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發性心臟病】年輕化趨勢?生活壞習慣隨時出現突發性心臟病

撰文:謝德勤
出版:更新:

人生總是充滿意外,防不勝防。即使正值壯年,又有運動習慣,是不是就等於身體健康?甚至明確的說,是不是就等於沒有心臟病?當然不是。現代人生活習慣改變,心血管疾病都趨向年輕化,所以當伍家謙做運動扭到肌肉大聲喊痛,都令人誤會是不是心臟有問題。今天心臟科專科醫生余卓文醫生就向大家講解,做運動甚麼會引致突發性心臟病。

三高容易引致突發性心臟病

「大多數心臟病,發病期都是介乎50歲至70歲之間,但隨着都市人生活習慣改變,有了年輕化的趨勢,現在有很多30歲至40歲之間的年輕病患。」余卓文醫生表示,三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膽固醇),吸煙人士,或者家族本來就有冠心病病史人士,都有機會出現突發性心臟病。另外,肥胖、日常生活缺乏運動,同樣亦屬於高風險一族。

肥胖、日常生活缺乏運動,屬於突發性心臟病高風險一族。

通波仔手術成功率極高

萬一真的遭遇突發性心臟病,或者在身體檢查的時候發現有血管收窄的情況,醫生通常就會為病人進行「通波仔」手術。「波仔」其實就是一個球囊,透過導管把球囊從手腕引導到心臟,然後令球囊膨脹,把阻塞的血管撐開,令血管回復暢通。「很多人聽到做手術都害怕,其實這個手術的風險高嗎?」相信其他人亦有伍家謙的疑慮,不過心臟科專科醫生余卓文告訴大家,其實「通波仔」已經非常成熟,而且只需要局部麻醉,成功率超過9成半,出現主要併發症的機率低於百分之一,基本上完成手術後休息一日已經可以回復正常活動。

伍家謙沒有想過一次的普通肌肉扭傷,竟然可以學到這麼多健康知識,他亦提醒大家一定要小心健康,注意飲食,做運動亦要評估自己的負荷能力,小心過猶不及,否則隨時出現更多問題。

做運動要注意自己身體狀況,小心過猶不及。

想了解自己的心臟健康指數?立即做個簡單測驗!

*本文內容僅供參考,並不能取代臨床醫學意見,如有相關健康問題,請向你的家庭醫生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