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PV|港女$3000紋身惹禍 皮膚發炎長肉瘡疑染HPV 如何避免傳染?

撰文:吳梓楓
出版:更新:

紋身近年愈趨普遍,但紋身師的質素卻大為參差。有港女在網上群組分享自己紋身中伏的經歷,花費了約3000元的紋身圖案不但其後出現走樣甩色,事主的皮膚後來更敏感發炎,長出肉瘡,疑似感染HPV疣病毒,令她甚為困擾。事實上除HPV疣病毒外,紋身本身亦具有兩大潛在感染風險,到底有哪些人應避免紋身?

女事主在網上群組分享紋身甩色、化線等情況,皮膚更出現敏感發炎。(fb群組「香港紋身關注組」圖片)

涉事紋身師:再退錢亦於事無補

女事主今年1月在Facebook討論區「香港紋身關注組」披露,自己花費了3,000元接受了一位紋身師的服務後,不但紋身出現甩色、化線等情況。女事主的皮膚其後更變紅,出現敏感發炎的症狀,長出肉瘡滲出血水,不少紋身的部位出現疤痕增生,她其後需要為此求醫。

不過,女事主事後向涉事紋身師投訴時,對方竟僅僅表示:「除了道歉及汲取教訓外,我亦不知道可以怎樣做」。對於女事主退錢的要求,他又稱:「問題係退給你就沒理由不退給其他人,個個都退錢的話就超出了我的能力範圍...現在再退錢亦於事無補」、「技術及針功方面,我的作品相大家都有眼見,我甚至沒自稱過是紋身師,紋唔紋得過都係你地(女事主)的判斷」。

▼女事主的紋身情況:(按圖👇👇👇)

+6

▼同場加映,濕疹及癬的異同之處:(按圖👇👇👇)

+18

相關文章:【濕疹】痕癢脫皮不傳染濕疹與癬5大差異 亂塗藥膏隨時惡化損肝

3類人忌紋身

皮膚及性病專科醫生馮偉傑接受網上傳媒訪問時指,根據女事主照片所見,相信女事主受到過濾性病毒HPV(人類乳頭病毒)疣的感染,其肉瘡可能是當時因有傷口久久未能癒合,結果遭HPV疣病毒感染,他更懷疑病毒已傳染至女事主的其他皮膚部份,故建議女事主需會診及切走組織化驗。

馮偉傑醫生提醒,紋身本身存有3大類潛在感染風險,分別是:

.細菌感染
.過濾性病毒感染
.真菌感染

嚴重者更可能感染愛滋病、乙型肝炎。而糖尿病患者、正服食薄血丸或亞士匹靈者,以及有肉芽傾向的人士亦不建議紋身。

▼同場加映,蜂窩性組織炎9大病徵:(按圖👇👇👇)

+5

相關文章:蜂窩性組織炎|皮膚發炎傷口紅腫?留意9大病徵糖尿病患者屬高危

性器疣具致癌風險

至於女事主所感染的疣病毒,其實是由HPV引發的一種皮膚感染,會令皮膚有突起而粗糙的粒粒,影響外觀並可能引致痕癢或疼痛。

據香港註冊普通科醫生朱倚霆曾受訪指,疣分有多個類型,常見的有4類,分別是生在臉和頸的「扁平疣」、常見於手部的「尋常疣」 、常見於足部的「足部疣」及生長在性器官的「性器疣」;其中性器疣可能會變癌,其他則不會。

除了感染的部位不同之外,疣也可能會由不同類型的HPV病毒引起,例如扁平疣通常由HPV3、10和28型引起;尋常疣通常由HPV2和4型引起;足部疣通常由HPV 1型引起;性器疣通常由HPV 6和11型引起。此外,疣的潛伏期可長達2至6個月,甚至數年。一般情況下,即使接觸到疣病毒,健全的免疫系統也有能力擊退,因此疣常發於抵抗力弱時。

疣的傳播方式主要透過皮膚直接接觸而傳播,當皮膚表面有傷口時會特別容易受感染;而間接接觸到患者使用過的物品,例如毛巾、拖鞋、手帕、滑鼠等亦有受感染的風險。

疣可經間接接觸傳播,手和腳掌經常與環境接觸,皮膚有傷口或乾燥龜裂時,便容易讓病毒乘虛而入。再者,HPV病毒有機會在皮膚表面的汗水作短時間停留,因此健身室是高危處所。還有,患者可能觸碰到感染部位,又摸到其他部位而造成新感染;也有可能是患者將疣病毒傳染給同住家人,治療後又再被家人傳染,導致復發

▼同場加映,疣的治療方法:(按圖👇👇👇)

相關文章:【疣】暗瘡油脂粒?小心是疣亂挑會擴散 按摩做瑜伽4類人易感染

避免共用毛巾 應穿拖鞋使用公共浴室

要預防復發,患者在治療開始及完成後一段時間都要避免搔抓或碰觸患處,以免感染其他皮膚部位。完成治療後,患者應聽從醫生指示,覆診進行後續檢查,平日也可積極留意患處及附近部位是否有「漏網之魚」。

而且日常生活也要加強警惕,例如在健身室使用公共浴室時應穿著拖鞋、避免共用毛巾;進行針清等會造成傷口的美容療程時,應選擇信譽良好的美容院。如果家中有患者,應加強家居衛生,用稀釋漂白水清潔地板、廁所等,避免交叉感染。

不論健康或體弱人士,都應增強免疫力,減低疣病毒乘虛而入的機會。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均衡飲食、充足睡眠和運動、保持心境開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