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主教領島引入AI學習平台 根據學生程度分發練習、即時回饋錯處

撰文:盧勁揚 蕭輝浩
出版:更新:

人工智能應用範疇愈見廣泛,教育界亦已經逐漸引入。何文田天主教領島學校早前引入人工智能學習平台,按學生表現提供合適程度的練習題目,因材施教。教師亦可從數據找出學生的學習困難,相應調整教學內容。另外,學校亦與外間機構共同開發屬學界首創的人工智能行政支援系統,以聊天機械人幫助教師搜尋規劃課程或活動時所需的資料、文件及法例,節省大量時間。

天主教領島學校早前引入運用人工智能技術的學習平台及支援學校行政的系統。圖左起為課程統籌主任黃旭俊老師、李安迪校長及資訊科技統籌主任潘濬仁老師。(林靄怡攝)

平台助分析學生表現 證功課量多不等同表現上升

天主教領島學校自上學年引入人工智能學習平台後,學生日常中、英、數練習大部份改於平台上完成。由於校方已經收集一年學生表現數據,現時透過平台的人工智能分析,教師即可從報表得知學生的學習表現變化及困難。

李安迪校長提到,平台顯示上學年學生表現於9月至10月期間持續上升,後來學校因應考試將至而於11月和12月增加練習量,即發現學生表現不升反跌。他們於是向學生了解原因,發現學生對練習量太多而感到抗拒,導致表現下滑,得知原因後校方即減少練習量,學生表現很快重拾正軌,「呢啲數據畀到家長一個好好嘅提示,愈多功課其實未必係好事」,學生只需要有適量及適合的訓練即可。

根據學生表現發放相應程度練習 即時回饋提供學習短片

天主教領島學校課程統籌主任黃旭俊老師指出,平台可以顯示學生的答題正確率,例如圖中問題的正確率只有40%,教師就可以調整課堂教學內容,用更多時間解釋該題。(林靄怡攝)

由於學生的能力及程度不一,單一程度的功課無法照顧所有學生。課程統籌主任黃旭俊老師指,平台可按學生表現發放相應程度的練習,「因為叻嘅同學你畀啲簡單嘅佢會好悶,梗係畀啲挑戰佢啦」,做到適性化學習。另外,學生透過平台進行翻轉課室預習及完成練習後,平台會即時批改,節省教師時間,而教師可按學生預習表現在上課前準確得知學生的學習困難所在,從而調整上課內容。

當學生遇上學習難題時,若能立即跟進至為理想。平台可以針對學生答題較弱的環節,即時提供自學短片,並且在看畢短片後完成跟進練習,「我哋成日都話老師改簿起碼都要24小時,但呢度係即刻做完,即刻有回饋」。

黃老師又以數學科為例,指課程屬螺旋式設計,學生未能掌握課題往往源於他們未能掌握舊有概念打好基礎,而平台提供的短片則可回顧相關內容。另外,如學生答對所有題目,平台更可提供挑戰題,讓學生「唔好覺得嗰份功課永遠都好沉悶」。

人工智能助學校行政、編排代課老師

天主教領島學校資訊科技統籌主任潘濬仁老師曾經在其他學校觀課的時候,分享與資訊素養相關的內容。以世上首張自拍照為例,AI已經可以生成歷史人物自拍照,例如圖中熒幕顯示的就是孔子的自拍照,效果相當真實,但當時還沒有發明相機,可見「有圖有真相」已經並不可靠。(林靄怡攝)

系統另一重要功能,是協助編排代課老師。學校只需預先輸入規則,一旦有老師需要請假,系統就可以立即編配其他老師代課,節省大量以人手篩選的時間。請假老師亦可以在系統內留下訊息、學習材料及指示,讓學生繼續學習。

圖左起為天主教領島學校課程統籌主任黃旭俊老師、李安迪校長及資訊科技統籌主任潘濬仁老師。(林靄怡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