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一國分治」兼顧法理基礎及政治現實 兩岸可達新共識?
中國大陸「海協會」會長陳德銘日前出席博鼇亞洲論壇,期間發表訪台「身份論」,表示希望以「一個國家的兩個分治著的機構授權代表身份訪台」,其後台灣「海基會」迅速回應:「歡迎陳德銘先生以海協會會長身份訪台」。
儘管國台辦隨後回應「兩岸在九二共識基礎上,建立雙方兩岸事務主管部門常態性聯系溝通機制是白紙黑字」,看似重回昔日對台基調,但以中共對台工作機制,陳德銘之言當非即興之作。這就不啻代表北京在基調重申之餘,另向蔡英文領導的民進黨政府傳遞了一項新的訊息:即北京喊停兩岸官方交流近一年之後,終於表達願意互動的善意,且新設替代條件為「一個國家,兩岸分治」。
民共能攜手「摸著石頭過河」?
從蔡英文去年五月發表就職演說、國台辦評為「未完成答卷」那一刻起,民共雙方便一起陷入是否要繼續「摸著石頭過河」的糾結。平心而論,只要雙方的重點在於過河,那麼有助於過河的任何一塊石頭都值得民共雙方一摸。過去,國共兩黨就曾拋棄政治成見,摸著「一中各表」的石頭過了兩岸對峙數十年的冰河,推動兩岸關係發展獲前所未有進展,給兩岸帶來了八年的和平與穩定,實現「習馬會」,那麼,在台灣完成第三次政黨輪替,民進黨可能長期執政的預期下,在兩岸執政的兩個政黨,有什麼理由拒絕一起「摸著石頭過河」呢?
民共以往所以無法溝通,除了一個抱著統一的神主牌不放,一個把台獨奉為圭臬,另一個更現實的困境,在於要在政治現實中對接合乎法理的關係定位,又要在國體的願景中容納彼此差異的政治現實。而細究陳德銘的「一個國家,兩岸分治」論,分前後兩部份來看,前者的「一個國家」即係屬「兩岸政治關係定位」原則,後者「兩岸分治」則為具體表意兩岸的「政治現實」,故從合乎法理、兼顧現實差異兩個角度看陳德銘謂「一個國家,兩岸分治」,可以說都是對兩岸關係現狀十分真誠的表述,是一個兼顧了雙方訴求的論述。
所謂「一個國家」,於兩岸法理而言,當皆為「一中」,儘管雙方就「一中」的全稱認知存在差異。儘管民進黨再所不願,但由於它根本無法成功策動制定新憲法,民進黨政府無論由誰當家,都是承繼在中華民國憲法下的一屆政府。這是蔡英文於總統就職時,聲明以《中華民國憲法》及《兩岸人民關係條例》處理兩岸關係的根本原因。於中國大陸一方則不說自明,其「一個國家」自當為「一個中國」,且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意即,當兩岸基於各自現狀的法理基礎,無論意願與否,都必然共識於「一中」,那麼陳德銘所謂的「一個國家」即可以為「一個中國」。
中共承認兩岸分治現實?
其次,倘若陳德銘謂之「兩岸分治」在於承認兩岸治權的現實,那當為大陸自1979年《告台灣同胞書》後,首次正面重提台灣的「治權」。《告台灣同胞書》曾言,「應該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台灣當局』之間的商談,結束軍事對峙狀態」,是時「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與「台灣當局」就是商談對象。在那樣的話語體系下,當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承認了「台灣當局」的存在,並且準備視之為談判對象,這是當年大陸對兩岸「政治關係」的定位。
但自1979年《告台灣同胞書》後,北京幾乎不再提及和「台灣當局之間的商談」字眼。無論是「江八條」還是「胡六點」,再到習近平執政,都迴避了「台灣當局」概念。如今,「兩岸分治」的說法,可謂北京就兩岸「治權」認知的再詮釋,是北京在「一國兩制」後,再將主權和治權分開處理的一個大膽嘗試。有別於過去馬英九政府對陸高調提倡「互不承認主權、互不否認治權」說法,且獲得大陸默許,陳德銘此番「兩岸分治」,直言兩岸同是「一個國家」「分治」狀態下的各自一方,除意在詮釋兩岸雖分,但各治而不分裂外,也較此前馬英九「互不否認治權」的說法更往前進了一步,比「一中各表」更能為民進黨蔡英文政府及台灣的普羅大眾接受。
這或許是北京諒解民進黨苦於「一中」矛盾之際,欲藉由承認「分治」的政治現狀,給予民進黨也往前一步的誘因,用以安撫民進黨的政治情緒,也減輕蔡英文的黨內政治公關壓力。其效果神似於「一個中國,各自表述」般,任由兩岸雙方各取所需,於此評價「一個中國,兩岸分治」,其拿捏兩岸現狀的描述可謂巧妙。
台獨無法獨立全因大陸掣肘
陳德銘「一個國家,兩岸分治」說法,可以濃縮「一中分治」。作為一套新創的兩岸關係論述,它比一個描繪抽象政治情境的「一中各表」更為積極,更具容納民共歧見的空間。但即便如此,對訴求台獨的深綠而言,因為這裡有「一中」的前提,且只是治權的讓渡,也必然會招致他們的反對。但反對又有什麼實質意義?政治談判是妥協的藝術,全取全失本無可能,在兩岸博弈中籌碼相對較少的台灣就更沒有太多選擇餘地。
台灣深綠必須明白,台灣無法獨立的困難從來不在台灣內部,事實已經清楚表明,遏制台灣獨立的最大因素是大陸的堅決反對。從1949年來,大陸已經建立一套從國內法到國際法體系,將台灣牢牢鎖定在「一中」的範疇之內,即便是台灣最倚重的美日,即便是從不按規矩出牌的特朗普,都已經接受了中國的「一中」論述。奧巴馬在離職前破例召開的記者會上用「政治實體」來定位台灣,表示台灣「只要有某種程度的自治就不會宣布獨立」,這哪裡是台灣深綠意願?這其實是台灣的無奈,是中美聯合國際社會作出的安排罷了。請問深綠,台灣有沒有衝破這個框架的能力?如果沒有,何必如此?如果說有,那就請多去和前總統陳水扁交流交流。
「一中分治」於民進黨而言,在於並不否認台灣法統在蔡英文的「維持現狀」下乃是中華民國的客觀事實,蔡英文自己也承諾會以《中華民國憲法》與《兩岸人民關係條例》處理兩岸事務。又,蔡英文曾謂,「台灣前途由兩千三百萬人共同決定」,言下之意,獨立、統一都當為選項。儘管眾所皆知「未來一中」不會是民進黨私心所求,但基於目前的法理系為「一中」憲法,且民進黨又無法自絕「未來一中」不成為前途選項,試問,民進黨真有必要基於此而放棄大陸釋出正視台灣「治權」現實的難得善意嗎?
民進黨須明白兩岸實力對比失衡
民進黨必須認識到兩岸關係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但對台灣來說,退的風險要遠大於進。兩岸能否維持住現狀,有賴雙方的政治誠意,但從根本上說,更有賴於北京的政治克制。在兩岸勢力對比已嚴重失衡,東亞地緣局勢因為中國因素正在進行範式轉移的大背景下,自謂以台灣前途命運為訴求的民進黨政府,有什麼理由不抓住每一個和大陸良性互動的機會,朝著建立穩定可期的兩岸關係的方向努力?
「一中分治」對大陸而言,要表現的善意在於從默許互不否認治權走向正視治權。站在北京的立場,「在國家尚未統一前的政治關係」,可以是在一定時期、一定特殊情況下的關係,並非終極定位。故,只要有利於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只要符合兩岸人民利益,只要雙方可以接受,先給予階段性定位也未嘗不可。
追蹤兩岸分治近70年的北京對台政策話語演變,已經從毛時代的「解放台灣」,調整到鄧時代「一國兩制統一台灣」,到推動兩岸關係穩定發展,再到習近平提出的「兩岸命運共同體」。這個不斷演進的過程,也說明隨著兩岸形勢變化,中共考慮到台灣內部民意分布及政治社會的客觀現實,一直在進行創新嘗試。而推動兩岸關係就需要有這種創新思維,不然雙方總在「武統」和「台獨」的框架裡對峙,不僅「一中」會有名無實,「分治」也可能因為兩岸衝突而隨時結束。
老話一句,「摸著石頭過河」,如果民共雙方真有心過河,那麼有助於過河的任何一塊石頭,不論大小,都值得民共雙方彎下腰來為此嘗試、摸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