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蓬佩奧訪華遭冷待 中方對美釋強烈不滿信號

撰文:趙觀祺
出版:更新:

美國國務卿蓬佩奧10月8日結束了對韓朝日中四國的訪問回國。不過,與在日朝韓受到國家領導人會見不同,蓬佩奧此次訪華並未受到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接見,只在8日先後與中國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楊潔篪舉行了會晤;此外,蓬佩奧此次訪華時間非常之短,只在北京停留了3個小時。這些跡象無不表明,蓬佩奧遭到了北京的冷遇。

從慣例看,美國國務卿訪華多能獲得中國最高領導人接見。此前蓬佩奧6月首次訪華時見到了習近平,而蓬佩奧的前任蒂勒森2017年兩次訪華都受到了習近平的會見。

不過,從意向上,蓬佩奧此前應是希望見到習近平的。在和王毅的會談中,王毅稱:「國務卿先生提出希望訪華,我們願意與你見面」,言下之意是美國主動提出與北京接觸。而美國《紐約時報》報導說,美國官員曾表示,蓬佩奧國務卿將尋求跟中國「領導層」見面,而「領導層」通常是指習近平。此外,該報導還說,在蓬佩奧國務卿的假設日程中也包括了會晤習近平。

由此看來,習近平拒見蓬佩奧,可被視為中國向美國表達強烈不滿的一個強烈信號,而北京對美國政府的冷淡態度亦可見一斑。

美國國務卿蓬佩奧日前旋風式訪華,先後與王毅及楊潔篪會面。(中新社)

在蓬佩奧和王毅及楊潔篪的會面中,中美雙方基本也是各說各話、火藥味十足。新加坡《聯合早報》指,這「充分暴露中美對立之深」。

根據中國方面的報導,楊潔篪當面告訴蓬佩奧:「我們敦促美方立即糾正錯誤,停止採取損害中方利益的行動」;而王毅則在會談中稱「美方不斷升級對華貿易摩擦」,「在台灣等問題上採取了一系列損害中方權益的行為」,並且「要求美國立即停止錯誤言行」,措辭激烈,頗為罕見。

蓬佩奧亦不假辭色,雖然他聲稱美國「無意圍堵中國」,但在王毅所列舉的問題上,他指「美國和中國有根本分歧,美國對中國採取的行動十分關注」。

而在事後中國外交部發布的通告中,中國外交部表示中方陳述了「在中美經貿摩擦、台灣、南海等問題上的原則立場」,意即兩國分歧仍在。美國國務院則更為直白,其發言人諾爾特(Heather Nauert)說,蓬佩奧國務卿在跟楊潔篪和王毅會晤時「直接了當地指出了兩國在南中國海和人權等問題上的不同立場」。

今年10月初,蓬佩奧和楊潔篪會面。(新華社)

蓬佩奧訪華遭冷待,根本原因還是在於當下錯綜複雜的兩國關係。

近來特朗普宣布對價值2000億美元的中國商品加徵關稅,還向向台灣進行軍售,同時對與台灣斷交而轉向大陸的國家施加壓力;與此同時,美國又計劃在11月前在南海或者台海地區舉行聯合軍演;在聯大會議期間,特朗普稱中國干涉美國中期選舉;而副總統彭斯10月4日發表的演講更是火上澆油,從知識產權、貿易摩擦到意識形態,其演講對中國全方位大加撻伐。

中方對此的不滿可想而知。此前中國副總理劉鶴取消了9月底訪美的行程,中美第二輪外交與安全對話遭到推遲;中國亦召回訪美的海軍司令員沈金龍,推遲中美兩軍聯合參謀部對話會議,還拒絕了美國軍艦10月到香港停靠的請求,而日前美國軍艦進入南海後,遭到解放軍軍艦近距離驅離,兩軍軍艦幾乎擦槍走火。

專家稱,改善中美關係,美國要改變對華進行大規模貿易戰的做法。圖為張家港工人在碼頭裝卸貨物。(視覺中國)

在兩國衝突日趨激烈的背景之下,蓬佩奧的一次簡單訪問勢必難以改變局勢。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教授時殷弘就指出,中美關系正處緊張時期,無論是在戰略上還是在貿易上,都不太可能因為美國國務卿訪華而发生重大變化。

在蓬佩奧和王毅及楊潔篪的會晤中,雙方都未能達成共識,由此看來,即使蓬佩奧見到習近平,中美關係實際上也很難真的有進展。美國不在對華政策上有真正變化,很難指望讓善變的特朗普政府搞得無所適從中國能給予認真回應。在時殷弘看來,中美關系想要得到改善,當務之急是美國要改變對華進行大規模貿易戰的做法,同時在台灣、南海等問題上要「守點規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