響應10月5日 世界腦膜炎日 大使呼籲勿輕視感染

撰文:健康Easy
出版:更新:

外遊或升學 及早接種疫苗 加強防護

去外地旅行固然開心,但一旦不幸感染腦膜炎,病情可急劇惡化,有機會於二十四時內死亡。尤其B型腦膜炎雙球菌流行於英國、紐西蘭、澳洲等港人熱門旅遊地點,經常往返這些地區會增加感染機會。藉著10月5日的「世界腦膜炎日」,曾患腦膜炎而致殘的世界腦膜炎大使及醫學界就呼籲市民外遊或出國留學前宜接種腦膜炎雙球菌疫苗,以防感染。

本港入侵性感染風險增加

雖然本港不屬於腦膜炎雙球菌高發地區,但自從港人恢復外遊習慣後,亦相繼錄得入侵性腦膜炎個案。兒童免疫、過敏及傳染病科專科、港大醫學院兒童及青少年科學系名譽臨床副教授、亞洲兒童傳染病學會執行委員及候任主席、世界兒童傳染病學會亞洲區代表關日華醫生表示,近日開始出現本地感染個案,顯示入侵性腦膜炎感染的風險已再次在香港增加,在今年七月,內地青海亦相繼出現相關感染個案,患者更在發病後數小時內去世,情況令人關注。

亞洲兒童傳染病學會執行委員及候任主席、世界兒童傳染病學會亞洲區代表關日華醫生表示,近日開始出現本地感染個案。

關醫生解釋,腦膜炎是因為大腦和脊髓周圍組織受到感染,引致發炎所致,大部份入侵性腦膜炎雙球菌感染是由A、B、C、W、Y血清型所引起,而流行性腦膜炎則可由腸道病毒、肺炎鏈球菌及腦膜炎雙球菌感染引致。關醫生指,當中B型腦膜炎雙球菌佔全港超過半數個案,「儘管腦膜炎雙球菌感染在嬰兒的發病率最高,但涉及青少年及年輕成人的個案亦不少,而且部分在感染後24小時內死亡。」

針對流行血清型接種疫苗

腦膜炎雙球菌感染屬急性疾病,不少患者送院後或已昏迷及難以搶救,並可能因血壓過低而令器官壞死,甚至因血管阻塞令四肢變黑及壞死,需要截肢保命。當患者甦醒後,發現自己已被截肢,需要面對沉重打擊,要花長時間去適應及接受康復治療。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會長蘇曜華藥劑師指,腦膜炎常見症狀包括發高燒、腦壓升高、嘔吐及神智不清等,病菌可透過患者的飛沫或直接接觸患者呼吸道分泌物而傳播。

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會長蘇曜華藥劑師指,腦膜炎常見症狀包括發高燒、腦壓升高、嘔吐及神智不清等。

「接種腦膜炎雙球菌疫苗是最有效預防感染的方法,市面上有不同類型的腦膜炎雙球菌疫苗,包括針對近年最大感染群組的B型腦膜炎雙球菌疫苗,及針對B型腦膜炎雙球菌外的4價結合疫苗。」蘇建議,家長在安排子女外遊或升學前可先與醫生商討,了解目的地腦膜炎雙球菌肆虐情況和當地所流行的血清類型,接種最合適的疫苗。

腦膜炎大使分享自身經歷

39歲的魯道夫.里斯卡拉里斯是其中一個因感染腦膜炎雙球菌而需要截肢的個案。他曾經在全球代表巴西參加不同的國家級馬術盛裝舞步賽事,但九年前不幸感染腦膜炎雙球菌,雙腿末端及雙手部份手指需要切除。他沒有因殘疾而氣餒,並於短短一年內成功獲取殘奧參賽資格,至今已第三屆參賽,更曾摘取銀牌的驕人成績。作為「世界腦膜炎大使」的他希望藉自己的經歷,響應10月5日的「世界腦膜炎日」,呼籲大眾積極預防腦膜炎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