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獨大老彭明敏離世 李登輝「同路人」的巔峰與凋零
台灣前總統府資政、台獨大老彭明敏於4月8日清晨以98歲高齡離世。據其訃告指出,後世一切從簡,不辦任何形式的喪禮。台媒稱之為「台獨教父」、「民主化」推手,蔡英文也在Facebook發文悼念,讚譽彭為「台灣民主的先驅」,「他的人格和信念都啟蒙了一個又一個世代的台灣人」,並稱將把彭的人格和叮囑謹記在心。
曾於1964年與學生謝聰敏、魏廷朝發表《台灣人民自救運動宣言》的彭明敏,因該事件被判刑後流亡美國長達22年,1992年返台後於1996年代表民進黨參選台灣首屆總統直選。作為李登輝曾經的「競爭者」,彭明敏的逝世在台灣並未激起太大的漣漪,特別是放諸當前的反中台派年輕世代,彭明敏三個字遠不如「民主先生」李登輝來得響亮,對台灣年輕人來說恐已陌生淡忘。
彭明敏與蔡英文的殊途同歸
對於這一位在1960年代即已喊出「『一個中國,一個台灣』早已是鐵一般的事實」(《台灣人民自救運動宣言》第一個訴求)的「台獨大老」,該如何審視其生前對台灣的影響與角色,或許可能從兩個人、兩個面向作為切入。
第一個面向乃台灣內部政治格局的視角,蔡英文在Facebook的追悼短文便是一個註腳。包括蔡英文在內,彭明敏因其「台獨」與「民主」的雙重主張,在台灣政治話語中被推上了「人格者」的崇高地位。然而,要知道彭明敏返台後的政治巔峰,系1996年代表民進黨參選總統,而當時蔡英文身居國民黨李登輝政府之幕僚,分屬對立的陣營。如今的蔡英文已搖身一變成為民進黨主席,既是當年李登輝「特殊兩國論」的推手,也是當前去中國化的「中華民國台灣」主導者,她對彭的高度推崇,來自於兩人背後政治立場的殊途同歸。同時也揭露了台灣政治格局的宿命,政治理念與理想遠遠不如政治立場與顏色來得重要,一個政治人物評價好壞與標準是可以變動的,端視其所屬黨派的權力位置與風向變遷。
老友李登輝的「超級幕僚」
第二個面向則需要跳脱出台灣內部政治的視野,從彭明敏一生的經歷看到統獨政治在台灣的本質,而李登輝正是可與之相提並論的觀察對象。李與彭是同年人,1923年出生於日本殖民統治下的台灣,兩人年少求學都是在日本全面發動侵略的戰爭動員時期所度過。台灣光復之後,兩人成為國民黨政府培養的台籍精英,彭曾獲台灣「十大傑出青年」、又曾為最年輕的台灣大學政治學系主任,兩次受蔣介石接見;而李則是台灣「農業復興委員會」(簡稱「農復會」)國民黨官僚系統的明日之星,獲得美國獎學金赴康乃爾大學攻讀博士學位,返台後被聘為台大教授兼農復會技正。
事實上,李彭兩人私交甚篤。據彭的說法,1964年彭因印製散發《台灣人民自救運動宣言》被捕的前一天,還與李登輝在一起。李登輝主掌台灣大權後,1990年籌辦「國是會議」,即向當時身處美國的彭明敏發出「言詞懇切的邀請函」。此外,1995年引起中美與台海震盪的李登輝康乃爾大學之行,彭明敏也曾坦言是他在幕後穿針引線所規劃的。
中國大陸著名對台研究學者李家泉,曾指出彭明敏在1990年代之初早已成為李登輝的「超級幕僚」,且李登輝在位期間的台獨主張和論述,「人們懷疑李從彭氏那裏販來不是沒有根據的」。值得回顧的是,1992年11月1日彭明敏自美返台翌日,旋即在台大法學院大禮堂做了一場名為「如何進入21世紀」的演講,基本含括和體現了彭的政治思想。
在這場由後來被稱為陳水扁「國師」李鴻禧主持的演講,彭明敏不只是對過去國民黨「反攻大陸」的「虛構神話」進行全面質疑,並將「台灣是中國一部分」視為台灣民主化的挑戰。在歷史觀上,彭明敏指清朝很高興將台灣這個「毒瘤」割給日本,也強調中國數千年政治文化是一個「大黑洞」(black hole),一旦被吸進去必將「屍骨無存」。因此,彭明敏論稱中國是「貧乏的,不衛生的,落後的國家」,台灣真要給人管的話,「我們為什麼不選更漂亮的、安定的國家,例如瑞士,來個『一國兩制』好了」。
在政治觀上,彭明敏把台灣人的「中國情結」視為莫名其妙,主張文化認同與政治法律的認同是不相關的兩回事,並以美國、加拿大等國家為例,認為「祖先相同、文化相同、語言相同、習慣相同的人,不一定能夠構成一個國民」。彭明敏從而提出「命運共同體」的主張,建構台灣人「我們是坐在同一條船,無論如何我們的命運相同」的「國民意識」。
彭明敏結束流亡生涯返台後的「高光時刻」,當屬李登輝掌權時期,儘管兩人在1996年大選成為競爭對手,依舊能看到兩人在彼此身上的影子。包括日據時期的「皇民化」經驗,對中國大陸文化歷史的貶抑,來自歐美日本的思想養成,兩人從國民黨的體系中走向了對國民黨及其中國象徵的揚棄與解構,「不約而同」提出了「命運共同體」與「生命共同體」的倡導,將看似水火不容的藍綠兜攏在一起,更完成了新舊台獨的過渡與接班,台獨理論從傳統的「血緣民族主義」進一步轉化進展到了當代的「公民民族主義」。蔡英文的「中華民國台灣」論,可說是台獨「典範轉移」之後的集大成,形成了目前台灣社會的主導性意識形態。
中美談判桌上的一個籌碼
不過,戰後台灣政治格局的一步步成形,李登輝與彭明敏同代人固然扮演了內生性的角色,但不能忽略在背後起關鍵作用的美國地緣政治影響力,而彭明敏便是具有代表性的案例。
關於彭明敏當年出逃的過程,台灣坊間始終流傳一種說法,即彭曾得到美國軍方的幫助,從台中清泉崗機場搭乘美國軍機離開的。彭明敏本人於2009年出版的《逃亡》一書否認了這個說法,並強調他能離開台灣,「是一些相識不久的外國傳教士願意無私地冒險全力援助」。儘管如此,1970年代季辛吉(Henry Kissinger)為了推動雙方關係正常化而秘訪北京,周恩來與之第一次見面就提到了彭明敏潛逃出境可能有美方協助,而季辛吉急忙向周恩來撇清與彭的關係,並承諾只要毛澤東與尼克松(Richard Nixon)兩人能達成諒解,他可以保證美國政府不會支持台獨。
彭可能從未想過,自己會成為華府與北京在談判桌上的一個籌碼,不久之後尼克松訪華,中美簽署《上海公報》,台灣被美國「出賣」。兩岸關係的跌宕起伏,脱離不了中美關係的博弈與温度,50年後「台灣牌」的炙手可熱,反過來完全說明了中國崛起與世界秩序的變遷,台灣面對北京已經不可能再服用彭明敏1992年演講時所開的「鞋底抹油」、「走得愈遠愈好」的藥方了。當然,彭明敏與李登輝在台灣因「台獨」獲得的美名,同時也為台灣人種下了越來越迫在眉睫的認同痛苦轉折。巔峰與凋零是生命的必然,卻也是時代與歷史留給台灣的一道存亡命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