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任總理李強印象記 台學者趙建民:務實主義、重振經濟

撰文:張鈞凱
出版:更新:

3月13日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閉幕後,國務院總理李強首度亮相記者會,並回答中外記者提問,對GDP、民營經濟、人口紅利、兩岸關係,以及政府施政目標和工作重點都面向均有涉及。一海之隔的台灣對於大陸新任總理有什麼第一印象?台灣專家趙建民認為,從李強過去的從政經歷來看,以他對市場經濟的了解和務實主義,擔任總理的第一個任務就是重振經濟,對台灣是有利的。

台灣陸委會前副主委、中國文化大學社會科學院院長趙建民,3月11日出席台灣「兩岸發展研究基金會」舉行的「大陸兩會後亞太及兩岸情勢:台灣的機會與挑戰」記者會,做出如上表述。

台灣一般媒體輿論認為,習近平在中共二十大之後更為強調政治、集中權力,此次機構改革也強調黨的統一領導,從而認定李強出任國務院總理,主要是配合「做政治、搞權力」的。趙建民對於上述觀點表示,「我完全不同意」。

趙建民回顧李強的從政經歷,包括温州市委書記、浙江省省長、江蘇省委書記、上海市委書記等職,都是中國大陸改革開放至今,市場經濟最為發達的地方。趙建民表示,台灣很多人只看到李強在上海疫情封控期間的表現,就認為他是不利於市場經濟的,「但恰恰相反,他在上海做了很多開放市場經濟的接軌措施」。

台灣學者趙建民談對於李強的印象和觀察,他認為以李強對市場經濟的了解和務實主義,擔任總理的第一個任務就是重振經濟,這是對台灣有利的。(張鈞凱攝)

趙建民進而判斷,安排李強出任國務院總理,非但不是要他減少市場經濟、回到計劃經濟,反而是要他把市場經濟做好。至於外界多半放大李強在浙江省委秘書長任內,與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習近平的密切關係,但趙建民認為李強受到看重的主因,還是在於「他對市場經濟的了解與務實主義」,李強從主政温州開始,所行政策都非常務實,傾向市場改革。

「選擇李強當總理的第一個任務,就是重振經濟。」趙建民將此聯繫上習近平近期對民企的說法,指出中共加強對民企的管制是可以理解的,因為大陸貧富拉距增大,並不符合中國共產黨「公平發展」的初心,這也是何以這幾年來中共要特別強調「共同富裕」的原因。

進一步看到此輪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的13項要點,其中有6項與金融有關,趙建民說,「我看了非常震驚」。趙建民給出他的思考,習近平強調要「提高一體化國家戰略體系」,機構改革又落實到增強金融方面的管控,兩者形成的「戰鬥體制」,對台海將會造成什麼影響,「這是我們要進一步關切的」。不過,趙建民總結,大陸新總理李強強調市場經濟的方向,「這是對台灣有利的」。

李強總理3月13日在中外記者會上,如何表述兩岸關係?

李強回答台灣《聯合報》記者提問:「兩岸同胞是一家人,血濃於水,打斷骨頭連着筋。我們將在一個中國原則和『九二共識』的基礎上,繼續推動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要讓更多台胞、台企來大陸,不僅願意來,而且能融得進,有好的發展。當前,早日實現兩岸同胞正常往來,恢復各領域常態合作,是大家的共同期望,需要共同努力」。

習近平近期對民營企業有什麼說法?

習近平3月6日參加全國政協會議民建、工商聯界別聯組會時表示,「我們始終把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當作自己人」。要為民企排憂解難,讓民企「放開手腳,輕裝上陣,專心致志搞發展」,並「消除顧慮,放下包袱,大膽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