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四星上將預言美中2025年開戰 中國怎麼辦

撰文:鄧峰
出版:更新:

近日,美國四星上將、空軍機動司令部司令邁克·米尼漢(Mike Minihan)在一份發給下屬軍官的備忘錄中表示,美國可能會在2025年與中國發生衝突,最有可能原因是台灣問題。他說2024年美台都將舉行選舉,中國有可能借此機會試圖解決台灣問題。他督促空軍機動部隊指揮官們推動部隊在今年達到最大作戰戰備狀態。

作為現役美軍高級將領,邁克·米尼漢的預測引來了不少關注和熱議。儘管他的預測未必代表美國政府和美軍的官方立場,但至少說明他所統領的部隊是以中國為假想敵。他預測中美髮生衝突的最有可能因素是台灣問題,時間點在美台選舉,其實在中美兩國是有一定的代表性,並非他一個人如此預測。半年前時任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Nancy Patricia Pelosi)訪台前夕在輿論場所掀起的巨大漣漪,一時之間,台海上空戰雲密佈,足以說明社會上許多人對於中美衝突的心理預期。

2022年8月3日,台北,佩洛西和蔡英文會晤。(美聯社)

針對美軍高級將領的預測及其折射出的中美在台海的衝突風險,中國該何以應對?中國有一句古話:「故國雖大,好戰必亡;天下雖安,忘戰必危。」在世界大同未到來之前,只要叢林原則仍然支配世界秩序,這句話對於當下中國便依然適用。

從當前形勢來看,不論是否願意,中美博弈將是長期過程,美國對華政策大方向不會輕易改變,台灣問題是中美兩國一個最大的衝突風險點。有鑑於此,中國當然有必要在軍事、科技、經濟等方面進行更充足的準備,以保持合理的威懾力,唯有這樣,才能防患於未然,才能有防止戰爭或自保的實力。但從長遠來看,中國還是應該盡最大努力讓中美之間的矛盾處於可控狀態,爭取合作,防止全面脱鈎。畢竟,和平既是人類社會的核心價值,又符合中美兩國和世界各國的整體利益。

客居美國60多年的著名歷史學家、匹茲堡大學榮休教授許倬雲先生曾說:「中美目前的這樣一種情況的確讓我非常擔憂。因為美國的霸權正在下降,而中國又是其霸權之路上唯一可能阻礙他的對手。所以美國在尋找一切可能的機會,想讓中國率先引起爭端,這樣一來,他就有了挑起戰爭的理由。所以如果中國上了美國的當,受了美國的這種誘騙,出兵打仗,其實對中國是不利的。因為從地緣關係上來看,中美之間隔着一個太平洋,中國要想直接打擊美國本土比較困難;而美國卻可以通過遠東地區的多個基地直接威脅到中國本土,這是非常不利的一個形勢。」

2020年9月下旬,解放軍持續在台海演習。(鼎盛軍事)

許先生還說,佩洛西訪台「加劇了我對中美之間軍事衝突的擔心,好在中國保持了一個相當克制的態度」,「我們要清醒地認識到,美國一次又一次的挑釁,就是想逼中國先動手,然後他就有理由大舉進攻,中國千萬不能被其矇騙」,「最重要的還是要避免軍事上的攤牌,這是非常危險的事情。所以中國在這方面一定要剋制住自己,不能輕易地翻臉,在一些衝突上要把握好度,不要輕易地展開軍事對抗。」

誠如斯言,不論何時,不論外界怎麼預言戰爭或者挑唆、鼓譟,中國都應該保持清醒和理性。主不可以怒而興師,將不可以愠而致戰。今天被拖入烏克蘭戰爭泥潭的俄羅斯與昔日被拖入阿富汗戰爭泥潭、伊拉克戰爭泥潭、越南戰爭泥潭的美國,都是前車之鑑。中國今天的進步來之不易,是數代人「篳路藍縷,以啟山林」的結果,是無數普通人埋頭苦幹的結果,理當倍加珍惜。

在今天這樣一個有核威懾的全球化時代,不同國家和地區之間的利益互嵌達到前所未有的程度,戰爭或衝突不再是解決問題的最有利手段,國家競爭日益變為經濟、科技和國家治理的競爭。誰能讓人民過上好日子,誰能讓社會更公平,誰能讓經濟更發達,誰能讓科技更先進,誰才能有感召力,才能讓世人心悦誠服,才能在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帶領德國統一和崛起的鐵血宰相俾斯麥(Otto von Bismarck)說過,國家是時間河流上的行船。時間會改變一切,當下中國最需要的是時間,是經濟復甦和再次騰飛的時間,是科學大發展與核心技術不再被卡脖子的時間,是人民生活富足、社會公平正義的時間,是民主法治健全的時間。只要中國一心一意做好自己的事情,以實力與道義爭取和平,為世界大同作出力所能及的貢獻,那自然得道多助,終將會以最理想的方式解決台灣問題,以最有利的方式來化解和應對中美博弈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