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善堂余近卿中學學生本地插秧學米文化 親身體驗粒粒皆辛苦

撰文:李偉欣 盧勁揚
出版:更新:

米飯是中國人的主要食糧之一,但不少香港學生連稻米最初的模樣都不知道。樂善堂余近卿中學(余中)為了讓學生見證一粒米如何由插秧開始,變成飯桌上一碗熱騰騰的白米飯,特意安排學生前往上水河上鄉插秧、割禾、煮飯,親身體會「誰知盤中飧、粒粒皆辛苦」的滋味。另外學校亦配合不同科目,向學生講解與米相關的歷史及文化知識,盼以此為切入點讓學生學習中華文化,以及感恩珍惜。

另外,余近卿中學亦透過話劇推行價值觀教育,上演名著劇本之前學生必須消化內容並重寫對白,幫助代入角色。話劇亦特別安排所有學生都有機會登台表現,讓他們可以擁有自己的「高光時刻」。

樂善堂余近卿中學學生到河上鄉試田。(樂善堂余近卿中學提供)

米代表中華文化 課程達致「知情行」

學校的試田活動始於去年12月,當時一班初中學生到中山體驗割禾,回來後覺得可以多走兩步,學習由插秧到收成的過程,遂安排學生在上水河上鄉親身落田插秧、割禾、打磨、煮米。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學校選擇以米為中華文化教育的切入點有兩大原因。鄧偉成副校長解釋,很多學校都會安排學生種植蔬果從中學習要珍惜物,較少談及種米。加上中國以農立國,種植稻米歷史悠久,而中國植物科學家袁隆平培養的雜交水稻更是對世界影響深遠,故校方希望透過讓學生學習種米,了解稻米在中國的農業發展及對世界的貢獻,增加學生國民身份自豪感,培養他們欣賞和承傳中華文化,懂得珍惜食物。 他又提到,學生在香港種米可以同時學習本地米歷史,例如知道香港絲苗米曾盛極一時,更是貢品之一。

樂善堂余近卿中學鄧偉成副校長曾向學生展示穀種(如圖)的模樣,但學生以為那是花的種子。

學生種田感受:「我會食米知米貴」、「明白粒粒粒皆辛苦」

配合種田學習活動,校方協調不同科目向學生講解與米相關的歷史和文化知識。例如中文科與學生賞析一些有關珍惜糧食的詩詞篇章、中史科會提及食米如何影響不同朝代的興衰、生物科會講解雜交水稻的科學知識等。課堂與活動結合,使學生「唔係坐係度死板咁學習一啲知識」。

鄧副校長說,學生落田後紛紛主動向老師講述自己的感受,表達明白種田不容易,「我會食米知米貴」、「明白粒粒粒皆辛苦」,以至理解糧食安全對維護國家安全的重要性。他亦解釋,以上編排能夠滿足「知、情、行」的價值觀教育目標,其中「知」是課堂學習的知識、「情」是對中華文化的情感及國民身份認同、「行」就是親身種田實踐,教案獲教育局頒獎嘉許。

話劇教育徹貫校長教學理念 學生由怕醜抗拒變有信心

凌校長希望每位同學都能享受屬於自己的高光時刻。(鄭子峰攝)
+1

余近卿中學十分着重價值觀教育,話劇教育亦加入相關元素。凌校長憶述自己還是教師的時候,一名舊生曾與她分享,自己從小學至中學畢業都未有機會踏上舞台,不知道站在台上會是甚麼感覺,這番話使凌校長感受甚深,因此她希望讓「每個孩子都可以抬起頭」,余中的學生在中學生涯都有機會踏台板,在台上享受屬於自己的高光點。

凌校長表示,學校的話劇教育重點並非要求學生熟讀台詞或有精湛演技,而是透過改編劇本和投入角色,學習劇本中的價值觀。例如學校去年以《小王子》為題,師生可選擇忠於原著或改編,並以各種價值觀如責任感和同理心等為主題創作不同劇目。她說,學生在創作和排練的過程中需要消化劇本中的對白及價值觀,除了學習到要守時、協作和負責任等一貫價值觀外,亦透過代入角色而學習同理心、尊重他人和堅毅等其他價值觀。 由於要面對群眾,不少學生最初都會感到害羞及抗拒,最後成功建立信心在台上表演,使她十分感動。

陳宏亮老師是學校其中一位負責與學生綵排的老師,他提到學生不時會在綵排過程發現自己的不足之處,其間會互相鼓勵和幫忙,亦會一起修改劇本及反思當中的價值觀,見到同學能夠發揮這樣的團體精神,使作為科目老師的他感到很是欣慰,亦體現價值觀教育劇場的意義和價值。

陳老師見證學生由不情願參演畫劇到慢慢投入劇本角色,並發揮團隊精神。(鄭子峰攝)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