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濕疹不宜久拖 腸道健康至關重要
小兒及青少年濕疹在香港十分常見,根據醫務衛生局的統計,平均約五名兒童中便有一名患有濕疹,常見的症狀包括紅疹、痕癢、滲液出水、皮膚乾燥、脫皮屑等。香港大學免疫學博士黃力偉表示,雖然濕疹無法根治,但通過飲食調理和治療可以控制發病程度。
黃力偉博士指出,小兒/青少年和成年人的濕疹表徵相似,但背後的成因並不相同。「兒童濕疹的主要成因包括遺傳、免疫失調或接觸過敏原。曾有外國研究指出,如果父母其中一方患有濕疹,子女患濕疹的機會大約是二至三成;如父母雙方皆患有濕疹,遺傳機率可達七成。另外,負面情緒、缺乏睡眠和不良飲食習慣都會導致兒童免疫系統失調,令身體對很多事物都產生過度的免疫反應,繼而引發皮膚出現過敏反應。」
現時治療兒童濕疹的一般方法包括藥物和非藥物治療。藥物治療分為外用及口服藥物,非藥物治療包括使用滋潤用品、避免接觸致敏原等,尤其可能引起濕疹發作的食物。
「為了針對性地處理濕疹,不致盲目戒口,首先需要了解患者對哪些食物有敏感反應。家長可為孩子進行血液檢測,透過報告的結果精準地避開致敏原,從而為孩子適當地戒口。因此,家長可以從食物方面積極著手,確保孩子保持健康均衡的飲食習慣,避免孩子進食含有添加劑的加工食品,因為這些添加劑可能會引起身體內肥大細胞的組織胺釋放,刺激濕疹發作,所以應多進食新鮮和原型食物。」黃博士表示。
他指出,近年有研究反映大部分濕疹患者的腸道菌群系統相對失衡,影響腸道健康,「這反映出濕疹不只是過敏性皮膚問題,亦與腸道微生態失衡有關。人體大約七成的免疫細胞都在腸道裡,當腸道出現失衡,身體較難防禦病毒及致敏原,便較容易產生發炎因子,進而引發濕疹。」
根據香港腸道微生物組學會的一項研究,香港濕疹患者大多缺乏特定益生菌。而參與研究的濕疹患者經過精準補充益生菌後,有六成人的平均徵狀分數改善程度超過三成。因此,透過改善腸道健康對改善兒童濕疹具有一定幫助。
「在日常生活中,最直接可以改善孩子腸道健康的方法就是多補充含益生菌和益生元的食物,同時減少攝入加工及高脂、高糖食物。含有益生菌的食物包括乳酪、泡菜、納豆、味噌等發酵食物;含益生元的則包括全穀物、豆類、蔬果等,這些食物可以促進益生菌的繁殖和生長,增強孩子的免疫系統。而高脂高糖和加工食物中的乳化劑、防腐劑、人造色素等都會破壞腸道菌群的平衡,令壞菌取代好菌,進而影響腸道的健康。」黃博士說。
在對抗濕疹時,孩子和家長都應盡量保持輕鬆的心態,避免過分焦慮。如有濕疹的困擾,建議諮詢專業人士的意見,從而了解如何針對性處理濕疹,有助有效地控制孩子的濕疹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