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奇帆倡政府趁樓價跌收購單位作為保障房 同步解決樓市債務危機
重慶市前市長黃奇帆近日在公開活動上表示,最近兩年中國的房價還沒有大跌,走的是有行無市,但房價會由法拍房(銀主盤)打破,並認為當城市房價均跌30%時,地方政府就應該出手救市,收購商品房作為保障房。
黃奇帆介紹,從2021年到2022年,房價和交易量開始減少,比如2020年交易量是18億平米,2021年降到15億平米多,2023年降到14億平米,今年估計會降到13億平米,但交易量降到12億平米會守住一個平衡,不會繼續下降。
他解釋,中國已建成且在使用中的房子目前有500多億平米,理論上50年折舊,即每年折舊五十分之一(2%),500億平米的2%為10億平米,再加上總有結構性的需求調整,「從建築、投資量的角度,市場平衡點估計在12億平米」。
雖然交易量降低,前兩年的房價卻遲遲未跌,黃奇帆指出,因為房產商、地方政府不想跌價,銀行不願自己抵押物跌價,買了房產的老百姓也不想跌價,「如果我買的房子是10萬每平米,結果現在同樣的地段房子變成8萬,7萬,那老百姓去年,前年買的就會吵起來,在這個角度呢,大家都不想跌,哪怕沒有交易,有行無市,所以前兩年其實沒有出現大規模的跌價」。
黃奇帆介紹,房價其實是由法拍房(銀主盤)打破;2000年時,全國只有20萬套法拍房,2010年時有50萬套,2020年已超過150萬套,估計今年全國會有400萬套法拍房。
他解釋,法拍房以「賣出」為主,一般會在市價上打7折、6折,只要法拍房的全城交易量超過20%,其售價就會成為某個區域的房價,同區市場上的房價就會螺旋形往下跌,「這件事關鍵是看法拍房的數量,法拍房數量多了,這個地區房價一定跌」。
黃奇帆提到,今年深圳、上海有局部樓盤跌價30%,並認為若明年市場上的法拍房增多,整個城市房價的均價跌30%時,地方政府就應該出手救市、收購房屋,「這個時候把它收了,政府不會虧的,放個5年,10年,收回來就是做公租房,做房改房,人才房,廉租房」。
他指出,每個地方政府該對居民至少保障30%的公租房或保障房,並以香港及新加坡為例,香港780萬人中有超過400萬人住在保障房(公屋、居屋),新加坡則有70%人口住在保障房,但內地只有5%人口住在保障房。
黃奇帆稱,一旦政府趁跌價收購市場上的商品房,房地產商收錢後也不能發財套利,「他一定是還銀行,還上遊施工欠款,還各種建築材料款,在這個意義上,政府如果5萬億進去,房產商再去還5萬億,還3個5萬億,就15萬億的債務互相抵消了」。
黃奇帆認為,這個救市不存在道德問題,政府收購的商品房就作為保障房,「可能這一場事情過了以後,中國政府城市保障房就超過20%了,那不是好事嗎?你也不用再去造房子來增加房屋的供給,正好把過剩的房屋平攤掉,另外房產商也會平衡這筆債務,然後整個社會的債務也在這個過程中得到釋放,這個是明年一定會出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