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泌尿|長者應蹲坐小便?站着去更順暢 除非是為這幾個原因

撰文:康健雜誌
出版:更新:

家中若有男生的人應該都有這樣共同的困擾──馬桶周邊常被四濺的尿液滴得都是,看了不舒服,更增加打掃人的不便,有些家庭索性要求男生也必須「坐着小便」。但你知道嗎?男生蹲坐小便不只為了環境衛生,還有一種情況也建議坐着小便,這是為了讓男性朋友解尿更輕鬆又乾淨。

日本電視節目曾測試,男生對着馬桶哪個位置小便比較能減少尿液濺出,結果發現,正對中間水面濺出的尿液最少;專家還指出,若想做到「零反彈」,要距離馬桶內壁不超過12厘米,讓許多男生直呼太困難,甚至有人直言為了不引發「家庭革命」,早就坐着小便,足見男性站着小便導致尿液四濺有多困擾民眾。

相關文章:男性小便應坐著還是站?前列腺肥大要把握3大營養素保健

+5

不過,你可能不知道,男生坐着小便除了避免因為瞄不準而亂射,對於年紀大、站不穩的人來說,坐着更重要的目的是讓力量和注意力可以集中在小便這件事;此外,如果有餘尿較多的情況,蹲坐小便也能有充裕時間分兩次解尿更乾淨。

年長、站不穩 蹲坐幫助注意力集中解尿

台灣的林口長庚醫院男性學及婦女泌尿科主任陳煜表示,小便必須經過膀胱收縮、加上暢通的尿道才會解得好,理論上,正常男、女性無論站或蹲坐小便都不會有太大問題,只是基於生理結構,男生站着小便較方便,女生則可能大腿內側會濺濕。

不過,對於年長、站不穩的老人家來說,站着時需要一手扶牆,單手小便更容易導致瞄不準;加上為了站穩,力量主要集中在雙腿,骨盆腔肌肉過度緊繃,也會導致膀胱括約肌無法放鬆,降低尿意感,這時如果改成坐着解尿,就能將注意力集中在小便,解得更乾淨。

小便解不乾淨 視情況採「二次解尿」或「擠牛奶式」輔助解尿

除了坐着小便能將注意力集中在解尿這件事,有時也是為了方便「二次解尿」。

台灣高雄榮總泌尿科主治醫生簡邦平指出,男性的尿道較長,大約25~30厘米,雖然小便時膀胱會加壓,但是尿道本身不會收縮,以致小便看似解完,實際上還有尿液殘留在尿道,這時如果馬上穿上褲子,就容易有尿液不自覺流出,滴在褲子上,尤其前列腺肥大、膀胱無力的年長男性,更可能濕了一大片。

因此,簡邦平建議,如果沒有時間的壓力,男性朋友解完第一次小便後先別急着穿褲子,可以稍微等待30秒~1分鐘,再試着解第二次,會發現還有一些尿液,這也是為何蹲坐小便比較方便多次解尿,不會有旁人等候的壓力,也比較適合在家中採取這樣的小便方式。

相關文章:前列腺肥大|6旬漢站2分鐘仍難如廁 留意滴尿、血尿7大得病徵狀

+10

●適合曾接受前列腺手術、脊椎受傷、糖尿病患

不過,陳煜醫生進一步指出,二性解尿的方式比較適合曾接受前列腺手術、脊椎受傷、或糖尿病人,這些患者的膀胱本身容易有殘餘尿,而且尿量可能達150cc以上,確實要分兩次解尿比較乾淨,避免引起感染。

●尿道較長或寬,可採「擠牛奶」方式推壓尿道

但如果是尿道比較長或寬的男生,餘尿沒有很多,大約1~3cc,只是在褲子上滴了幾滴,陳煜建議只要使用”milking”、類似擠牛奶的方式,一手扶着陰莖,另一隻手的手指頭放在陰莖和陰囊的交接處,頂着尿道(在陰莖下方),輕輕往前推壓至尿道口,就能把尿道的餘尿擠出來。

另外也可能是包皮過長,只要在小便的時候將包皮往後推,露出龜頭,小便解完後就不會有殘尿沾着包皮末端,將內褲用濕。

陳煜提醒,若非特殊情況,不建議頻繁採用二次或多次解尿,如果膀胱已經沒有殘餘尿,只是在尿道中,再次用力使膀胱收縮也無法擠壓至尿道,反而會再啟用括約肌,使膀胱和括約肌變得更敏感,「好比水龍頭已經關起來,水管內還有一點殘餘量,要滴幾下才會停止,即使水龍頭再用力關緊,幫助也不大。」

防止尿液四濺 向後蹲坐、尿道口對準馬桶內側

至於謠傳經常採蹲坐排尿的男生,罹患直腸癌、膀胱癌、前列腺癌的機率比站着排尿的男生來的低,簡邦平和陳煜一致駁斥是無稽之談,毫無根據,這些癌症的成因和小便完全沒有關係,太過危言聳聽。

不過,兩位醫生師皆強調,男性站着小便還是最符合生理結構、暢順自然的方式,即使蹲坐小便也要稍微向後坐,並控制方向,將尿道口盡量對準馬桶內側,才能確保馬通周邊的乾凈。

還有一種情況會讓人誤以為坐着小便解得比較乾淨。陳煜指出,由於人們在解便和解尿所支配的神經都是第三~第五對薦椎,大號的同時膀胱也會收縮、括約肌放鬆,即使沒有尿意,一些尿液也會跟着排出,導致有坐着小便較乾淨的錯覺。

或者說,一般居家考量男女共用而採用坐式馬桶,導致男生站着小便,距離馬桶較遠,容易有尿液四濺的問題;但若如果條件許可,在家也裝上男生公廁的直立式小便斗,或許就能改善男性小便「瞄不準」的問題。

【延伸閱讀,更多銀髮保健養生建議】

小便這情況快看醫生 專家揭8大原因:不只腎臟 更可能這裏有事

+13

銀髮尿頻|夜尿多影響睡眠 一原因增致命風險 4招減少小便次數

+2

延伸閱讀:

頻尿是疾病嗎?日醫:適度憋尿改善頻尿,2招減少漏尿

如何控制攝護腺肥大

【本文獲「康健雜誌」授權轉載。】

「本文內容反映原文作者的意見,並不代表《香港01》的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