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作戰 此文不可讀也

撰文:陳子煒
出版:更新:

歷史比較往往能給予現代人重要啟示。但假若比較本身基建於不實的史料和證據,所得的東西往往不可參考。中日在歷史上進行過多次戰爭,我們除了可從這歷史了解到中日關係的背景,亦可學習到重要的智慧。

日前一位香港著名的意見領袖,有「國師」之譽的前教授於個人Facebook上分享了一篇載於《每日頭條》名為《腐敗明朝為何能全殲日本軍隊,而清朝卻完敗》的文章,稱「中日作戰,此文可讀」。筆者抱着學習心態拜讀此文,然發現內容與史實多有不符。歷史的確值得我們借鑑今日,但錯誤而空泛的論證最終往往引來災難性的結局。故特撰此文以免錯誤的惡性循環。

這篇文章早於2006年已在網上流傳,內容主要通過比較兩次中國與日本發生的戰爭,試圖理解為何中國於第一次戰爭戰勝而第二次戰爭戰敗,從而歸納出兩國再爆發戰爭時的致勝關鍵。第一場戰爭發生於中國明代,當時日本豐臣秀吉發動入侵朝鮮的戰事,中國為了保護藩屬國而出兵相助。第二場戰爭則發生於1894年的清朝,日本與中國就朝鮮的勢力問題等爆發的戰爭,現在多稱為「第一次中日戰爭」,又或是「甲午戰爭」(日方稱「日清戰爭」)。

中日甲午戰爭威海衛陷落時清軍向日軍投降(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

文章認為甲午戰爭埋下了中日交惡的伏線,稱助長了日本入侵中國的野心。然而甲午戰爭發生於1894至1895年,將其與數十年後的第二次戰爭(即抗日戰爭)拉上關係未免過於牽強。事實上日本與中國於戰後保持友好,不少中國人承認「中國式西化」的洋務運動失敗,認同日本明治維新的成果。不少中國人以日本為亞洲文明的先驅,並引發了中國人留學日本的風潮,冀通過日本學習全面西化。

文章對於十六世紀末日本軍隊的裝備分析甚有商榷的空間。文中提到日本人從葡萄牙大量購入火器。先不論現代學者考據認為將火槍引入日本的是當先活躍於各海域的倭寇汪直(當時很多「倭寇」其實是中國沿海人)而非葡萄牙人,日本自從學會了火器制作之後旋即着力於國內量產。所以日本大部分的火器其實都是自製而非購入的。而且日本當時處於封建時代,每個領主「大名」都擁有自己的軍隊。不同部隊的裝備並不統一,基本上很難考究到底有多少人員裝備了火器。根據文獻記載(1581年明智家家中法度),即使如織田信長等以使用火器的日本戰國大名,其軍隊的火器裝備率也只有16%。若以此粗略推論,當時登陸朝鮮半島的日軍約在14至15萬人,裝備火器的部隊應只有2萬5千左右。

日本各式自製火器(圖片來源:筆者自撮,日本三重縣伊賀上野城收藏)
明代萬曆年間援朝戰爭中明軍正進攻日本的蔚山城,圖中可見明軍大量使用騎兵(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日本福岡市立博物館收藏)

而說到日本騎兵裝備有重甲,則更是匪夷所思,百思不得其解。眾所周知,日本馬種矮小力弱,完全無法跟西方馬種比較。甚至說,日本的騎馬部隊一般是下馬作戰或是傳令兵,到底是否存在能稱上「騎兵」的部隊也成疑。而當時救援朝鮮的中國部隊自中國東北抽調,長期與北方女真人作戰,其騎兵部隊絕對比日本優勝。而另外日本的艦船與葡萄牙式的戰船差距甚大。當時西方流行的遠洋艦種為蓋倫帆船(Galleon,也有人直接稱為「西班牙帆船」),而日本傳統的「安宅」和「小早」多為近海使用的槳帆並用船,與地中海慣用的加利船型(Galley)相似,也不能看作是炮艦。

日本中世戰船安宅船(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 Author: Alex K)
歐洲蓋倫戰船 (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 Author: Tvbanfield)

除了對於裝備的描述天馬行空外,該文也「創作」了不少歷史結果。文中提到明代萬曆援朝戰爭後日本陷入內戰以致一撅不振200年。事實上朝鮮戰爭一直處於膠着狀態,最終是日軍因為發起人豐臣秀吉去世而全面退卻。日本此後經歷了短暫內戰後,最終由德川家康成立江戶幕府,而日本因由此進入近300年的和平時代,經濟文化都得到重大發展。反觀明代因救濟朝鮮而陷入困局,《明史》記載「自倭亂朝鮮七載,喪師數十萬,糜餉數百萬,中朝與屬國迄無勝算,至關白(豐臣秀吉)死而禍始息。」也有不少學者認為,明朝滅亡與救援朝鮮花費甚鉅不無關係。

我們必須明白,要得出正確和有用的歷史比較,必須對歷史材料的處理非常謹慎。假若要比較兩次戰事,推敲事理,則筆者認為甲午戰爭之敗乃由於內部的派系問題。當時的日本剛經歷完明治維新,轉型成為現代民族國家。日本認為戰事關係國家興亡,舉國合力發動戰爭。但當時清廷內部諸派林立,雖然戰爭以清朝名義作戰,但實際作戰的只是李鴻章所主導的洋務運動派和他所指揮的「淮軍」。如此去想,我們則不難理解勝敗之原因。面對重要問題,齊心合力才是致勝關鍵,放之今日香港仍甚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