臥薪嚐膽的華為,給了中國企業什麼啟示?

撰文:外部來稿(國際)
出版:更新:

3月31日,華為發佈了《華為2022年年度報告》。報告顯示:2022年華為的銷售收入折合6423億人民幣同比增長僅有0.9%,淨利潤折合356億元人民幣同比下滑了68.7%。

對於被寄予厚望的華為而言,這樣的成績難言好看,同時也意味著2021年華為的銷售收入滑坡後,高利潤率也沒能保住。對於一家非上市企業,收入和利潤率均表現不振是致命的,因此報告一出就有人驚呼:「華為的日子不好過!」

華為五年財務概要。

毫無疑問,席捲全球的經濟衰退以及空前惡劣的國際環境,正在衝擊著這家中國企業。從樸素的民族感情出發,沒人希望華為衰落下去。那麼,華為現在都面臨著哪些困難呢?

中國和華為都低估了制裁的影響

自從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發動貿易戰以來,在歐美市場表現突出的中國頭部企業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打壓和制裁,中興被迫屈辱的出售,Tiktok則幾度面臨被封殺的危機。

2020年8月開始,華為遭到了美國政府無恥的封鎖和打壓,理論上無法進口任何含有美國技術的工業品。由於華為居安思危而且應對得當,2020年和2021年的表現依然亮眼,著實讓不少關心華為命運的人鬆了一口氣。但從長期來看,封鎖帶來的打擊將會逐步顯現,絕不能低估。

以消費者業務為例,華為過去實行的是「榮耀+華為」的雙品牌戰略。由榮耀佈局中低端業務,保證了總出貨量,進而攤低了自研麒麟晶片的成本。同時榮耀也成為華為新技術和新商業模式的試驗田,保證了華為產品反覆運算既快速又穩定。

為了實現華為和中國利益的最大化,2020年11月華為不得不整體出售了榮耀的業務資產。不再佔有榮耀的任何股份,也不參與榮耀的經營管理。華為此舉保護了榮耀的品牌價值,減少了對產業上下游的衝擊,同時也有利於集中精力維持華為擅長的領域。但代價就是華為不得不面臨著更高的成本和更小的市場。

華為與榮耀分家並出售的聲明。

根據counterpoint資料,華為在2019年第1季度的智能手機全球出貨量份額達到歷史最高,占全球的17%。制裁從2019年第2季度開始產生了消極影響,並使得華為的海外市場份額持續下滑。雖然,其出貨量在2020年第二季度超過三星成為世界第一,但沒有改變海外市場增長下滑的頹勢。

2020年2季度,華為手機出貨量首次超過三星,位居世界第一。
第四季度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市場份額排名。

面對制裁,華為之所以沒有直接衰落,在於提前做了一些準備。華為的「備胎計劃」曾被新聞聯播稱讚:「顯示出其居安思危的戰略遠見、未雨綢繆的底線思維,以及堅忍不拔、攻堅克難的奮鬥豪情。中國企業與中國企業家的這種精神,正是中國不斷攀登科技高峰的力量所在」。

然而無論是華為還是中國,都低估了帝國主義的陰險和奸詐,在部分領域高估了自身應對「極限施壓」的能力。

以麒麟為代表的自研晶片,依然是購買ARM公版設計自行優化的結果,加之受制於ARM指令集強制相容的生態,自研卻不自主。以鴻蒙為主的作業系統,依然要對接其他系統例如安卓的介面,開發成本存在先天劣勢,生態培育極為艱難。

華為遇到的問題說明:自主產業鏈是一個整體,不存在軟硬體分開走路能走通的情況。同時,美國不可能只制裁一個企業的銷售端而不制裁生產端,因此單獨一個企業不可能完全應對美國的制裁。2020年9月時任榮耀董事長余承東曾直言「因為沒有中國晶片製造業能支援,面臨著沒有晶片可用的問題」。

整個事件最大的教訓是:不要對美國抱有不切實際的幻想,總想著美國的制裁會留口氣,或者只限制最先進的N代產品或N-1代。華為的「備用方案」之所以作用有限,低估了制裁的力度和決心是一個重要的方面。

白宮的「華為之籠」。(圖片來源:開源中國)

根據《人民日報》的報道,近期,華為晶片設計EDA工具團隊聯合國內EDA企業,共同打造了14nm以上工藝所需EDA工具,基本實現了14nm以上EDA工具國產化,2023年將完成對其全面驗證。

華為輪值董事長徐直軍介紹稱:「EDA本身極其複雜,對於實現晶片自主化具有非常重大的意義。實現了EDA工具自主化,就能夠基本達成半導體自主化的先決條件」。

然而華為2018年才佈局EDA工具,直接導致制裁後缺乏EDA工具,獨立設計晶片的能力受到限制。

華為的問題具有代表性

除了制裁帶來的直接影響,華為的問題還帶有中國頭部企業的共性。

華為手機出貨量在2019年1季度最高峰時海外市場佔據49%近一半的份額。

中國頭部科技企業乃至於中國經濟的增長十分依賴於海外市場。近年來,在全球保護主義抬頭,地緣政治風險加大,全球經濟衰退等多重因素影響之下,導致海外市場風險加大,企業、社會和個人都會受到衝擊。

從2022年3月起,為了遏制美國愈演愈烈的通脹,通過金融工具收割全世界,美聯儲開始了一輪又一輪的加息。聯邦基金利率從2022年3月16日的0.25%~0.5%,上升到今年3月末的4.75%~5.0%,按保守的口徑也上升了近10倍。

聯邦基金利率是美國銀行間同業拆借的規定利率,對存款利率也有很強的拉動作用。當世界各地的美元都湧向美國,歐美的民眾也因為高利率傾向儲蓄而非消費時,其他國家想要擴大出口自然就困難了。

出口受美國加息打擊不是中國一家的問題,日本、韓國和東南亞同樣嚴重。4月1日,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發佈的資料顯示,韓國3月貿易收支逆差達到46.2億美元,連續13個月出現貿易逆差。2022年日本貿易收支逆差達19.97萬億日元(1美元約合128日元),創有可比統計以來新高。

中國製造有成本優勢,也有制度優勢,因此影響要小得多,2022年的順差還創造了歷史新高。儘管中國境內的各種市場主體為出口而殫精竭慮,疫情結束後更是全力出國搶市場,同期中國出口還是有所下降,並不可避免地對經濟產生衝擊。

此外,頭部企業創新能力不足,也是一個普遍存在的問題。

2017年中國工商聯公佈了中國民營企業500強的榜單,並發佈了相關報告。由於中國民營企業500強是自願參加統計,阿里巴巴、騰訊、中國平安保險等公司未參加排名,聯想只以聯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參與排名。

根據《2016中國民營企業500強榜單》,營收排名前十的企業分別是華為投資、蘇寧控股、山東魏橋、聯想控股、正威國際、大連萬達、華信能源、恒力集團、江蘇沙鋼以及萬科。

五年後再次回顧這份名單,不免讓人有恍如隔世之感。如今,大連萬達、蘇寧、華信能源和萬科都遇到了經營困難,甚至經常成為謠傳中破產的主角。

混合所有制企業的抗風險能力更強,也存在同類的問題,開發房地產的綠地集團

已經暴雷,主要做半導體的紫光也已經迎來了重整。

問題在於當時的這些頭部企業,還是規模密集型,而非品質效益型。他們的競爭力更多地體現在數量的增長和資本雄厚上,利潤率並不高。與龐大的資本相比,科技競爭力普遍偏低。

相比之下,華為的科技競爭力較強,但依然存在相同的問題。2016年沒有疫情,沒有俄烏衝突,也沒有中美貿易戰等等外界不利因素的影響。當年華為的稅後淨利潤只有370.52億,淨利潤率只有7.1%,利潤率增長率就更低了,只比前一年增長了0.38%。這樣的表現,與谷歌、特斯拉、蘋果等同類企業依然有相當的距離。

盈利能力偏弱和科技競爭力不足,在貿易規則普遍被尊重、世界經濟蓬勃發展的時期問題不大。到了世界經濟萎靡不振,貿易保護主義壁壘重重的時候,就難免首當其衝。過去部分媒體熱衷於炮製「厲害體」、「沸騰體」,關鍵就在於忽視了這些結構性的重要問題,誇大了中國人力成本和人才資源的決定性作用,對產業發展產生了誤導。

從這個角度講,華為的問題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中國產業依然需要繼續轉型升級。

應對困難,華為重倉投入科研是對的

近期,關於華為是否要造車的問題頻頻成為輿論熱點。3月31日,華為董事會發佈了由任正非署名的決策公告,強調「有效期5年」內「華為不造車」,並提出要嚴格管理華為品牌被濫用。

華為反覆強調不造車,說明華為內部存在支持造車的人。大家普遍猜測,華為汽車的負責人余承東是造車派。根據第一財經的報道,3月31日晚,余承東在華為內網發文,疑似回應華為不造車決議,「這個時代變了,這只會讓我們更加艱難!若干年後,大家都會看明白的!留給時間去檢驗吧!」

不管華為內部是否存在造車派,隨著一紙決策公告的發佈,爭論都劃上了句號。總結華為近年來的佈局,造車也顯得格格不入,不像是華為可能的選擇。

之所以總有人想要華為造車,根源在於過去榮耀主導消費者市場的成功,以及近年來華為終端市場的下滑。根據《華為2022年年度報告》,2022年華為終端業務下滑11.9%,是華為唯一一個營收減少的客戶門類。華為企業業務增長了30%,利潤卻沒有增加,也說明賺企業的錢比較困難。

客戶視角下的華為營收。

目前華為汽車的思路是做零部件供應商,這是典型的企業業務。過去華為和榮耀雙雙發力消費者業務的時候,為華為帶來了極高的輿論美譽度,同時也是華為的現金奶牛,對華為的發展貢獻很大。因此從歷史的經驗出發,這些人認為目前面臨困難的華為需要重拾消費者業務,而汽車就是第二個智能手機。

問題是賽道變了,情況不能簡單的類比。根據《比亞迪2022年年度報告》,比亞迪2022年、2021年、2020年的淨利潤率分別是16.14%、3.73%、7.43%。在實現2022年的明顯增長前,比亞迪長期保持在較低的利潤水準,這還是國內首屈一指的新能源造車勢力,大量新能源汽車企業的淨利潤也就能剛好維持盈虧平衡。

比亞迪財務數據。

在這樣的情況下,誰敢說華為參與造車就能扭轉國產新能源汽車利潤率長期不高的局面?即使能扭轉,也需要佔用大量的資金,將擠佔華為能夠投入科技研發的成本。更何況華為的現金不折騰尚能維持,用來造車就顯得捉襟見肘,大搞戰略擴張得不償失。

被制裁後,華為已經改變了投資行為的邏輯。過去的華為,要麼不做一個領域,要麼就重倉,全身心地投入。這種理念反映到投資行為來說,就是要麼全資地成立一家子公司,或者至少佔據股權結構的絕對多數,要麼就把相關工作交給合作的企業。

現在的華為不得不介入晶片生產的全領域,晶片生產是資本密集型的行業,華為不可能在所有領域都投全資,通過快速研發、少量購買以及聯合持股才有可能快速搭建起這樣的產業鏈。投資消費者領域,或許能見到立竿見影的回報,但對於華為的投資戰略的打擊是毀滅性的,華為不會犯這樣的錯誤。

目前全球經濟遇冷,新興經濟體產能過剩問題突出。因為短時間內頻繁劇烈降價,特斯拉車主今年一季度多次進行維權。這背後是新能源汽車觸發了價格戰,甚至影響到傳統汽車。進一步說,價格戰是國內外消費觸底的一個重要體現。對這些情況,久經沙場的任正非和華為不可能不加以考慮。

目前無論部署任何產業的消費者業務,華為都很難走出去,而國內又面臨內需不振的情況。華為加入戰團的結果幾乎是零和的,要麼是國內已有佈局的企業倉惶落敗,要麼是華為沒有建樹,鎩羽而歸。無論出現何種情況,都不是華為真正想看到的局面。

因此華為臥薪嚐膽,再次重倉投入科研,2022年研發投入達到1615億元,占全年收入的25.1%,十年累計投入的研發費用超過9773億元。依靠收縮業務、潛心科研、提高不可替代度是成熟的做法,阿里過去靠這招耗死了競爭對手eBay易趣,從而躍居國內電商平臺的老大,AMD也是採用類似的策略才重獲生機。

儘管存在著這樣或者那樣的問題,今天的華為無疑選擇了一條充滿希望卻又荊棘密佈的道路。今天的收縮是為了明天更好的出擊,希望其他被打壓的中國企業也能臥薪嚐膽,不斷提高霸權的封鎖成本。因為終有一天,三千越甲可吞吳。

本文獲微信公眾科工力量授權轉載,撰文者鐵流。文章原標題:「為什麼美日荷半導體協議圍堵不了中國。」

本文獲《觀察者網》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