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擬「地獄景象」等十計劃挫解放軍攻台 內媒質疑如何大規模生產

撰文:許祺安
出版:更新:

美媒《華盛頓郵報》(Washington Post)日前發表一則專文,揭露美軍「地獄景象」(Hellscape)計劃將以數千架無人武器阻斷解放軍意圖穿越台海的入侵軍力,爭取部署協防台灣的時間,該文發布後,引各輿論蕩漾。有分析揭露,美國近年購買、開發無人武器系統,約有數十項計劃,以在台海打造強大打擊力;內媒則直指,美軍想要讓台海真的出現「地獄景觀」,關鍵在於能否「實現大規模生產」。

《華盛頓郵報》本月10日引述美國印太司令巴帕羅(Adm. Samuel Paparo)的訪問報道,宣稱一項名為地獄(Hellscape)的應變計劃,可快速部署大量無人機干擾解放軍攻台行動,引發熱議。據悉美國海軍學會網站今年2月就曾詳細披露該戰略,並稱「這可能是阻止解放軍登陸台灣的關鍵」。

美國國防部對於巴帕羅的談話至今沒有更多公開說明,美國防部副新聞秘書辛赫(Sabrina Singh)本月12日記者會被問到相關問題,僅稱「沒有其他的補充」。

2024年5月3日,美軍印太司令部在美國夏威夷舉行印太司令交接儀式,巴帕羅(Samuel Paparo)正式從前司令阿基里諾(John Aquilino)手上接下指揮權。(美軍印太司令部twitter)

法媒《海軍新聞》(Naval News)17日報道揭露,美國國防部有數十項計劃,有些屬於「複製者」(Replicator)計劃的一部分,有些是單獨的計劃。都是假設一旦發生戰爭,印太地區將可運用大量無人武器系統,「地獄景象」願景非常明確。

報道指出,美軍將台海變成「地獄景象」有兩個目的。首要是阻礙解放軍入侵,造成解放軍最大傷害,讓美軍和盟友有足夠時間在西太平洋建立部隊;其次是收集敵軍情報,並確保美軍和盟友在全球衛星定位系統(GPS)、情報收集可能受敵軍干擾的狀況下,仍能順利作戰。

美國海軍中央司令部在波斯灣海域執行「數位利爪」實彈作戰演習,T-38「魔鬼魚(Devil Ray)」無人艇參與其中。(取自美國海軍官網)

海軍新聞指出,前美國印太司令阿基里諾(John Aquilino)去年8月首先提出「地獄景象」概念,同時間美國國防部宣布將在1年半至2年內部署數千架無人機的「複製者」計劃,內建自主系統強化對解放軍嚇阻力,這項計劃開發的新技術將用於「地獄景象」,兩者密切相關。

根據報道,「複製者」計劃包括開發供無人武器充電,確保數據安全傳輸的電池,美國海洋動力科技(Ocean Power Technologies)能源公司正在開發這樣的配備;另,這家公司已研發具掃除水雷等功能的無人掃雷艇(Wave Adaptive Modular Vessel),可能納入「複製者」計劃。

報道也提到美軍已經採購的單向攻擊自殺式無人機,包括美國空境公司(AeroVironment)的彈簧刀600(Switchblade 600),和以色列武器公司UVision開發的Hero-120。美軍陸戰隊去年展示將Hero-120安裝在長程水面艦艇(Long-Range Unmanned Surface Vessel,LRUSV)的概念,顯示整合無人武器系統的可能性。LRUSV的研發也是讓「地獄景象」成真的一部分。

5月9日,美國雜誌《外交政策》刊文指出,台灣已向美國政府提出購買自殺式無人機的請求,可能包括迷你彈簧刀300,以及更大型的彈簧刀600或ALTIUS-600。圖為彈簧刀300無人機。(維基)

《海軍新聞》分析指道,美國和盟友可能在解放軍犯台前幾周或幾天掌握動向,能快速啟動部署無人武器。美國已在菲律賓部署MQ-9死神無人偵察機(MQ-9 Reaper),去年在太平洋部署無人水面艦艇(USV)。

在收集情報方面,報道說,美國海軍海上系統司令部(Naval Sea Systems Command,NAVSEA)今年初測試使用無人機收集情報,包括美國公司Saildrone的Surveyor SD-3000、德事隆集團(Textron)的Aerosonde無人機,能幫助美國在戰事初期前幾天得到完整的圖像。

報道假想,衝突發生時,美軍將能透過衛星、高空長航時無人機平台(HALE UVAs)提供的網路、及海軍整合訊息機制「超越計劃(Project Overmatch),從陸地、海底、及部署第一島鏈外的無人機母艦發射無人武器,攻擊穿越台海的兩棲艦隊;自殺無人機可消耗地對空飛彈;無人水面艦艇、無人機、無人水下載具,可分散數百英里,大範圍搜集敵軍的情報。實際作戰的細節仍是機密。

然而,面對西方媒體近日接續炒作「地獄景象」計劃,內媒《環球時報》旗下公眾號「樞密院十號」16日亦發文分析,直言美軍想要讓台海真的出現「地獄景觀」,關鍵在於能否「實現大規模生產」。

供應烏克蘭戰爭所需的美國無人機製造商空境公司,在「彈簧刀」系列無人機需求大增的帶動下,去年股價大漲。(AeroVironment)

「樞密院十號」文章指出,五角大樓已汲取俄烏衝突的經驗教訓,計劃建造數以千計的海上無人攻擊艇,其國防創新部門在1月底已經向企業界發出邀約,目標是建造一種小型無人水面艇,以滿足美國海軍對能高速「攔截」敵方船隻的小型自主攻擊艇的作戰需求。

然而,當前美國製造業已經全面收縮,就連生產駕輕就熟的傳統炮彈和導彈都一路磕磕絆絆,要轉型大規模生產無人機和無人艇,配套的上下游產業鏈都需要重新建立,文章質疑美軍需要的原料和設備從哪裡來?

此外,「樞密院十號」文章點名「複製者」計畫將花費10億美元採購數千架無人機和無人艇,但在俄烏衝突中,光是烏克蘭每個月都要損耗上萬架無人機,面對火力更強大且有主場優勢的解放軍,質疑美軍這點採購量能有多大效用,「反過來,到底是誰才能持續提供數量管夠、性能還滿足戰場需要的無人裝備」?

2024年4月26日,在烏克蘭頓內茨克地區,烏克蘭軍人在前線發射一架Leleka偵察無人機。(Reuters)

文中進一步指出該戰略還存在諸多問題,例如美國海軍設想無人艇在台海作戰,該海域相對封閉,解放軍無論是實施電子干擾還是利用海空優勢進行全面清剿,難度都要比黑海這樣的開闊海域小得多。

最後,在無人作戰裝備方面,「樞密院十號」文章表明,中國在很多領域與美國並駕齊驅甚至更進一步,例如「雷霆」A2000無人艇,配備有可以發射和回收垂直起降的察打一體無人機,以及24單元的巡導彈;還有被外媒稱為「中國首艘無人母艦」的智能型無人系統母船「珠海雲」號。因此不管是武器性能還是工業生產能力,「『地獄景觀』戰略其實都更有利於中國而不是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