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種|一文讀懂多款當造水果益處 四個排濕穴位為夏日提神醒胃
古籍記載:「五月節,謂有芒之種穀可稼種矣。」說的正是夏季的第三個節氣「芒種」。芒種是大麥、小麥等有芒的農作物成熟的日子,也意味著仲夏正式開始。眼見近日天氣明顯變得悶熱翳焗,本文請來香港註冊中醫師陳智朗醫師從中醫角度,為大家提供專業的消暑養生貼士。
連續數日的氣溫都高達33度以上,很多人會選擇留在室內嘆冷氣,但陳醫師則建議夏天應多做戶外活動,促進流汗。皆因「夏氣通於心」,而心又屬火,在內外皆熱的情況下,流汗反而有助將暑氣帶出體外。而且流汗後要多喝水,為身體補充水分,以達至最佳的消暑解渴作用。
消暑不宜依賴凍飲及生冷食物 有損健康
提到消暑解渴,大部分人的腦海中或會出現雪糕、凍飲等畫面。眾所周知,這些生冷食物和飲品只能帶來一時三刻的冰涼快感,對腸胃以至健康卻無甚益處,就連《本草綱目》對冰的描述都相當負面:「冰者,太陰之精,水極似土,變柔為剛,所謂物極反兼化也」。
但到底生冷食物和飲品為何對健康無益?陳醫師解釋,脾胃為後天之本,透過吸收食物再轉化為氣血,以維持人體所需。「若飲食過度生冷寒涼,會損傷脾胃及陽氣,以致寒濕內生,除了容易引發腹痛泄瀉,更會令身體疲倦乏力。」《本草綱目》另外亦提到:「夏暑盛熱食冰,應與氣候相反,便非宜人,誠恐入腹冷熱相激,卻致諸疾也」,直指盛夏時節過度食用冰凍食物,或會引致各種病痛。
適度食用當造水果 既消暑又健康
夏天雖不能吃太多的冷凍食物,但尚有不同種類的降火消暑蔬果可供選擇。陳醫師指夏屬火,想在夏天消暑去火,可選擇瓜類,如絲瓜、哈密瓜、冬瓜、西瓜等。除此之外,其實大自然亦為我們提供了不少消暑的水果。
夏天當造的水果琳瑯滿目,最歡迎的可謂是芒果、菠蘿、荔枝和榴槤。對於這幾種水果,陳醫師亦有醫囑,「性平味甘的芒果,不只可生津止渴,亦可止嘔、止暈,更具有益胃、養腎、健脾等作用,就連李時珍都稱其為『果中珍品』。但芒果肥甘黏膩、滯澀阻氣,多吃會引致濕重多痰、腹脹不適;而且芒果屬『發物』,容易誘發過敏或舊患,因此易有肚脹、皮膚敏感、過敏體質人士以及糖尿病患者不宜食用,一般人亦應避免餐後進食。」
至於荔枝和菠蘿,一甜一酸是一家大小都喜愛的解暑佳品。「荔枝性溫味甘酸,可促進食慾;而且入心、脾肝三經,因此有補心安神、開胃益脾、補腦健身的功效。不過所謂『一粒荔枝三把火』,荔枝氣味純陽,吃過多會上火,或會導致流鼻血、口舌生瘡、牙齦腫痛等,患有口腔疾病或熱病的人士應盡量少食。而菠蘿性平味甘、微酸,可清熱解渴,改善食慾不振、消化不良等不適,更有消腫祛濕的功效。但本身有胃痛或胃酸過多的人士應避免食用,以防刺激腸胃。」
至於毀譽參半的榴槤,味屬辛、甘;入肝、腎、肺三經,雖然對體質虛寒人士有活血健脾補氣作用,但由於其性熱而滯,一般人若一次過吃太多,容易導致燥熱上火;而痰濕、陰虛火旺體質的人士更應避免食用。
夏天常按四個穴位 可助排濕提神醒胃
除了煲袪濕湯水之外,還可以借助按摩「百會穴」、「合谷穴」、「足三里穴」以及「豐隆穴」排走體內濕氣和提神。「頭部是人體最多穴位的部分,百會穴正是位於頭頂正中央。按壓此穴位有助止暈、醒腦提神,更有促進新陳代謝的功效。而濕氣較重的人士,按壓時的痠感會特別明顯;合谷穴是手部重要的穴位,位於大拇指與食指之間的虎口位置,按壓此穴同樣有助緩解濕氣造成的頭痛及精神不濟,亦有清熱及通便作用。但注意合谷穴可促進子宮收縮,因此孕婦忌按。」
足三里穴是足陽明胃經上的穴位,是治療消化系統病的常用穴,按壓它有助增強脾胃的消化功能,從而改善食慾。而且它具有健脾和胃、扶正培元的功效,常按有保健養生作用。至於同屬足陽明胃經的豐隆穴,是健脾、祛痰、化濕的重要穴位。它既屬胃經,又連接脾經,因此對脾胃兩大臟腑都具調理作用。
陳智朗醫師,香港註冊中醫師。(照片由醫師授權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