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化教育三大關鍵 明莊彭耀鈞校長:實用性入手學生更感興趣

撰文:盧勁揚
出版:更新:

推動中華文化教育是近年學界的主題之一,不過要真正培養學對中華文化的興趣並非易事。明愛莊月明中學(明莊)彭耀鈞校長一直對中華文化有濃厚興趣,致力推動中華文化教育,於學校課程內加入中國書法及詠春元素,讓學生感到中華文化的魅力所在。

彭耀鈞校長接受「01教育」訪問時提到,學校想做好中華文化教育有三大關鍵,包括首先要營造環境氣氛及找到契機,內容能夠勾起學生興趣或使學生覺得實用;第二,需要投放資源及時間,並於課程中找到合理空間加入內容;第三,是讓學生能夠持續學習。他亦寄語學界同工,做好中華文化教育不能假手於人,即使有聘請外間導師,學校亦需同步培養自己的老師團隊以促進學生持續學習。

明愛莊月明中學彭耀鈞校長指出,做好中華文化教育有三大關鍵。(廖雁雄攝)

營造環境氣氛及契機 實用入手引起學習動機

任何事情開始都要找到切入點,中華文化教育亦不例外。彭耀鈞校長表示,無論學校想引入哪一項內容,都必須先營造環境氣氛及找到契機,硬套其他學校的例子隨時引起學生反彈,將好事變壞事。明莊推動詠春普及化之前,曾有部份學生於參加校外詠春體驗計劃後對詠春感到興趣,加上彭校長學習詠春多年可以親自教授詠春,於校內形成環境氣氛及契機,學校才決定於初中體育堂加入詠春內容。

彭校長建議找出內容具實用性的一面,以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明莊於中文課加入中國書法內容時,只要求學生學懂以楷書筆法寫自己的中文名,因為即使電子化是大趨勢,學生仍有多個場合需要以紙筆寫名,「你隨時填表都要填名,無得話唔寫嘅,你校簿都要寫名,你唔可以打字,所以寫名係最合適嘅」。他亦解釋雖然學生只學習寫名,但已經從中學到大部份楷書筆法技巧,融會貫通就會寫到其他單字,學校亦從名字切入介紹中華文化。

投放資源及時間 尋找合理空間

明愛莊月明中學彭耀鈞校長相信,只要學校有心做中華文化教育就一定會成功。(廖雁雄攝)

學校成功營造環境氣氛及找到契機後,下一個關鍵就是要出心出力。彭校長相信「無論你嘅選項係咩,有心做一定成功」,其中「有心」是指學校要投放資源及時間,包括招聘人手及購買器材。明莊引入書法內容時,就由彭校長親自授課,學生完成兩堂書法課後每兩星期提交一次書法練習功課並由老師批改,而彭校長亦會每學期檢查功課一次了解學生程度,「全部都係付出」。

明愛莊月明中學投資10萬元聘請公司撰寫手機程式「好名好字」,讓學生於課後亦可操練書法,由於附有排行榜功能,變相鼓勵學生不斷操練爭取更高排名。(明愛莊月明中學提供)

配合引入書法內容,學校投資10萬元聘請公司撰寫手機程式「好名好字」,該程式整合了所有學生名字的單字,並提供每一個字的楷書筆法動畫,學生可以在程式中模仿操練其他單字,程式會即時評分。彭校長提到除了資金投放,自己花了不少時間與公司討論開發程式,更親自書寫所有單字一次以製作動畫,學生模仿動畫就等如跟校長學書法。

彭校長亦強調需要為內容找到合理空間,他指香港體育課程除了指明某些運動之外,亦有列明學校可以教授其他類型運動,「就算你唔玩詠春,你都玩其他」,因此學校以此為切入點於體育堂加入詠春,並只佔用學生每學年4堂時間。

擠出空間及尋找工具促進持續學習

明愛莊月明中學投資10萬元聘請公司撰寫手機程式「好名好字」,讓學生於課後亦可操練書法,由於附有排行榜功能,變相鼓勵學生不斷操練爭取更高排名。(明愛莊月明中學提供)

要讓學生感受到中華文化,持續學習相當重要,但相信不少學校或會擔心課時問題。彭校長就指出要將中華文化內容納入課程「唔一定會Occupy你好多嘢嘅」,例如學校將書法加入中文課程時,只佔用兩堂中文堂教授學生基本技巧,以及每兩星期數分鐘時間收集及派發書法功課就已經做到持續學習。

他又提到學校可以借助其他工具吸引學生於課後自學,例如學校投資開發的書法手機程式設有排行榜,學生為了與同學「鬥高分」就會不斷寫字,變相不斷學習書法及進步,同樣做到持續學習的效果。

文化教育不能永遠假手於人 寄語同工:文化教育是樂趣

明愛莊月明中學彭耀鈞校長強調,要做到有持續性的中華文化教育,學校不能假手於人。(廖雁雄攝)

說到中華文化教育要有持續性,彭校長強調「即係話你唔能夠假手於人,唔好話諗玩一陣就得,你一定要有老師去培訓到,有個agent去推銷嗰樣嘢」。如果學校認為未有足夠條件推動中華文化教育,可以先尋找外援幫助,但要同步邀請中文及中史老師或對中華文化有興趣的老師作相關培訓,並鼓勵他們循自己喜歡的中華文化發展。

彭校長說自己是一個鍾愛中國文化的人,熱愛自己的國家及民族,十分享受向學生介紹這些事物的過程,而且他着重的不是學生的學習成果,而是可以藉着文化拉近與學生的關係,「呢種收穫就係我嘅快樂」。

繼續閱讀:明愛莊月明中學以詠春教中華文化 校長變師傅與學生「打成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