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馬英九外訪撞到正 看台灣「和美」、「親中」兩條路線

撰文:聯合早報
出版:更新:

3月底的台灣註定不能平靜,總統蔡英文出訪中美洲,過境美國訪問的時程安排,竟和前總統馬英九到中國大陸的祭祖之旅撞到正!(編按:馬英九已在27日抵達大陸訪問,蔡英文於29日啟程出訪中美洲期間,過境美國)

作者:吳振南(馬來西亞與台灣專欄作家)

雖然從雙方的說詞看來,這個火星撞地球的情形不過是巧合而已,可是不管台灣民眾願不願意,這麼兩場出訪活動,已在東亞搭建起一個強權在地緣政治上的鬥爭大舞台。

恐怕這個月底,國際媒體都會用美中對抗的放大鏡,仔細觀察和解讀兩人在美國和中國的一舉一動,以及這些動作對台灣內部民情輿論,及其在國際社會的觀感和影響。

若再考慮到美中兩國目前這種高度敏感的關係,如先前出現一個高空氣球,就能把雙方高層互訪安排打掉的對峙狀況,蔡馬兩人這一高敏感的行程撞期,也不無可能讓目前稍為平穩的台海局勢再掀波瀾。

姑且不論台海會否因此再度緊張起來,蔡馬兩人的出訪安排,折射的正是目前台灣朝野政黨的兩岸政策論述思路,是兩個截然不同的方向。

蔡英文訪美,一方面固然是她八年總統任內的畢業之旅,另一方面,也是在美國的印太戰略下,雙方高層利用更多互動,以建立各種合作關係的安排。從這個角度出發,蔡英文訪美反映的,其實正是民進黨的兩岸安全思考,即認為只有採取完全傾向美國的政策立場,才能換取美國用武力威懾遏制中國大陸武力犯台的意願,達到保存台灣的目的。

馬英九在南京中山陵的書法室寫下「和平奮鬥,振興中華」八字。(馬英九辦公室提供)

反之,馬英九訪大陸,則是在去年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訪台引起台海危機後,在兩岸政府互信薄弱、和平局勢搖搖欲墜的情形下,國民黨持續加強與中國大陸和中國共產黨方面的聯繫,增加互動,以期可以利用對話的方式,來維繫台海和平這一政策思路的延續。也就是說,國民黨的兩岸政策,更注重與中國大陸建立對話管道與交流往來,希望在兩岸之間經營出和平相處的友好關係。

現階段這兩個「親美保台」或「和中保台」路線,其實和過去兩黨的兩岸政策,也已經有了不小的修正。

在去年台灣縣市長選舉前,民進黨的兩岸政策,強調的並非只有親美,而是在親美之外,還會高舉「抗中」的旗幟;換句話說,除了積極配合美國的政策外,民進黨政府當時的兩岸操作,還經常會主動對中國大陸進行一些對抗。例如在冠病疫情期間,兩岸間的跨境防疫規定,往往比針對國際上其他國家都來得嚴厲,雖然當時民進黨政府的理由是因為中國大陸的資訊不透明。但會有這樣的施政操作,其實還是跟民進黨政府不怕得罪中國大陸的「抗中」意識有關。

佩洛西訪台:2022年8月3日,佩洛西與蔡英文會晤(蔡英文IG)

一直到去年選舉大敗,賴清德接任民進黨黨主席後,所提出的選舉檢討中,就發現當台海面臨戰爭陰影時,民眾對執政黨的「抗中」策略就有了疑慮,這也是選戰失利的原因之一。因此,從強調抗中轉為強調親美,就成了民進黨目前施政的方向。一個很好的觀察例子就是,從本月起,兩岸恢復飛機直航的航班,不再卡住兩岸交流,當然也就表示民進黨政府的「抗中」旗幟已收起來了。

當然也不能排除,在蔡英文訪美時,有可能出現一些意外的安排,衝擊到兩岸關係。例如美國副總統哈裡斯會在紐約與蔡英文見面的傳聞,一旦成真,民進黨或許就只能重新回到「抗中」的老路上。

在國民黨方面,過去在馬英九政府時代,強調的不僅是「和中」,也同時強調兩岸政策下的「親美」態度,問題在這樣的政策思路,在這幾年國際地緣政治轉變成美中對抗格局後,已不切合實際。

美中關係是當今世界上最重要的雙邊關係之一(Reuters)

與此相反的是,「和中」卻慢慢地會和「懷疑美國(疑美)」更契合。一如國民黨的競選總統大熱門人選、新北市長侯友宜在今年新年大清早的升旗典禮時「不做強國棋子」的說法,就被民進黨在內的許多人解讀為「疑美論」。

不過,國民黨內事實上也有眾多親美的政治人物或派系,因此就算「和中」和「親美」再怎麼互相排斥,還是會有人堅持提出「和中親美」的兩岸論述路線,只是提歸提,這些國民黨人也必須體認到,在現有的國際局勢下,一旦選擇「和中」,再想要來操作「親美」,恐怕只能是一廂情願的想法而已;尤其在兩岸恢復直航和交流後,「和中」會愈加易得,「親美」卻是難上加難。

無論如何,蔡馬兩人撞期的外訪,勢必可讓人進一步觀察,民進黨的「親美」保台和國民黨的「和中」保台兩岸思維,是如何運作的。與此同時,這恐怕也是一個不錯的時機,讓台灣選民可以好好思考一下,究竟這兩種不同的兩岸論述,何者更為符合台灣的利益。

馬英九大陸行人氣高,沿途都有民眾跟隨拍攝: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