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台獨但避談九二共識:北京如何看待「藍皮綠骨」的侯友宜?
經歷無數紛擾,台灣2024年總統人選名單終告底定。
最先浮上檯面的是現任副總統賴清德,其於3月15日登記民進黨總統初選,並在同額競選的情況下,於4月12日正式被提名,確定代表民進黨出戰2024。接著是民眾黨黨主席、前台北市長柯文哲,其於2022年卸任市長後便開始競選活動,並在5月10日登記民眾黨總統初選,於17日正式被提名,將代表民眾黨出征。
接著是上演「宮心計」大戲的國民黨。從2023年初的民調數據來看,新北市長侯友宜是最強人選,但許是擔憂外界的「落跑」攻訐,其遲遲沒有表露參選意願。3月22日,國民黨中央常務委員會(簡稱中常會)宣布,將以「徵召」形式決定該黨總統候選人。4月13日,國民黨秘書長黃健庭表示,第一階段黨內整合態勢非常明顯,「就是時任新北市市長侯友宜,實力也最為堅強。」
然不久之後鴻海科技集團創辦人郭台銘表態,有意爭取國民黨總統提名,並開始了競選行程。5月9日黃健庭透露,目前以侯友宜與郭台銘為主要候選人,將進行內參民調並徵詢黨內意見。5月17日,國民黨中常會召開,正式宣布徵召侯友宜,郭台銘雖在第一時間發文恭喜,郭陣營卻顯然憤憤不平,屢屢通過媒體釋放「內幕消息」,稱黨主席朱立倫早已內定侯友宜、郭台銘遭到欺騙等,意在形塑侯友宜「勝之不武」的輿論態勢。
從結果來看,部分藍營支持者確被影響,宣稱將「改投柯文哲」、「棄侯保柯」;藍營內部亦有部分地方派系、挺郭勢力出面抨擊黨中央,矛頭直指朱立倫與侯友宜。如此分裂態勢也反映在民調數據上。5月23日,台媒《聯合報》公佈最新民調,顯示侯友宜並未出現「提名行情」,而是從4月底的29%支持度下滑至24%,賴清德的支持率則從27%微升至28%,民眾黨主席柯文哲則從23%微跌至22%。台大政治系教授王業立表示,侯友宜的民調下降,應與郭台銘支持者不服氣、部分藍營人士對侯疑慮未消有關。
無論如何,從眼下數據來看,此次大選已確定走向「三強鼎立」局面。外界不僅關注三方的選戰策略,也關心北京如何看待三位候選人的兩岸論述。而針對後一問題,近期似乎有了蛛絲馬跡。
批賴、揚侯、輕柯
5月23日,在侯友宜確定被徵召、柯文哲確定被提名後一個禮拜,《環球時報》和《中國台灣網》(國台辦所屬新聞網站)各自刊出對台灣總統大選的評論,分別是中國社科院台研所研究員汪曙申的《國民黨應堅持探尋兩岸和平路徑》,以及中國台灣網評論員賀通的《台灣該如何通過戰爭與和平的十字路口?》。
其中,汪曙申提出「蔡英文」與「馬英九」兩種執政路線,「兩岸緊張對抗還是和平發展,攸關台灣民眾的福祉與切身利益,馬英九執政時期兩岸和平發展交流,就與蔡英文任內兩岸對立與動盪形成顯著對比。」而汪曙申之所以如此說,為的是將當下情勢套用到前述框架中,以危險的民進黨與賴清德,對比穩定的國民黨與侯友宜。
在汪的描述下,民進黨推行「倚美抗中謀獨」路線,正將台海局勢推向衝突與危機邊緣;國民黨則權衡形勢,確立「親美、和陸、友日」路線,希望降低風險。民進黨反對一個中國原則、謀求台獨;國民黨則堅持九二共識、反對台獨。賴清德自稱「台獨工作者」,支持蔡英文「新兩國論」,帶有「台獨金孫」的深綠政治色彩;侯友宜則表示尊重「九二共識」精神,願以開放態度交流對話,促進和平繁榮。
然而在現實中,侯友宜最被深藍詬病的,便是在九二共識上閃爍其詞,不願明確表態,不少深藍選民為此諷其「藍皮綠骨」。但汪曙申之文並未對此多加批評,反是替其緩頰:「有島內觀察人士認為,侯友宜將在九二共識框架內發展自己的兩岸政策論述」、「面對紛繁複雜的地緣政治挑戰,侯友宜重視兩岸關係中的和平價值與穩定意義,並將探尋可行路徑」、「侯友宜的兩岸政策論述雖尚未和盤托出,但其明確表示台獨是沒有法律根據的,反對台獨。」
由此看來,汪曙申之文「批賴揚侯」色彩明顯,至於同為「三強鼎立」一員的柯文哲,則沒有出現在汪曙申的論述框架中,究其原由,應與柯文哲歸屬「第三勢力」、勝選機率較低有關。簡言之,沒有機會成為總統的候選人,便沒有討論價值。
無獨有偶,賀通的《台灣該如何通過戰爭與和平的十字路口?》也是類似基調。對於賴清德,賀通的批評不假辭色,「蔡英文主政台灣7年,兩岸關係並非維持現狀,而是已經全面翻轉。如果接下來再給賴清德4年甚至8年,後果如何,不難想像」、「多年來,隨著職務不斷升遷,賴清德一直在變換人設和口號,從務實台獨工作者到和平保台,再到當下的反共不反中。但萬變不離其宗,相信當下的口號也不會是賴清德的最終版本。」
對於迴避九二共識的侯友宜,賀通並未多加批評,而是稱其「正在努力創建自己的敘事並彌合黨內分歧」;賀通隨後更讚許馬英九與連戰,稱「已跳脫政治選舉的台灣前政治人物更能老馬識途」,應是期許侯友宜能繼承兩人路線,推動兩岸政治對話。
至於柯文哲,賀通未如汪曙申般略過不提,卻也認為其當選可能極低,「選舉政治中,選票就是政治人物的生命。他們為個人利益計,為黨派計,為眼前利益計,獨獨少了高處不勝寒的前瞻。以柯文哲為例,他勝選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但囿於政黨利益,為保住民眾黨在立法機構的席次,只能言之鑿鑿要參選到底。而參選到底,即意味著藍白合破局,分裂選票的結果是非綠聯盟下架民進黨的希望可能落空。」
簡言之,不論是汪曙申或賀通,皆將賴清德與侯友宜作為正反對照,且皆認為柯文哲勝選機率不高,故未多加討論其兩岸路線。而刊發兩人文章的《環球時報》和《中國台灣網》皆屬官媒,足以代表北京現下對於3位候選人的評論基調:批賴、揚侯、輕柯。
台海能否無戰事
而如此評論基調,正好可與近期發酵的「戰爭或和平」敘事相連結,讓外界進一步探悉北京的對台戰略。
首先,北京顯然相當不樂見賴清德勝選,並強調賴清德勝選將導致台海不穩。故汪曙申在文中提到,「民進黨目前的路線已被證明只會將兩岸推向對抗,賴清德的所謂和平保台只是空有口號,拒絕九二共識顯然無法穩定兩岸關係,倚美抗中將會製造更大危機以及台獨最終將是窮途末路,這些都已成為顯而易見的事實。」
賀通也直接指出,「2024年選舉,是一場事關台灣道路選擇的選舉,是一場台海能否由兵凶戰危轉為和平發展的選舉,更是一場決定台灣未來命運的選舉。台灣當如何抉擇,才能平安通過戰爭與和平的十字路口?這也正考驗著島內政治人物和全體台灣民眾的智慧」、「離2024選舉已不到一年,選擇侯友宜還是賴清德,島內政治人物和全體台灣民眾當好好思量,今天的選擇將決定台灣的前途。」
第二,即便侯友宜的兩岸論述受到深藍詬病,被不少國民黨支持者諷為「藍皮綠骨」,也遭部分大陸網友群起指責,但從《環球時報》、《中國台灣網》兩篇評論文來看,北京有意替侯緩頰,不願在「避談九二共識」這一點上窮追猛打,而是強調侯友宜「已表態反台獨」,並以期許口吻希望侯友宜能更加積極,「只有反對台獨才能維護兩岸與亞太區域和平,才能避免台灣同胞福祉被深綠勢力綁架,才能防止台灣淪為外部勢力的戰略棋子。也只有在反台獨和促和平方面做出更多努力,侯友宜和國民黨才能為兩岸溝通交流注入更多正向積極因素。」
由這一敘事基調來看,侯友宜的兩岸論述未必百分之百契合北京所想,但後者顯然也不想塑造一個「全是敵人」的選舉氛圍,因為這等於宣告台灣問題的政治解決失去希望,將陷北京於「不動手就等於投降」的進退維谷。故為保持最大活動空間、維繫和統仍有希望的輿論氛圍,北京不會將侯友宜打成「小民進黨」,而是會藉「戰爭或和平」的選舉基調,將相對激進的賴清德與相對溫和的侯友宜區別對待,暗示侯友宜勝選相對有助台海穩定。
至於侯友宜的「藍皮綠骨」爭議,北京既已表明不介意,其作用也就只剩影響台灣內部的選舉行為,也就是激發台灣深藍選民的「厭侯情緒」、降低其支持侯友宜的投票意願。但許多深藍選民此前擔憂的「票投侯友宜將導致武統機率飆升」,顯然已被北京用論述否定;且實際上從北京不願談論柯文哲的兩岸路線、避免給其聲量來看,北京相當擔憂柯文哲會「成事不足、敗事有餘」:自己無法勝選便罷,還分散反綠陣營的選票,導致民進黨最終漁翁得利,繼續執政。
歸根結柢,對北京來說,此次台灣大選的最壞結果,便是由賴清德代表民進黨繼續執政,而這一發展會觸發兩個不利情境:第一,讓「寄希望於台灣人民」的統戰敘事再受衝擊,北京將面臨相當不利的內部輿論格局。因為在北京的一貫描述下,民進黨七年執政導致民生凋敝、台海兵兇戰危,島內已是民怨沸騰、民心思變,故若最後確定是由賴清德勝選,等於直接否定了北京的前述宣傳,屆時不僅大陸內部的武統輿情更加喧囂,所謂「寄希望於台灣人民」的敘事也將再受質疑,因為賴清德勝選等於宣告:台灣人民顯然寧可選擇戰爭風險與貪腐,也不願拋棄民進黨。
第二,在疫苗弊案隨身、治理問題失血、「戰爭或和平」敘事發酵下,民進黨依舊勝選,其便不會檢討自己的兩岸政策,而是會更加有恃無恐,積極迎合美國的印太戰略動員,讓北京面臨更加洶湧的兩岸局勢,陷入「不動手就等於投降」的兩難。當然,「維持現狀」並非北京的終極目標,但台灣問題牽一髮動全身,既與中美博弈相關,更牽涉軍事安全與經濟發展,如何穩定台海局勢、又不擾亂發展進程,是北京應對台灣問題的兩大尺量。在此情況下,掌握主動勝過「被迫動手」,循序漸進也自是勝過「強制早產」,但賴清德的勝選,恐怕就意味後兩者的可能到來。
故儘管侯友宜被深藍選民詬病「藍皮綠骨」,甚至有不少藍營支持者呼籲「棄侯保柯」,北京出於大局考量,既不會迎合深藍論述,也不會給予柯文哲政治聲量,因為只要反綠陣營分裂,結果極可能就是賴清德勝選,讓局勢往北京最不樂見的方向發展。當然北京依舊期許侯友宜靠向馬英九路線、直言九二共識,但在民進黨依舊勢大、賴清德更加激進的背景下,北京對侯友宜更多是採循循善誘,而非嚴厲要求。
北京如何看待此次台灣總統大選的三位候選人?
批評賴清德、期許侯友宜、避談柯文哲。
2024年總統大選,北京最不樂見何種結果?
賴清德勝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