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暑|受颱風影響本周最高34度 防護中心提醒慎防中暑

撰文:浩賢
出版:更新:

超強颱風「山竹」曾在2018年吹襲香港,期間造成多處損毀,相信很不少人仍對當時的情景歷歷在目。據指,與2「山竹」同級別的「瑪娃」,現正在馬尼拉東北偏東位置集結,香港天文台預測,「瑪娃」今日(29日)會橫過呂宋以東海域,隨後一兩日轉向偏北方向移動,於台灣東部掠過,惟天文台指其路徑仍存在變數。

圖片來源:香港天文台

受「瑪娃」外圍下沉氣流影響,本周天氣普遍酷氣,最高氣溫徘徊33及34度,而高溫觸發的驟雨及雷暴會在周六起帶來驟雨。

圖片來源:香港天文台
+6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今日(5月29日)就提醒市民,特別是進行戶外活動的人士,天氣酷熱,應採取適當措施,預防中暑及曬傷。

中暑嚴重可致死!

中暑是一種嚴重的熱病,如果不及時得到治療,可能會導致死亡。中暑是由於身體在高溫環境下失去過多的水分和電解質,並且無法有效地調節體溫而引起的。這可能會導致身體的熱平衡失調,進而影響心臟、肝臟、腎臟和中樞神經系統等重要器官的正常功能。

中暑的嚴重程度取決於身體暴露在高溫環境中的時間長短、身體狀況和治療的及時性等因素。中暑的症狀包括頭暈、噁心、嘔吐、心跳加快、呼吸急促、口渴、皮膚潮紅、疲勞等。如果不及時治療,中暑可能會進一步發展成為嚴重的熱中症,導致昏迷、痙攣、呼吸衰竭和死亡等。

▼▼▼同場加映:中暑急救方法(按圖了解)▼▼▼

+3

5類人士最容易中暑

雖然在香港並不常見,但其實在外國一些國家在遇上異上氣候時,經常都能見有人不幸「熱死」在家中或車內。

其中以下5類人最易中暑:

1. 建築工人、農民、運動員

長時間在高溫潮濕的環境下工作或活動。

2. 年齡較小或較老的人

因為他們的身體無法像年輕成年人那樣有效地調節體溫。

3. 患有慢性疾病的人

例如心臟病、高血壓、糖尿病等,因為這些疾病可能會影響身體調節溫度的能力。

4. 飲酒過量的人

酒精有可能會影響身體調節體溫的能力。

5. 補充水分不足的人

缺乏水分和電解質會影響身體調節溫度的能力。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教你預防中暑!

衞生防護中心發言人指,「進行戶外活動時,應帶備並補充大量水分,以防脫水。」又解釋,「進行消耗體力的戶外活動時,應避免飲用含咖啡因的飲品,例如咖啡和茶,以及酒精類飲品,以免增加水分經泌尿系統流失的速度。」

圖片來源:衞生防護中心

衞生防護中心建議市民應外出活動時,應採取以下措施預防中暑:

穿着淺色、寬鬆及通爽的衣物,減少吸熱,方便排汗及散熱;

避免做劇烈運動或作長程的登山或遠足等活動,高溫、出汗及疲乏均會增加身體的負荷;

戶外活動宜安排在早上或下午較後時間進行;

在室內應盡量打開窗戶,利用風扇或冷氣保持通爽涼快;

不應留在停泊的汽車內;

及盡量安排在較涼快的時間工作。若必須在炎熱環境下工作,盡可能在工作地點加設遮蔭,開始工作後,循序漸進調整工作步伐,並適時在蔭涼處休息,恢復體力。

圖片來源:衞生防護中心

衞生防護中心又提醒,市民應留意由天文台公布的最新和預測的紫外線指數。當紫外線指數偏高(6或以上)時:

減少陽光直接照射皮膚或眼睛;

穿着長袖的寬鬆衣物;

戴闊邊帽或撐傘;

選擇有遮蔭的地方,或戴上能阻隔紫外線的太陽眼鏡;

塗上防曬系數為15或以上的廣譜防曬液,並在游泳、流汗或以毛巾抹身後再次塗上;

及使用含避蚊胺的昆蟲驅避劑預防蚊傳疾病時,應先塗上防曬霜,然後再塗上昆蟲驅避劑。

市民若出現頭暈、頭痛、噁心、氣促、神志不清等病徵,應立刻休息和求助,並盡快求醫。

為何本周天氣普遍酷熱?

據香港天文台指,與2018年超強颱風「山竹」同級別的「瑪娃」,正集結馬尼拉東北偏東位置,受「瑪娃」外圍下沉氣流影響,導致本周天氣普遍酷氣,今日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就提醒市民慎防中暑......了解防護中心的防暑建議按此

什麼是中暑?

人在酷熱的環境裡體溫上升,身體機能便會自動調節來降溫,例如增加排汗和呼吸次數;可是,當環境溫度過高,這些生理調節不能有效控制體溫時,便會出現熱衰竭甚至中暑等情況......按此了解中暑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