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界 「脱實向虛」 中國科技創新評價制度亟待改革調整
中國改革開放40多年,經濟發展、科技發展都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如何在今後保持可持續的發展和進步?除了發展動力的轉換——從要素驅動轉向創新驅動、繼續的要素投入之外,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是要推動制度改革,以匹配經濟、科技與社會的發展。如果沒有制度改革的保障,發展只能是單腿前進,一條腿向前的步子跨得再大,也走不了太遠。
經濟學家吳敬璉在其著作《制度重於技術》中提到過這樣一個觀點:很多的技術進步應當來自更加穩定可靠的制度基礎。事實就是如此,制度對技術進步至關重要,好的制度能夠讓科技快速健康發展,不好的制度則可能讓科技走入迷途。相比中國科技硬件,目前中國的創新制度還比較薄弱,存在許多與科技規律相悖的問題。其中,科技創新的評價制度就是一個亟待改革的領域。
中國政策科學研究會副會長梅永紅曾長期從事科技政策與科技體制改革研究,他認為,評價制度對於科技創新的發展極為重要。評價是導向,是旗幟。可以說,有什麼樣的評價制度,就有什麼樣的學術生態,直接影響甚至決定着學術的方向和生命。
梅永紅認為,目前中國科技評價制度主要有以下幾方面問題:
一是數量導向。科學研究,尤其是純科學領域,只有第一沒有第二。對研究者也是如此,比的是高度,而不是人海戰術。以論文數量評價學術水平,類似於用一萬支手槍與一枚導彈論威力大小,完全是制度性誤導,貽害無窮。最近有一個報道,某大學校長、中科院院士共發表了3000篇學術論文,平均每3.25天就有一篇新作問世;48歲成為校領導後,發文速度更是飛漲,達到每2.19天一篇SCI論文的頻率,淪為學術笑料。根本原因就在於現有的職稱評審標準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其發表的文章數量和期刊等級,進而決定了個人薪水、晉升和科研資金,「學術灌水」由此形成。
二是論文導向。科學研究的目的是解決問題,要麼是學術問題,要麼是經濟社會問題。目前中國科技評價的論文導向日益強化,使得學術界「脱實向虛」的現象比較突出。從前些年追求SCI論文,到近些年追求CNNS論文,幾乎到了無論文就無所謂學術的地步。一個成功做了成千上萬例手術的醫生,如果沒有論文也很難晉升職稱。把發表論文作為全部科技活動的「金標準」,其實已經完全偏離了學術規律,既難以引導學者做「十年磨一劍」的功夫,更談不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科技評價制度需要回答,究竟如何引導更多的科技人員「把論文寫在中國大地上」。
三是功名導向。科技史表明,傑出科技人才的成長,都是在遠離喧囂的專注與低調中成就的。目前中國科技界可謂帽子滿天飛,令人眼花繚亂。國家級的院士、長江學者、傑青等九項人才計劃(學界戲稱九大「鐵帽子王」),地方各級政府以名山大川為稱號的各類人才計劃(如泰山學者計劃、珠江人才計劃等),以及層層疊疊的政府獎、社會獎,伴隨着千百萬學者幾乎全部的研究生涯。用這些階梯式帽子決定身份和學術地位,頗似過去的官場科舉制,是典型的拔苗助長,其結果多半是「傷仲永」。「一生常恥為身謀」,這是中國傳統士大夫的信仰,也應當成為當代中國學人的畢生追求。
四是身份導向。「看後視鏡開車」,這是對目前科技人才評價機制的形象描述。許多早已退出一線科研活動,甚至長期脱離國際學術前沿的學術大佬們,對年輕人和他們的學術方向指點江山,甚至蓋棺定論。以身份、資歷甚至人情世故衡量學術,常常令青年學者暈頭轉向、苦不堪言。青年科學家們很難有批判性思維,現實迫使他們不得不耗費大量的時間應對各種填表、評審、答辯,甚至曲意迎合各種權勢。一個過度倚重資歷、後台和人際關係的學術圈子,不可能產生偉大的科技成就。
最終分析結論(Final Analysis Conclusion):
在科技創新領域存在的各種評價體制問題,已經明顯扭曲了國內的科技創新以及產業化的活動,將相當一大批科研人員的精力、價值追求、研究活動,導向了追求論文發表數量、追求功名和身份,這無疑存在很大的問題。在國家將發展動力轉向創新驅動的戰略之下,改革科技創新的評價制度,推動評價體系的改革,是中國在科技與經濟發展領域需要高度關注並推動的重點之一。
本文經安邦智庫授權轉載,原題為《我國科技創新評價制度亟待改革和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