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人選之人」到「郭選之人」 賴佩霞曲折身世盡顯台灣冷戰傷痕
投入2024台灣大選連署的郭台銘,9月14日上午正式宣布副手搭檔為電視劇《人選之人》的「總統候選人」演員賴佩霞。其特殊的身世背景,以及擁有台美雙重國籍,旋即成為台灣輿論場討論的焦點。賴佩霞已對外做出表示,將聯絡相關律師協助,儘快安排進行放棄美國國籍程序。
賴佩霞在《人選之人》的演技備受好評,台美混血的外貌亦令其格外受到矚目。賴佩霞曾在2020年出版自傳《回家》一書,娓娓道來其曲折的身世。賴母不到20歲時即離開家鄉到台北獨自生活,當時有大量美軍駐紮台灣,她在一位美籍將軍家中找到保母的工作,並認識了賴佩霞的生父。
兩人交往兩三年後,賴佩霞這位母親心目中的「洋娃娃」來到世上。然而,其父親在得知此消息前,已回了到越南戰場。其生父起初還會寫信與寄錢,但突然之間便杳無音信,「不只金錢的支援斷了,甚至連隻字片語也不再捎來」。賴佩霞在20歲那年,決定展開「萬里尋父」之旅,終於循着當年的舊地址,在美國找到了早已另組家庭的生父,她說「這個叫做父親的人,比陌生人更陌生」。
經過多年的心靈掙扎,賴佩霞從「『父親』這個大洞裏的傷痛與不堪的情緒」中走了出來,與其生父家庭成員成為了朋友,「找到父親,我生命中那個大洞總算被填滿了。面對真實的人生,有真實的互動,我對生命的真實理解,自此才逐漸展開。」賴佩霞以正面積極的心態面對其複雜難解的成長過程,有媒體將之稱為「尋愛與和解之旅」。
然而,賴佩霞這樣一位「美亞混血兒」,其實在台灣並不罕見,在東亞地區更非孤例。1954年美國與台灣的國民黨政府簽訂《中美共同防禦條約》,1965年越戰白熱化,美軍啟動赴台渡假計劃(「休息復原計劃」),越南美軍每年除了有30天的例假外,還有額外5天的亞洲假期。駐台美軍加上渡假美軍,使得當時台灣的真實情境,便如同美國在台協會(AIT)出版《1950-1980:美國人在台灣的足跡》一書所描繪的:「由於台灣是美國圍堵社會主義國家的前哨站,台北中山北路及高雄七賢路上,曾一度酒吧林立,為駐台與越戰休假美軍帶來特殊的美式風光」。
單以1972年為例,在台美軍就有1,200餘人。《上海公報》也在同年簽署,台北美軍渡假中心於該年4月15日停止辦公,美軍赴台渡假計劃執行六年半的時間,總計接待了約21萬1,000多名美軍。AIT紀錄沒寫出來的是,美軍除了為台灣帶來觀光外匯,亦令美台混血兒大量激增。
如同今日美軍在琉球(沖繩)與韓國的情況相似,當年美軍在台灣除了促使酒吧、俱樂部等觀光產業盛行之外,同時也令台灣的情色產業增長,而美軍在台的犯罪與性暴力更是不計其數,性病也因此在台灣擴散開來。儘管其中也包含着自由戀愛,賴佩霞的生父與母親即為一例。據資料統計,美軍在台期間約留下了1,000多名美台混血兒的存在,其中也包括了賴佩霞。
這個美台混血兒群體,在求學成長過程中,大多數都經歷過同儕歧視與社會排擠,例如有非裔美軍之子被以閩南語嘲笑:「黑人牙膏,放屎黑黑」;此外,多數人也因「生父不詳」,與賴佩霞一樣度過了相當長的心理暗黑期。而被一走了之的美軍遺留在台灣的女性伴侶,同樣也陷入了污名歧視、心靈破碎與經濟壓力等多重傷害。
著有《失落在膚色底下的歷史:追尋美軍混血兒的生命脈絡》一書的作者陳中勳,從個體的角度看到了他們「生命的脆弱與流離失所」,也從歷史的角度看到了他們背後所反映的美國「第一島鏈」冷戰軍事部署,以及「美國與亞洲政府合謀的結果」。陳中勳為他研究的「亞美混血兒」群體歷史做出總結:
「亞美混血兒」或許象徵着台灣的冷戰身體。雖然現今的台灣已經大致認識到,美國在冷戰期間為了圍堵共產勢力擴張,先後在日本、韓國、琉球群島、台灣、菲律賓建立起所謂的「第一島鏈」,其中台灣又位於島鏈的中央環節牽制中國,符合美國長遠的戰略利益。
由這段話來看從「人選之人」走向「郭選之人」的賴佩霞,無論郭台銘陣營的政治考量為何,其所代表的客觀歷史涵義,卻無意間揭開了美國與美軍「反共」圍堵政策,以及冷戰對立在台灣所刻下的深刻卻被隱沒的傷痕。
與此同時,也象徵着歷史彷彿在台灣重新上演。於今中美「新冷戰」態勢趨向嚴峻,再度掀起了台海的驚濤駭浪,台灣執政者的「親美」路線,以及美國遏制中國的「台灣烏克蘭化」策略,使得台灣再度回到「第一島鏈」的環節位置。無論是美國對台的軍售、軍援,以及對台灣「刺蝟化」的軍事設想,還是台灣部分人對美軍軍事支援與保障的高度期待,都可能讓台灣倒退回冷戰的命運,甚至有過之無不及。
賴佩霞從電視劇的舞台,走向了真實的政治舞台。或許是歷史的提醒,她的曲折身世,難道不是台灣由於過去「親美反共」「國策」導致的滄桑縮影?當然,台灣選民不一定會思考到這麼深入,但她的出線,卻也是歷史對台灣的再次拷問:是否要再為了美國的利益,從個體到集體重新動員武裝,義無反顧地奔向台海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