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蛋|全球蛋荒持續 香港亦出現搶蛋潮 醫揭不吃蛋反而比較健康?
全球蛋荒持續!由於去年冬季日本、美國大規模爆發禽流感,大量雞隻被銷毀,全球多國包括:日、台、英、美,甚至新西蘭均陷入雞蛋荒,雖然香港仍有內地和泰國的貨源,暫時幸免於這場蛋荒,但對比去年日本蛋的零售價亦有明顯上升,早前香港亦曾出現搶蛋潮。但近日,就有醫師發文指,搶不到雞蛋反而可能是一件好事。
早前,網上瘋傳香港日式超市出現疑似搶購日本雞蛋的激烈狀況片段(按圖即看👇👇👇)
近日,台灣心臟科醫師劉中平在facebook專頁「劉中平醫師的心臟科筆記」上發文表示,近日雞蛋不好買,身邊的人都忙著搶雞蛋,有些人搶不到或者因價格高踞而放棄,但亦未嘗是一件壞事。
醫學界關於雞蛋與人體健康相關性的論戰已持續10年!
劉醫師指,醫學界關於雞蛋與人體健康相關性的論戰已經持續10年,傳統上我們認為雞蛋含有大量的膽固醇,對人體健康不是很好。不過,在2015年發表的美國營養建議飲食中移除了每天攝取膽固醇以及雞蛋的上限,原因是認為我們吃進去的膽固醇和血中膽固醇濃度的相關性不大,所以學者們認為不需要再限制大家的飲食。 當初引起了軒然大波,也讓很多病患對醫護人員振振有詞的說,營養專家說我們可以吃蛋喔!
然而,在2020年新發表的美國營養建議,卻重申希望大家盡量把每天飲食中的膽固醇攝取降低,越低越好。這是由於2019年發表在權威的《美國醫學會雜誌》(JAMA)上的統合分析報告顯示每天攝取超過300毫克的膽固醇或是半顆以上的雞蛋就可能會增加死亡率以及心血管疾病發生的風險。另外,2022年發表在心臟科最頂尖的《循環期刊》(Circulation )的前瞻性分析也顯示每天多50克的蛋就會增加6%以上的死亡率及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雖然吃了多少膽固醇,不一定會反映在你的血中膽固醇濃度上面,但是攝取過量的膽固醇會造成身體的發炎反應以及血管內皮細胞傷害,卻是非常明確的事實。 醫學研究也早就證明,減少膽固醇的攝取,可以降低血管內的免疫反應、減少白血球攻擊血管內壁,而達到穩定血管硬化斑塊的效果。
總之,最新的研究顯示,雖然吃進去多少雞蛋不一定會讓你的血中膽固醇濃度上升,但是吃太多蛋,卻會讓你的壽命減短和心臟病的機會增加!
吃雞蛋的好處
以上是多吃雞蛋的壞處,但只要遵守食量,其實雞蛋仍然是一樣充滿營養的食品,以下是雞蛋的健康益處:
1. 維護心血管健康
身體中過多「壞膽固醇」會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它們容易堆積在動脈血管壁上,引起發炎反應,並阻塞血管和血液循環,從而增加患心臟病和中風的風險。壞膽固醇還可再細分為「超壞膽固醇」,或可名為「小顆粒低密度脂蛋白」,這種膽固醇更容易氧化,所以更容易引起發炎反應,促使動脈粥樣硬化。有研究指出,雞蛋能促使「超壞膽固醇」轉化成「壞膽固醇」,有助減低動脈粥樣硬化的機會。另外,雞蛋還可以增加「好膽固醇」的水平,這種膽固醇似血管的清道夫,可以運走血管中的「壞膽固醇」,將其運回肝臟分解,並排出體外。
2. 促進眼睛健康
黃斑病變是一種慢性疾病,主要的原因是由於老化和氧化物含量增加,它們會不斷傷害眼球內的組織,令視網膜退化,因而減弱視力。雞蛋含有豐富的抗氧化劑,特別是葉黃素(lutein)和玉米黃質(zeaxanthin),它們可以進入視網膜黃斑部,抑制自由基,並保護感光細胞免受高能量光線的傷害。
3. 維護腦部健康
膽鹼(Choline),又名維他命B4,主要是調節身體的重要功能,幫助維持正常細胞膜的功能。蛋是其中一種含有最多的膽鹼的天然食物,,它會在腦部轉化成乙酰膽鹼(acetylcholine),它是神經系統中常見的神經傳導物質,負責傳遞信息,以調節身體各機能,這有助提升記憶力,減緩腦部退化。
雞蛋每日建議攝取量是多少?
劉醫師提醒,目前醫學界建議每天膽固醇攝取不超過300毫克,對心血管疾病以及膽固醇過高的患者不超過200毫克,但是一顆蛋就有186毫克的膽固醇。則是說,若你今天吃了一顆蛋,那其他高膽固醇食物就要少吃點,避免總量超過,因為對攝食膽固醇的總量管理,是所有學者專家公認的健康之道。
劉醫師又強調, 使用高溫高油的方式烹飪雞蛋,是比較不健康的飲食。 目前認為蛋白的膽固醇含量非常少,如果可以的話,多吃蛋白少吃蛋黃會比較健康。
啡殼雞蛋還是白殼雞蛋較好?
雞蛋殼的顏色跟雞的品種有關,他們的營養含量其實並無太大差別,可是紅殼雞蛋的價錢比白殼雞蛋高,主要是因為生紅殼雞蛋的母雞的生蛋速度較慢,產量較少,所以價錢自然較貴。
(參考資料:劉中平醫師facebook專頁、Healthy Matt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