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在華銷售遇冷卻能獨佔鰲頭?分析:得到高端市場支撐

撰文:聯合早報
出版:更新:

在中國手機市場持續萎縮之際,美國科技巨頭蘋果2023年在華手機銷售額暴跌,但在內地市場的份額卻名列前茅。受訪分析師認為,這反映了蘋果手機在中國高端市場仍有需求,但隨著中國電信巨頭華為重返5G市場,蘋果在中國將面臨前所未有挑戰。

蘋果公司2024財年第一季(截至2023年12月30日)的財報顯示,在中國的銷售額下滑13%至208億美元,創下蘋果在中國自2020年以來最疲軟的第四季表現。

面對手機銷量在中國大幅放緩,蘋果首席執行官庫克在財報公布後與分析師的會議上只輕描淡寫地說,「是其他因素導致更大程度的同比萎縮 」。 他強調,蘋果手機仍是中國最受歡迎的智能手機之一,「我們已經在中國超過30年,長遠來看,我們仍對中國非常樂觀。」

2023年12月,在中國北京舉行的首屆中國國際供應鏈博覽會(CISCE)上,蘋果公司亦有參與。(Reuters)

隨著中國經濟增速放緩,消費疲軟使手機市場大幅萎縮。科技諮詢公司國際資料公司(IDC)發布的最新報告顯示,中國智能手機市場2023年全年出貨量同比下降5%,創近10年以來最低水準。

儘管如此,根據報告,蘋果逆勢而行,去年第四季和2023年全年在中國均名列手機出貨量榜首,去年全年以17.3%的市場份額取代Vivo,首次成為中國智能手機最暢銷品牌。

IDC高級研究員黃子興接受《聯合早報》訪問時指出,蘋果在中國銷售額持續下降的同時,仍可在市場上佔據主導地位,主要因為相對其他品牌,蘋果得到高端市場更好的支撐。

他解釋,蘋果手機在中國的消費主體主要來自一線到三線城市,這些高端消費者的財富積累較高,受大環境影響的程度比中低端的消費者低,更有可能在經濟低迷期間更換新手機,讓蘋果的市場份額攀升。

華為是蘋果在中國高端市場最直接的競爭對手。(視覺中國)

深圳華強北手機批發商博鑫科技總經理林楚榮受訪時指出,蘋果手機用戶的忠誠度很高,即使手機市場萎縮,對其市場份額的影響有限。

他說:「高端手機市場的用戶更注重手機安全,以及作業系統的穩定性。這是蘋果iOS系統長期以來的優勢,是很多安卓系統手機比較難比得上的。」

據諮詢公司QuestMobile去年12月的調查報告顯示,中國蘋果手機用戶的忠誠度是所有手機品牌中最高的,達到52.8%。但與2022年同期的56.2%相比仍下滑。

另一家手機批發商鴻歐通訊負責人張先生則指出,蘋果手機比其他品牌更保值,一到兩年的保值率約50%-60%,比安卓系統手機的40%-50%來得高。

他說:「這相當於,使用蘋果手機的用戶每年可以以更低的價格以舊換新,買到最新的旗艦手機。這對一些走在科技前沿的高端消費者來說,是很大吸引力。」

2021年4月16日,在北京一個購物區外,一間蘋果公司門市的大型屏幕顯示「5G」字樣。(Getty)

黃子興指出,經濟低迷使消費者更換手機的週期被拉長,加上蘋果手機產品升級有限,對蘋果新旗艦機持有「錯失恐懼症」(Fear of Missing Out,FOMO)心態的消費者越來越少。 他說:「以前每當蘋果發新品,店鋪外都大排長龍,這都是FOMO心態在作祟。可是現在內地消費者比較謹慎,也更加理性,這對蘋果來說將是個很大的挑戰。」

今年1月中旬,蘋果罕見在中國推出新春降價促銷,就連上市不到半年的最新旗艦iPhone15也在降價行列中,在業界引起轟動。

黃子興指出,當價格浮動度不高的蘋果手機突然降價時,就會讓消費者產生「物有所值」的心理反應,促成一股買潮。他說:「這樣的策略起到很大的作用,讓蘋果手機在中國的出貨量排名一下沖到市場榜首。」

不過,黃子興認為,這為蘋果敲響了警鐘,即它需要透過價格調整來吸引消費者,意味著其產品的吸引力沒有以前那麼強了。

除了內部問題,蘋果面對最大的威脅,是華為重返中國的高端手機市場。黃子興說,華為是蘋果在中國高端市場最直接的競爭對手,華為除了是「中國人的驕傲」,手機功能和種類也更多樣化。

有報道指出,中國官方要求部分政府雇員不得在工作中使用蘋果手機,鼓勵他們使用國產品牌。

華為在2019年因美國政府制裁,手機業務遭受重創。公司在去年8月推出新款手機Mate 60 Pro,搭載的國產麒麟9000S晶片突破美國技術封鎖,強力重返5G手機市場。

華為2023年第四季的手機交貨量暴漲36.2%,市場份額也從一年前的10.3%增至13.9%。

黃子興研判,華為在美國制裁下仍然可以緊跟科技趨勢,讓很多中國消費者感到驕傲,更願意給予支持。

相對來說,手機市場過去兩年最熱門的功能是折疊屏和人工智能(AI),蘋果手機在這兩方面的突破都不如華為手機,這讓消費者感覺它們的產品升級有限。

他說:「這些功能雖然還未很成熟,但是作為某種技術的先驅者,能讓消費者在感官上有良好的體驗,正如蘋果當年建立品牌那樣。如果蘋果的創新不能讓消費者滿意,在市場的影響力會大打折扣,甚至讓消費者產生負面情緒。」

本文獲《聯合早報》授權刊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