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的「三個沒想到」

撰文:泉野
出版:更新:

席捲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爆發至今,已經進入第三個年頭,回看過去兩年多各國的抗疫實踐,至少有三個「沒想到」:沒想到中國在早期可以很快穩控疫情,沒想到擁有先進醫療條件和資源的歐美等發達國家會造成百萬人死亡,沒想到作為抗疫優等生的中國會在疫情下半場遭遇巨大挑戰和輿論攻訐。

先來看第一個沒想到——沒想到中國在早期可以很快穩控疫情。雖然病毒溯源至今還未有定論,不過疫情最早在中國武漢爆發卻是不爭的事實。在疫情爆發的早期,一方面病毒是未知的,另一方面武漢地方上存在嚴重的瞞報、誤報,防疫手法上亦問題不斷,荒腔走板,暴露出極大的治理體系的漏洞和治理能力的不足。所以當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於2020年1月20日首次公開表示存在人傳人之前,病毒已經通過各種渠道在中國各地傳播了50天,公眾的憤怒與恐慌,亦以此作為起點,一步步在李文亮等事件的催化下達到沸點。

轉折和變化發生在全國一盤棋之後,也即抗疫的主導權從武漢地方轉到中央之後,中國集中力量辦大事的體制優勢顯現出來。彼時,武漢保衛戰、湖北保衛戰很快打響,在來自四面八方的緊急支援下,武漢在封城76天之後,實現徹底解封,併成為人們口中「中國最安全的地方」。中國各地的防疫,亦隨着武漢保衛戰的告捷進入平穩可控。

再來看第二個沒想到——沒想到擁有先進醫療條件和資源的歐美等發達國家會造成百萬人死亡。疫情最初在武漢爆發後,來自外部世界的質疑和批評蜂擁而至,甚至不乏對中國體制的攻擊。可當疫情在中國之外的其他國家和地區爆發後,包括歐美等發達國家在內,都變得手足無措,起先批評中國封城、封區是戕害人權的國家,面對洶湧而至的疫情,亦不得不封城、封國。

據世界衛生組織最新數據顯示,截至3月31日,全球累計新冠疫情死亡病例已超過610萬例。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發布的新冠疫情統計數據顯示,截至3月22日,美國累計新冠確診病例超過7,978萬例,死亡病例超過97萬例,是全球新冠肺炎感染和死亡人數最多的國家。

美國疫情雖然造成近百萬人死亡,面對中國的防疫舉措,仍不斷提出批評。圖為疫情爆發早期休斯頓地區的一家醫院內。(AP)

最後是第三個沒想到——沒想到作為抗疫優等生的中國會在疫情下半場遭遇巨大挑戰和輿論攻訐。疫情爆發以來,中國基於「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執政理念,始終堅持「動態清零」的防疫政策,這樣的防疫政策,在疫情初期是獲得肯定的,中共的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以及民眾對執政者的認同感和滿意度,也因此獲得實質提升。可當不少國家經過一番努力,無法做到「動態清零」進而被迫「與病毒共存」之後,中國嚴格的防疫政策,面對民眾的疲憊感和愈發嚴峻的經濟民生壓力,開始面臨巨大挑戰。

這就導致出現了頗為魔幻現實主義的一幕:作為抗疫優等生的中國,過去兩年多時間最大限度保障了人民的生命和健康,卻也不得不在新一輪疫情爆發後承受來自外部世界的猛烈的批評和來自內部民眾的抱怨、不滿。反倒是「與病毒共存」的歐美國家,造成了幾十萬人死亡,卻成了不少人頂禮膜拜的「抗疫楷模。」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教授、前海國際事務研究院院長鄭永年就此表示,從本質上來看,用意識形態來解釋抗疫這樣一件本應從科學角度出發的事,就很容易變成「自以為的道德」,形成「雙標」——西方人死於疫情是「死得其所」,而中國人的健康生活反而沒了道理,這無論從哪個角度來說都是說不通的。

這場百年不遇的疫情是各國共同面臨的危機,經由兩年多的抗疫實踐,以上「三個沒想到」變成了現實,一些自以為是的迷思與偏見也理應被打破,比如以二元對立的思維將防疫定為「民主的」和「專制的」,用意識形態壓倒原本該有的科學理性判斷。要知道,在重大的疫情面前,沒有人是一座孤島,人類真正的敵人是病毒,而不是同樣遭受疫情不同程度衝擊的彼此。如果人類命運共同體在百年不遇的疫情面前,還無法達成基本共識,那將永遠是一個無法企及的烏托邦。

美國總統拜登上台後不久,即將21世紀定義為民主與專制的較量。這樣的二元對立,在疫情中體現得尤為明顯。(AP)

現在人們無法預料疫情將如何結束,就像我們沒想到作為優等生的中國會在抗疫中期遭遇巨大挑戰一樣。但至少可以明確的是,躺平式的「與病毒共存」絕不該是這場疫情的終局。因為「與病毒共存」是從一開始就註定的,人類歷次遭遇的瘟疫,很難說是人類真正戰勝了病毒,或是消滅了病毒,而只是病毒暫時的「退場」。但同樣是「與病毒共存」,在「共存」之上,各國可以做的還有很多。

法國作家加繆在《鼠疫》的最後一章節中寫道,鼠疫悄然離去,整個城市沉浸在歡樂的氣氛中,慶祝這場鬥爭的勝利。不過加繆並沒有滿足於此,而是選擇給後來的人們敲響警鐘——「翻閲醫書便可知道,鼠疫桿菌不會滅絕,也永遠不會消亡,這種桿菌能在傢俱和內衣被褥中休眠幾十年,在房間、地窖、箱子、手帕或廢紙裏耐心等待,也許會等到那麼一天,鼠疫再次喚醒鼠群,將其大批派往一座幸福的城市裏死去,給人們帶去災難和教訓。」

病毒不會滅絕、不會消亡,災難也隨時可能會到來,就像新冠病毒隨時可能再次變種一樣,只是經歷過兩年多的「與病毒鬥爭」、「與病毒共存」,我們真正吸取的教訓有多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