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決定麻醉的方式?麻醉科醫生評估風險 為病人全面把關

撰文:醫師Easy
出版:更新:

在進行醫療程序時,很多時都需要透過麻醉方式使病人感到睏倦和鎮靜,確保他們在過程中保持合作和放鬆靜止。麻醉有不同的形式,如全身麻醉、半身麻醉、局部麻醉及監測麻醉等等,麻醉科醫生會根據病人的情況採用不同形式,以達至順利施行檢查或手術的目的。到底麻醉方式是如何選擇?本文請來麻醉科專科醫生凌偉業醫生深入淺出講解麻醉的各種方式。

術前溝通助醫生評估麻醉方式

凌醫生指出,麻醉科醫生會在進行手術前按手術的需要和病人的身體狀況進行評估,以決定有否需要進行麻醉及所需的麻醉程度。「一些手術如需開刀,如:開肚皮手術,那病人無疑需要在全身麻醉下進行外科手術。若是一些門診也可做的小手術,如腳趾甲崩裂需全塊趾甲起掉,這種有強烈痛感的手術,也可選擇採用局部麻醉的方法。」

另外,麻醉科醫生亦會評測病人的身體狀況,以判斷病人是否適合做麻醉手術及外科手術。「例如病人的三條主血管塞了,聲波檢測到心臟的功率只有20-30%,那麼病人便可能受不住手術和麻醉。麻醉科醫生或會建議病人先尋求心臟科醫生進行『通波仔』手術以改善情況再進行麻醉手術,或是另尋其他治療方法。」

而病人的個人意願也會影響到麻醉的方法。「不少病人會對手術有恐懼感,會感到擔心和緊張,希望能藉著麻醉來減低手術帶來的痛感及知覺,例如照腸胃鏡不一定需要施行麻醉,但病人在過程中會感到不舒服。在這方面私營醫療機構會有較大空間照顧到他們的需要,但公營醫療機構或會因資源問題,未能滿足病人所需。」

(圖片:123rf)

麻醉方法各有優劣

全身麻醉是讓病人採用吸入氣體或注射藥物的方式,進入昏迷的狀態,並借助儀器來維持呼吸。凌醫生表示全身麻醉適用於所有外科手術,但術後康復時間比其他非全身麻醉的手術相對地會較長,副作用亦相對較多,一些肥胖人士及產婦使用全身麻醉的風險會較高。

(圖片:AdobeStock)

而監測麻醉是用血管注射的方法使病人在昏昏欲睡的情況下進行手術或檢查,相當於輕微的全身麻醉。「監測麻醉可維持病人自主的心跳及呼吸而不用靠儀器維持,適合一些非創傷性手術或檢查,如腸胃鏡檢查、前列腺會陰活檢、前列腺癌前置手術等,除了可讓病人即日出院、副作用較全身麻醉低外,也能確保病人的身體在手術期間不能活動,以免影響手術的準確性及安全性。」

至於半身麻醉是透過注射麻醉藥至病人脊髓腔內或脊膜外,暫時阻斷下半身的脊髓神經作用,達到下半身麻醉的效果。「半身麻醉常用於剖腹生產,因為產婦上呼吸道較腫脹,半身麻醉可減低產婦呼吸困難的風險,並且產婦也可在見證嬰兒的誕生。除了剖腹生產外,肥胖人士也較適合使用半身麻醉,以減低呼吸困難的風險。不過半身麻醉只限制於腹部以下的手術。」

麻醉科醫生的角色 豈只限於手術期間

坊間對麻醉科的認識不一,或許會認為他們只負責打麻醉針讓病人沉睡,但其實無論在手術期間或術後,麻醉科醫生都是擔當著不可或缺的角色。在進行手術時,麻醉科醫生除了為病人施行麻醉藥外,也需於手術全程利用儀器監測病人身體的機能,如病人的血壓、心跳和呼吸,以確保手術安全進行。

而在手術後,因為麻醉科醫生從術前便開始跟進病人情況,故此醫生會預知病人有機會出現的狀況,如肥胖人士,若做全身麻醉會使其呼吸不太暢順,醫生會為病人安排正氣壓呼吸機作預防措施。故此,麻醉科醫生除了可確保病人在手術過程中舒適外,亦可讓外科醫生專注於手術之中,更可照顧到病人術後的需要,絕對是病人的「守護天使」。

(圖片:commonhealth)

凌偉業醫生,香港註冊麻醉科專科醫生。(照片由醫生授權刊登)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