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戰】學者黃靖:特朗普企圖在全球產業鏈剔除中國
6月15日,白宮宣布對華製產品加徵500億美元關稅,北京隨即針鋒相對,做出對等反擊。美國布魯金斯學會(Brookings Institution)外交政策所前資深研究員、哈佛大學政治學博士的黃靖對多維記者表示,貿易戰實則非關經濟,而是政治問題。 在黃靖看來,美國要和中國打貿易戰,並非為了削減赤字。按黃靖講法,即使中國願意消除鉅額貿易赤字,美國亦缺乏足夠產品以作對華出口,如美國波音飛機再努力,也只能多賣給中國7架飛機,美國把所有的大豆、豬肉賣給中國,也只不過1200億美元。如果美國把F-35、F-22戰鬥機賣給中國,確實可以填補相當逆差,可是美國不賣。
黃靖據此判斷,貿易戰不是赤字,赤字只是表像和藉口。貿易戰的真相是美國知道以這樣的遊戲規則玩下去,它玩不下去。
黃靖認為,美國真正目的在於重定世界經濟的遊戲規則,使之更加有利於美國,並把中國固定在低端產業鏈上。以現在遊戲規則,美國自認為打不過中國,所以它要打破多邊搞雙邊談判。例如與德國或日本談判,使德美或日美之間有新的遊戲規則,這就是為什麼美國對盟友打得更狠的原因。
稱美國希望在全球產業鏈剔除中國
黃靖認為,中國在世界產業鏈上佔據巨大優勢,無論生產什麼,都有中國企業參與,例如汽車、電腦、火箭均可見中國製部件。如德國的BMW汽車,其中引擎是德國產的,離合器、變速箱是日本產的,主控板是韓國產的,車窗是越南產的,輪胎是中國產的,經過重新組裝後賣給全世界。
因此,美國希望在產業鏈剔除中國,德美之間一旦達成新的貿易協定,很可能德國為了維護該協議,為了尊重美國的遊戲規則,不再購買在中國生產的汽車輪胎,從而改變整個產業鏈模式,這是釜底抽薪的做法。黃靖指美國策略為整合西方陣營的「統一戰線」,標籤中國為「非市場經濟」,奠定意識形態基礎,因此貿易戰打的不是經濟,而是政治。
認為中國不應該也不會同美國打貿易戰
黃靖引述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博鰲論壇所言,分析中國對付美國貿易戰的出路無非是兩條:
一是堅持改革開放,改掉不先進的、落後的生產關係;二是一定要走多邊制,維護產業鏈。
他認為中國目前已經做出了很多改革,如開放金融、供給側改革等等,便是基於中國自身需求而做的革新,而非對美國做出的妥協。從這個意義上講,中國不應該也不會同美國打貿易戰,因為無戰可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