力較高 北方人較少臭狐
撰文:鄭子健
出版:更新:
10月10日「華大基因」公布「中國人基因組學大數據研究成果」,發現部份基因出現頻率呈現明顯南北差異,反映飲食、氣候、病原體等環境因素如何影響人群體質演變。
內地《科技日報》10月10日報道,華大在2016年正式發起項目研究,是次公布正是其第一期成果。研究小組建立「中國人基因頻率資料庫」(CMDB),鎖定904萬個「多態性位點」,研究對象包括14餘萬中國人。
指古代南方屬「瘴癘之地」瘧疾盛行
研究小組指,按數據庫資料所見,北方和南方中國人的基因差異如下:
飲食習慣:或因古代新疆、青海和內蒙古等西北地帶較難獲取蔬菜,當地人群肉類攝入比例較大,促進脂肪代謝率的等位元基因呈富集趨勢。
免疫力:古代中國南方被稱為「瘴氣(癘)之地」,病原微生物尤其是瘧疾盛行,免疫力要求較高,相關「紅細胞補體受體I的基因CR1」呈富集趨勢。
耳垢、體味(如臭狐)大汗腺分泌:就相關的ABCC11基因所見,北方溫帶氣候地區人群均有此「基因突變」,因而耳垢呈乾性、體味較弱、大汗腺分泌較少。部份廣西、廣東和海南人群則未見有此基因突變。
未來可製作身高預測模型
另一方面,研究小組就身高及BMI指數,分別鎖定48個及13個基因位點,有助解釋48%的身高遺傳率,以及10%的BMI遺傳率,未來可用於製作身高預測模型,以基因數據推斷個人的身高情況。就雙胞胎出現機率,研究小組稱NRG1基因有一個突變位點,與雙胞胎妊娠顯著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