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病|刷牙加牙線就夠乾淨?1分鐘後即有菌?牙醫拆解蛀牙成因

撰文:醫師Easy
出版:更新:

「人人都刷牙,唔通人人都識刷牙咩?」父母和牙醫都從小灌輸我們口腔清潔的重要性,其中早晚刷牙更是每日必做的事情。雖說刷牙已成為我們的生活習慣,但其實不少人都忽略了正確的刷牙方式,草草了事,清潔效果有限之餘,更隨時引發蛀牙和牙周病。事實上不懂得正確的清潔口腔方法,刷牙後一分鐘口腔即會被細菌「入侵」。香港註冊牙科醫生李錦賓醫生將為大家講解正確的清潔方法及定期檢查的重要性。

不妥善刷牙,隨時引發各種牙齒問題。(圖片:163)

牙科保健是不少人的童年回憶,除了定期檢查牙齒健康之餘,牙醫還會教導我們正確的刷牙方式,讓我們在日常亦能自行保養牙齒。刷牙有助清除牙齒表面上的細菌,即牙菌膜,所以牙醫一般建議每日刷牙,否則牙菌膜愈積愈多,便會引致蛀牙及牙周病。

家長誤以乳齒蛀牙可由恆齒換上 惟咬合問題及箍牙機會激增

很多人害怕看牙醫,故通常出現牙痛等問題才會找牙醫求診,並認為沒有牙痛便代表牙齒健康,其實是大錯特錯。李醫生指出,由於單憑肉眼無法看到細菌是否已進入牙齒,故很多時有牙齒問題亦未必能及時察覺。「以蛀牙為例,我們每次飲食時,牙菌膜的細菌會分解食物中的糖分,產生酸素,而酸素會引致牙齒組織的礦物質流失,當礦物質持續流失,便會形成蛀牙。」一般人以為有牙痛才代表有蛀牙,但其實牙痛代表牙齒已蛀得很深,甚至觸及到神經線,處理上會複雜得多。但若果有恆常每半年檢查牙齒一次,便可及早發現初期蛀牙的徵狀,只需補牙便可處理。

初期蛀牙難以察覺,定期檢查牙齒才能及早發現及根治。(圖片:Business Weekly)

李醫生舉例,曾有一名小朋友平時喜歡食糖果、飲汽水,卻不愛刷牙和看醫生,導致一口20隻乳齒中有18隻蛀牙,最終需要全數剝掉。他表示,不少家長認為小朋友早晚會換牙,故即使因蛀牙而要剝掉牙齒亦不太在意。但他強調即使是乳齒,過早剝掉有機會導致恆齒生長時容易走位,增加要箍牙的機會。

小朋友愛食糖果,若刷牙不當,隨時引致蛀牙。(圖片:Shutterstock)

牙齦萎縮難逆轉 嚴重可致牙齒脫落

至於牙周病的形成,一般是因為刷牙方式不對,令細菌黏附在牙齒表面,並慢慢進入牙肉。牙菌膜裏的細菌會分泌毒素,刺激牙齦、牙周膜和牙槽骨等牙齒周圍的組織,導致牙齦及牙槽骨萎縮,引發牙周病,嚴重者更會導致牙齒鬆脫。

李醫生表示,刷牙方式不正確會令細菌黏附在牙齒表面,並慢慢進入牙肉。

「牙周病一般經過長年累月而成,患者一般會出現經常流牙血、牙齒變鬆、口臭等問題,但除非伴隨嚴重牙痛,否則患者很多時會選擇忽視,到牙痛難忍而求醫時,情況往往已無法挽救至需要剝牙,加上一隻牙患有牙周病,隨時蔓延至其他牙齒,屆時情況便十分嚴重。」若不幸患上牙周病,便需要接受長期治療,輕微患者需要每三至六個月洗牙一次,以及牙根刮治,目的是清除牙袋內及牙根表面的牙菌膜和牙石,避免細菌積聚在牙袋,令情況惡化。

而嚴重者則需要接受牙周手術翻開牙齦,由牙醫利用牙科儀器清刮牙根表面,確保最深處的牙袋亦能夠得以清潔。

嚴重的牙周病患者,或需接受牙周手術,利用牙科儀器清刮牙根表面。(圖片:read01)

每日最少刷牙兩次 每次兩分鐘

要預防蛀牙和牙周病,最簡單的做法就是保持牙齒清潔,即每日刷牙。刷牙看似人人都識,但要真正達到清潔效果,當中亦有不少技巧。

首先,牙菌膜容易積聚在牙齦邊緣,故刷牙時應將牙刷以45度角斜放在有關位置,並確保內外都要刷得乾淨。李醫生表示,細菌會透過食物中的糖份進入牙齒,並進行襲擊,故建議每天應最少刷牙兩次,每次兩分鐘,並必須使用牙線及漱口水,清潔牙縫間的牙菌膜,並應少食糖份高的食物,以免細菌有機可乘。

小朋友應從小培養正確的刷牙觀念。(圖片:Common health)

值得留意的是,不少人以為刷牙時間愈久、刷得愈大力,便代表愈乾淨,其實並非如此。太大力刷牙可能會導致牙肉萎縮,同時耗損牙冠的琺瑯質或牙根表面的牙齦和牙骨質,令象牙質外露,變成敏感牙齒。

為了避免以上情況,李醫生建議大眾應選用軟毛牙刷,最好使用電動牙刷,既可避免因過分用力刷牙令牙齒磨蝕,亦可防止牙肉萎縮。他又建議無論是成人或小朋友,都應該每半年至一年進行一次牙齒檢查,定期檢視牙齒的健康情況。而小朋友方面,他認為可從六個月至一歲開始進行牙齒檢查,讓他們從小習慣看牙醫之餘,亦可盡早糾正他們的刷牙和飲食習慣,預防患上牙齒疾病。

李錦賓醫生,香港註冊牙科醫生(照片由醫生授權刊登)

(以上資訊由受訪者提供)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