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禁「路邊攤」 深圳上海做對了

撰文:應濯
出版:更新:

日前,深圳不再全面禁止「路邊攤」的新聞引來了內地輿論的關注。據悉,新修訂的《深圳經濟特區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經深圳市人大常委會會議表決通過,擬於今年9月1日起實施。修訂後的條例不僅允許街道辦根據方便群眾、佈局合理、監管有序的原則劃定攤販經營場所,而且考慮到好天氣時室外喝咖啡或聚餐更有氣氛,允許符合規範的店家超出門、窗外牆擺賣、經營。不過,這並不等於「一放了之」,深圳新條例對「路邊攤」和店家「外擺」經營進行了規範管理。

據內地媒體報道,從為「路邊攤」解禁到允許符合規範的店家「外擺」,有深圳市人大常委會委員認為,這不僅有利於恢復城市經濟、促進消費增長,更回應了民生訴求,體現了城市的温度和包容性,是城市治理精細化的體現。誠如斯言,不論「路邊攤」還是店家「外擺」,儘管有可能造成衛生問題和佔用道路的問題,但都是實實在在的民生訴求,符合人性和現實,負責任的做法從來不是「一禁了之」或「一放了之」,而是應探索科學合理的邊界,給「路邊攤」、「外擺」適宜空間。深圳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理當追求城市治理的温度與現代化。

2020年5月28日晚,北京朝陽區街邊,臨時設攤位賣烤冷麪等小吃的流動商販。(視覺中國)

與深圳同為內地一線城市的上海,早在去年12月1日便已實施新修訂的《上海市市容環境衛生管理條例》。該條例規定:「區人民政府會同市有關部門根據需要,綜合考慮市容環境衛生、交通安全、公共安全、消費需求等因素,可以劃定一定的公共區域用於從事經營活動。區人民政府應當組織制定具體方案,明確允許設攤經營、超出門窗和外牆經營等經營活動的區域範圍、時段、業態以及市容環境衛生責任主體及管理要求等,並向社會公布。」這同樣是改變了過去「一禁了之」的簡單化作風,平衡了市容管理和民生訴求。

深圳和上海的變化無疑是對的,說明國際化大都市的市容管理與地攤經濟、店家「外擺」是可以共存的。這既證偽了那種片面追求城市「高大上」而忽視民生訴求的觀點,又有助於跳出「一禁了之」或「一放了之」的陷阱,探索精細化治理。

2020年5月31日,長沙,露天餐桌有序擺放在湘江漁人碼頭美食街上,食客一邊品老長沙美食一邊欣賞湘江夜景,人間煙火與城市繁華交織成了一道美麗的風景。(人民視覺)

關於這點,《香港01》曾在《「地攤經濟」是中國的生機 上海這一次做對了》一文中寫道:「曾幾何時,許多城市在快速擴張過程中,為了追求市容市貌的整潔、有序,時而激化城管和小商小販的矛盾,釀成不少令人遺憾和痛心的事件。毫無疑問,市容環境衛生直接影響一座城市的軟實力。一座有吸引力的城市,自當應該是一座乾淨、衛生、美麗的城市。但城市的治理和發展是多維度,包含多重目標,除了市容環境衛生之外,讓城市宜居,有煙火氣,給更多底層民眾和創業的年輕人以機會,同樣是一座城市是否令人嚮往、是否文明現代的非常重要面向。」

販夫走卒,引車賣漿,古已有之。對於從業者來說,地攤經濟是一種有着悠久歷史的職業,是一種重要的謀生手段。對於居住在城市的人來說,地攤經濟是人間煙火與平價美食或商品的集合體,是提升生活幸福度的民生需求。對於城市來說,熱氣騰騰的夜市、琳琅滿目的市集,是高樓大廈之外一道讓人倍感親切的美麗風景線。

深圳、上海,都是內地改革開放以來得風氣之先的一線城市。如今,這兩座具有符號意義的城市轉而為地攤經濟解禁,再次有力說明滿足基本民生需求,多給普通人一條出路,不「一刀切」,讓城市治理變得精細化,是現代城市應該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