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半年旅行社僅接待47萬外國人 「不來中國」暫不見逆轉希望
最近新加坡的聚會和大型論壇多,幾天前遇到一名老朋友,他問起北京最近的情況,語帶苦惱地表示自己已不能再到中國。之前幾年是因疫情緣故,今年則是因為他服務的公司不讓他踏足中國境內。
我錯愕了一下,還以為自己聽錯了:「你的公司禁止你到中國?」
正納悶著,一回神想起友人在大型跨國公司服務,具體負責政府關係的研究,包括追蹤和分析中國的政經形勢,以評估大規模、長期對華投資的風險。這原是很專業與正常的工作,但在今年3月以來北京抓間諜、防洩密的濃重氛圍下,儼然成了高危行業。
中國政府在7月實施了新修訂的《反間諜法》,「適度擴大相關主體竊密的對象範圍」,並明確將「關係國家安全和利益的文件、數據、資料、物品」納入保護;也增加官方在調查處置中的傳喚、不准出入境等行政執法職權。當時已有不少評論擔憂這將導致寒蟬效應,進一步影響中國對外資的吸引力,而且還是中國自行與國際企業「脫鉤」。
友人的切身經驗,顯示所謂的寒蟬效應絕非誇大其詞,大型跨國公司已感到壓力,趕著制定各種條例保護員工。
《反間諜法》屬於法律條文上的震懾。對跨國公司而言,更大的震撼是今年4月美國諮詢企業貝恩公司旗下上海分公司的員工被警方突擊問話。此前,美國盡職調查公司美思明智集團的五名中國籍員工也一度被扣留,其北京辦事處被關閉。
客觀而言,隨著中美關係緊張不斷加劇,國際投資者需要進行更縝密的安全評估,這就促使諮詢研究人員收集更多關鍵信息。在這個情況下,中國加強保密,但當局對於哪些資料與數據屬「關係國家安全和利益」,定義非常寬泛,這就讓更多人處在可能被當局調查的風險中。
直到最近都有外企人員在華被禁止出境的新聞。據《華爾街日報》報道,美國風險諮詢公司德安華(Kroll)駐香港的一名高管7月被禁止離開中國大陸,以協助當局調查一宗幾年前的案件。野村一名駐港資深投資銀行人員最近也向公司表示,他不能離開中國大陸。
我的新加坡友人所服務的並非諮詢或銀行業,但為防高管在中國陷入被禁止離境的窘境,他的公司制定了不准訪華的高層名單。不止如此,公司也把多個部門分割為中國與非中國部分,以阻隔風險。這種情況下,這家大型跨國公司會如何看待中國的投資前景,採取怎樣的對華投資策略?答案可想而知。
無獨有偶,近日又輾轉聽說一名在中國擔任高職的專家被列入「不得出境名單」。這名高級專家倒不是陷入麻煩被禁止出境,而是中國政府為了避免他在國外被綁架,重演華為首席財務官孟晚舟幾年前在加拿大被扣留的情節,把他列為被保護對象。中國官方認為,在當前的國際氛圍下,重要人物踏出國門後被扣留的風險已必須正視。
外企高管回避踏入中國,一些中國的專家被「禁足」國內——這種彼此自我設限的局面,清楚反映了中國與外部世界的相互不信任甚至恐懼,中外的交流與商業合作很難不受阻礙。
事實上,即使是一般的民間中外往來,近年也愈來愈不方便。在全面從嚴治黨、從嚴管理監督幹部的要求下,中國對公務員出國採取嚴格規定,處級以上幹部若非有公事,因私出境都需要公安機關、單位審批。至於外國人到中國觀光或經商,則是要飽受沒有大陸手機號訂票難、無法叫網約車之苦,感覺寸步難行。
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但中國政府遲遲不著手解決,是在發出一個信號:有多少外國人到中國進行文化或商旅交流,並非它十分關心的事項。
中國城市裡的外國人去哪兒了?在今年疫後解封以來,外界原本期待的中外交流迅速復常的局面沒有出現,反而迎來更冷的情況。《南華早報》引述官方數據顯示,2023年前六個月,中國旅行社接待了47萬7800名外國遊客,僅為2019年同期的5.58%。
這只是旅行社的接待人數,不是準確的入境旅客人數,但中國境內外國人身影減少是個不爭的事實。箇中原因很多,不光只是《反間諜法》,也受疫後國際旅遊復蘇速度、申請赴華簽證便利性、東西方氛圍對立等因素影響。
其中有些情況並非中國單方面可控,但有的情況卻是中國能改善的。雖然中國與美國都口口聲聲稱無意脫鉤斷鏈,但脫鉤斷鏈卻實實在在發生中,而雙方都在各自使力加劇脫鉤趨勢。中美分別在信息與人員流通上、在科技上豎起高牆,東西方局部脫鉤的情況,還要演化好一段日子,暫時看不到逆轉的希望。
本文獲《聯合早報》授權轉載,文章由《聯合早報》副總編輯與聯合早報網(中國)主編韓詠紅撰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