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政治局會議頻率下降
6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審議《關於支持高標準高質量建設雄安新區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見》。這次會議重申雄安新區的定位:「深入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作出的一項重大決策部署,是千年大計、國家大事。」再考慮到今年5月,三位政治局常委陪同習近平考察雄安新區,凸顯出高層對於雄安新區的高度重視。
除此之外,今次政治局會議另有一個值得關注的地方:開會頻率的下降。查詢公開資料(比如中國政府網的「中央政治局會議」)可以發現,在6月30日之前的上次政治局會議召開,還是4月28日,當時的主題是「分析研究當前經濟形勢和經濟工作」。再往前查詢,今年3月30日、2月21日,都有召開中央政治局會議。這意味着在公開報道中,未能查到1月、5月召開中央政治局會議的新聞。在去年(2022年),11月同樣未查到中央政治局會議的新聞,但之前每個月都能查到中央政治局會議的新聞。而去年10月16日,是中共二十大召開的時間。
據《中國共產黨章程》規定:中央政治局和它的常務委員會在中央委員會全體會議閉會期間,行使中央委員會的職權。這意味着中央政治局是中共中央委員會閉會期間的最高權力機關。每次中央政治局會議的召開,都是民主集中制的一次實踐。
在二十大之前,中央政治局通常每個月召開一次會議(偶爾例外),但二十大後,開會頻率有所降低,變成一兩個月召開一次會議。當然,不排除一種可能性較小的情況:中央政治局依舊每月開會一次,但不一定每次開會都有公開報道。
目前距離二十大的結束不到一年時間,最近數月政治局會議頻率的降低不意味着今後會降低,尚待繼續觀察。但如果今後政治局會議頻率真的都和最近幾個月一樣有所降低,一種可能性的解釋是二十大改變了政治秩序和倫理,民主集中制中的「集中統一領導」得以大幅強化,故不再需要每個月通過開會來推進政治議程,而是可以視乎具體情況,以有所降低的會議頻率來適應二十大後的政治新秩序和新倫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