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質疏鬆|女性常見3大骨質問題!早上起床關節易僵硬恐患這疾病
台灣亞東醫院骨科部骨鬆與骨腫瘤科主任吳凱文指出,女性天生因為結構、荷爾蒙、基因的關係,比男性「相對容易」遇到一些骨科問題。他點出3個女性最常見的骨科問題:骨質疏鬆、退化性關節炎和類風濕性關節炎,並提供預防與保健秘訣。
TOP 1:骨質疏鬆
吳凱文解釋,女性相對容易得到骨質疏鬆的原因與雌性荷爾蒙有關,通常容易發生在女性停經後,雌性荷爾蒙會影響破骨細胞的活性,當雌性荷爾蒙下降,破骨細胞活躍起來,使骨頭每日的破壞和製造失衡,才會導致骨質疏鬆。
維持好骨本靠5件事(按圖看清👇👇👇)
預防骨鬆方法很多種,最重要的是年輕要存夠骨本,骨本大約在30歲達到高峰並定型,想維持好骨本靠以下5件事:
1. 每日鈣質攝取要足夠
世界骨質疏鬆基金會建議,停經後婦女每日鈣質攝取量增加到1200毫克。
2. 體重不能太輕
體重過輕時會影響雌激素的分泌,若BMI<18.5就要注意!
3. 定期曬太陽幫助維他命D生成
以台灣陽光狀況,每日曬10~15分鐘即可,有充足的維他命D才能幫助肌肉生長與鈣質吸收。吳凱文提到,一般來說維他命D比較難從食物中攝取,當然也可以靠吃營養品補充。
4. 定期運動
想增加骨密度改善骨質疏鬆,吳凱文建議,有跳躍序列的高衝擊性運動可以幫助骨頭生長並維持骨密度。另外,肌力和高強度訓練,透過機械負重和高水平的肌肉力量來刺激骨骼形成,因此這兩項運動可以大幅提升骨密度。
而對於不耐負重的人來說,全身震動訓練(WBV)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它可以透過刺激源傳遞垂直振動到全身,研究顯示骨密度有顯著的增加,但它的缺點就是會暈眩和頭痛。
吳凱文也提到,並非所有水上活動都能提升骨密度,必須要有跳躍動作的水上活動,才能增加骨密度。有些長輩認為有走路運動就能防骨鬆,但中等程度的有氧運動是無法增加骨密度,而且也因為有氧運動會使人的體脂肪跟體重都下降,抵銷了骨密度增加的可能性。所以最好的運動方式,還是重量訓練、阻力訓練、有跳躍的水中運動和全身震動訓練。
5. 不要抽煙喝酒
抽煙會導致成骨細胞活力下降,而酒精某些成分會抑制成骨細胞,妨礙鈣、鎂的吸收及利用。
相關文章:骨質疏鬆|跌倒恐致嚴重骨折!60歲以上高危族群如何預防及治療?👇
TOP 2:退化性關節炎
退化性關節炎是第二個女性最常發生的骨科問題,主要是因為女性先天髖骨角度比較大,加上女性天生脂肪比較容易囤積在下半身,所以容易在髖關節跟膝蓋發生退化性關節炎。
吃什麼保健關節?
吳凱文表示,若經由醫師診斷膝蓋為退化性關節炎,初期可以吃保健食品,像是蛋白質、鈣質、維他命D、魚油或薑黃等,做好體內保養;嚴重一點的退化性關節炎要吃消炎藥、止痛藥,緩解發炎疼痛狀況,並搭配積極治療,在關節上打針玻尿酸,或進行血小板增生療法(PRP)。若以上治療都無效,就要進一步開刀做微創型關節鏡清創,軟骨修補,或做軟骨移植甚至換人工關節。
4種關節炎發生原因及症狀(點擊圖片查看👇👇👇)
【相關文章】關節炎|痛風晚發作退化關節炎早上痛?4類關節炎有1種會致骨變形
TOP 3:類風濕性關節炎
先天上女性比男性容易得到自體免疫性疾病,類風濕性關節炎就是其中之一,這是自己的免疫細胞攻擊自己的關節與周邊組織,若初期沒有好好治療,有可能會進一步擴散影響眼睛、心臟、肺臟和皮膚,控制不好有可能會造成多處關節僵硬疼痛形同機器人。
一早醒來特別「僵硬」要小心
吳凱文提醒,類風濕性關節炎一開始的病徵是關節疼痛紅腫,「僵硬」是另外一個特徵,特別是早上起床後,特別容易僵硬導致無法起身,若有類似狀況千萬不要拖,儘快到醫院檢查。
3招自我檢測關節健康(按圖了解👇👇👇)
【相關文章】關節炎|40歲膝關節提早退化只有2原因 8問題自我評估扁平足高危
一般會用X光片初步檢查判斷是退化性、風濕性或細菌性的關節炎,若疑似是就會再透過抽血檢查CRP、ESR或RF三個因子,或做關節抽吸檢查,抽關節組織液再看化驗結果。若真的不幸確診,目前有抗風濕療法的藥物,包括消炎藥、類固醇、標靶藥都可以治療。
吳凱文也強調,類風濕性關節炎依然可透過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來預防,平時不要抽煙,多吃油脂含量高的魚類。
延伸閲讀:
更年期「熱潮紅」藏警訊:恐增50%心臟病風險!更年期護心怎麼做?
【本文獲「健康2.0」授權轉載。】
「本文內容反映原文作者的意見,並不代表《香港01》的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