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多一點點|婦產科醫生講解子宮頸癌治療方法優劣
子宮頸癌是香港女性十大最常見的癌症,以癌症致命率排名更是女性中的第9位,女士只要曾進行過性行為,在其一生中便有高達75%機會感染人類乳頭瘤病毒(HPV),從而引致子宮頸癌。雖然近年發病率有下降的趨勢,但是由於一旦患病,對女性影響深遠,故此仍需要多加注意並預防。有部分女士因擔心治療過程需切除整個子宮而延誤求醫,本文請來香港註冊婦產科醫生玉英華醫生,為大家講解治療是否需要切除整個子宮及相關療法。
子宮頸癌與其他大多數癌症不同,由於現時醫學界已對子宮頸癌有一定認知,了解到其成因主要由HPV病毒而來,同時已發展出有助對抗病毒的疫苗。再加上女士們能定期接受子宮頸抹片等檢查以及早發現病情,就有機會將罹患子宮頸癌的風險降到最低。
「現時已發現的HPV病毒超過二百種,大部份病毒可經性接觸傳播,它們一般會在短時間內自然消退,對身體不會造成影響。但若反覆受感染,病毒可入侵女性子宮頸,引起細胞變異,同時誘發不同的病症及子宮頸癌。如果女士本身免疫力較低,例如患有慢性腎病、肝病、愛滋病;有吸煙習慣、服用避孕藥超過五年、有多個性伴侶,她們的患癌風險較高,一般醫生會建議她們在進行性行為時要留意安全和衛生,避免感染HPV病毒,更須定期做檢查。」玉醫生解釋。
一旦發現或已擴散 須切除子宮作徹底治療
經常聽到新聞指女士如患上子宮頸癌,就需要切除子宮以作治療。對此玉醫生指出,由於子宮頸與子宮是兩個互相連繫的器官,當子宮頸出現惡性細胞,這些癌細胞很輕易就能擴散到子宮頸附近的組織,所以絕大部分治療子宮頸癌的手術,都需要進行全子宮盤腔淋巴切除,才能完全清除癌細胞。「加上子宮頸癌初期的症狀不明顯,當發現較明顯的病徵如分泌物變多、分泌物顏色改變、下體發出惡臭等,當陰道不正常出血就代表癌細胞已很可能發展至一期或以後,故此常聽見被診斷出患上子宮頸癌就需切除整個子宮。」
一些年輕的患者在接受治療前都會考慮治療會否影響日後的生育能力,甚至因而延誤就醫,玉醫生建議有生育打算的年輕女士可考慮子宮頸錐形切除手術和根治性子宮頸切除。「但這種手術只有少部份合適的病人,例如早期及年輕的患者。實際上想根治子宮頸癌,並減低復發機會,全子宮連子宮頸的切除手術是相對普遍。」
切除整個子宮當然會影響生育能力,因為受精卵需要子宮着床及發育胚胎,失去子宮無疑令患者無法懷孕。切除子宮頸亦有機會增加流產風險,但現時生殖醫學發達,有部分患者會透過冷凍卵子等方法,為未來先作打算。「一般較為年青或停經前做子宮切除手術的患者,只要她們的卵巢沒有受到牽連,醫生均會保留一個或兩個卵巢,以將手術影響程度減至最低,並盡最大程度保留卵巢功能。另外有部分的子宮頸癌種類,例如鱗狀細胞子宮頸癌,癌細胞如沒有影響到卵巢,亦可考慮保留卵巢。」
手術、電療各有優缺 新式治療方法或可保留生育能力
子宮頸癌的治療可分為外科手術和電療合併化療兩大類,兩者各有利弊。外科手術有麻醉和手術帶來的風險,如傷口感染或出血機會,甚至可影響排尿功能等。由於膀胱和子宮頸相當接近,手術過程中或會令控制排尿的神經線受損。進行手術清除癌細胞後,六星期內不可施加壓力於下盤,讓傷口逐漸癒合。滿八星期後,可依個人能力增加運動量,病人需要經過長達五年的觀察期,完全沒有復發後才可稱得上完全痊癒,期間需要定時覆診,檢查特別是盤腔和陰道等最常出現復發的部位有否出現異常。
而電療合併化療的治療方法,會在短時間內令患者腸胃不適、噁心、腹瀉等,接受電療的位置附近會有皮膚灼傷的情況,長遠有機會引致腸胃潰瘍、排尿或大便出血的問題,需要各醫院部門合作治療。
現時,以非手術方法治療子宮頸癌的方式正推陳出新,繼有電療和化療後,鏢靶藥物及免疫系統治療等方法亦在發展和研究,玉醫生認為醫學技術畢竟會不斷向前,希望不久將來子宮頸癌患者能在治病的同時,亦能保留子宮,保留生育能力。
玉英華醫生,香港註冊婦產科專科醫生(照片由醫生授權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