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戰爭隨思錄:這是中國的戰略機遇期

撰文:杭子牙
出版:更新:

中國崛起能找到各種原因,但是有一點大家普遍承認,那就是國運,當國運來的時候,擋都擋不住。以中美關係為例,千禧年初,小布殊(George Walker Bush)上任,那個時候美國已經隱約感受到中國崛起的勢頭,開始把中國從合作伙伴往競爭對手定位,小布殊在競選期間還明確提出若台海開戰會協防台灣。

以中國當時的科技與經濟發展水平,如果美國當時就開始全力遏制中國,鼓譟台獨,倒逼中國對台灣動手,然後再大規模軍事介入,進行政治外交與經濟封殺,現在中國是什麼樣子,人民生活水平是什麼樣樣子,恐怕不難想象。

但是人算不如天算,突然發生了9·11事件,美國軍事外交的所有重點都轉到了反恐戰爭,中國方面也迅速表明了對美國的同情與支持,結果在小布殊任期,中美關係不僅沒有下滑,反而成為歷史上最穩定、和諧的時期之一。中國也迎來了加入世貿後的爆炸式發展時期,經濟每年都以將近甚至超過兩位數的速度暴增,2010年總規模超過日本,開始穩居世界第二。

2008年北京舉辦奧運會,當時的口號是「北京歡迎您」,彼時的北京真是濟濟一堂,來滿了世界各大國、各國際組織的領導人,再加上導演張藝謀氣勢宏大的開閉幕式,一個開放、崛起的中國形象從此深刻烙印在了世人心中。

也正是從2008年開始,奧巴馬(Barack Obama)當選美國總統,這個時候針對中國崛起,美國精英已經開始流露出焦慮情緒。奧巴馬遂一方面安慰美國國內,說美國還要繼續領導世界,承諾若中美衝突完全有能力壓制住中國,另一方面開始推出「亞太再平衡」,把美國力量往亞太圍繞中國進行收縮,建立TPP等體系,還通過希拉里(Hillary Clinton)推行民主黨最擅長的價值觀外交。

奧巴馬的組合牌是很見成效的,但是令奧巴馬也沒想到的是他卸任後來了個特朗普(Donald Trump),特朗普上任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奧巴馬的政治遺產清除得乾乾淨淨,一點都不剩。

美國前總統特朗普既破壞了中美關係,將美國帶向與中國為敵的方向,同時也讓出了國際空間,有利於中國在國際上有所作為。(AP)

特朗普不僅不搞價值觀外交,還退出TPP,退出巴黎氣候協定,退出世衛組織,退出中導條約,退出一切他認為讓美國承擔了過多義務的國際組織。與此同時,在經濟上,他不僅把中國當成最重要的敲詐對象,還把大手伸進了加拿大、墨西哥、日本、韓國、歐洲等美國人最重要的盟友,一併敲詐。

這就把美國從原來人們認為的理想主義國家變成了一個最世俗庸俗的現實主義國家,把自己置於世界的對立面,從而給中國在國際上創造了極大的政治外交空間,再加上中國自己因為實力提升也開始在外交上更積極有為,一個強國的形象一下子就立起來了。

後期,特朗普政府也認識到了問題嚴重性,開始緩和與盟友的關係,調整外交政策,針對中國聚焦發力,另外在台灣、香港、新疆、西藏等敏感問題上不斷製造議題,蓬佩奧(Mike Pompeo)是這一政策的主要操刀手。但同樣人算不如天算,2020年,突然又來了個新冠肺炎疫情,打亂了美國的圍攻計劃。特朗普也不蠢,他將計就計,想用疫情為工具孤立圍堵中國,在2021年不斷借疫情溯源等問題向中國施壓,但是,時間已經來不及了,總統又換班了。

另外,新冠疫情給美國造成損失,可不僅是國民生命健康層面死了上百萬人的事,它還暴露了美國製度設計中的很多致命漏洞,比如聯邦體制在本土遭遇重大危機時的動員能力缺陷等,極大挫傷了美國精英的心理優勢和美國近百年來所建立的燈塔形象,其在經濟、國民生命健康、心理層面的負面影響,不亞於一場中等規模的本土戰爭。

特朗普走了,拜登(Joe Biden)來了,拜登上任後系統調整了特朗普時代的外交政策,開始修復與主要盟友的關係,他唯一沒有調整的是特朗普的對華外交政策。不僅沒有,他反而通過調整與盟友關係又回到了奧巴馬時代的套路,通過價值觀外交孤立中國。

拜登想通過價值觀外交,聯合盟友孤立中國,不過俄烏戰爭給他帶來新難題。(美聯社)

在拜登政府努力下,過去一年,歐洲開始轉向,把中國定位為競爭對手,中歐關係開始從經濟到政治到價值觀等領域出現全面觸礁的勢頭。

在亞太,日本開始全面倒向美國,並積極幫美國在東亞、東南亞經營圍堵中國,澳洲、印度等和日美結成四國機制,連原來一向不願在中美之間站隊的韓國也開始頂不住壓力向美國傾斜。與此同時,拜登政府也開始緩和與俄羅斯的關係,試圖把外交打壓遏制的重點唯一聚焦到中國。

另外在台灣,美台、日台關係也不斷升級,台獨在以更大的力度向前掘進,蔡英文政府已經成為美國印太戰略雖不掛名,但卻實質存在的重要一員。

照這種勢頭髮展下去,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不難預測。對中國來說,被美西方全面封殺進入被孤立狀態,乃至在台海或南海爆發戰爭並導致被進一步孤立的風險,絕對不能排除,那個時候的俄羅斯能不能靠得住?

但是,就在這個時候,普京(Vladimir Putin)動手了,烏克蘭戰爭爆發,一切按美國意願按部就班的發展規劃都被打亂。美國雖然從這場戰爭中收穫了不少軍工經濟利益,但是拜登政府拉攏俄羅斯、團結歐洲等西方社會全力圍堵、孤立中國的最重要戰略訴求卻再也搞不起來了。

經此一役,俄羅斯吸引了包括美國在內的全部西方國家的主要火力,美歐與俄羅斯的關係被全面凍結,俄羅斯幾乎被美歐開除了全球經濟體系。這場戰爭打下來,不管俄羅斯能不能勝利,歐俄矛盾、美俄矛盾都很難修復,至少在未來10到20年內,俄羅斯經濟會一塌糊塗,會陷入自二戰以來最嚴重的孤立,進一步加深其對中國的經濟與外交依賴。

因為俄烏戰爭美歐開始聯合圍剿俄羅斯,俄羅斯總統普京將如何應對這一棘手局面,維護俄羅斯的國家利益,值得觀察。(美聯社)

同時,迫於俄羅斯產生的軍事壓力,美國也開始頻頻向中國示好,開戰以來,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已經兩次主動和中國外長打電話溝通烏克蘭問題,希望中國能在其間發揮建設性作用,並且在經貿、台灣等問題上,美國也開始隱蔽但卻緩慢的做出讓步調整。中國方面,近期也以適當方式做了一些積極回應,中美關係開始出現近年少有的回暖跡象。

因為中美矛盾是結構性的,而且還帶有強烈的文化、意識形態與權力衝突因素,中美關係想回到原來是不可能的,但是至少在未來5到10年之內,會迎來一個相對緩和的時期,這對中國的發展來說,是個非常難得的機會。在此期間,中國一定要把主要精力放到發展上,要抓住這個難得的機遇期儘快發展壯大自己,千萬不要瞎折騰,不要好高騖遠搞一些假大空的事情,不自廢「經濟武功」,別讓太多的非生產性運動衝擊到經濟運行,所以這次中國「兩會」的政府工作報告,看到「堅持發展為第一要務」這句話回歸,不少人其實是蠻感慨的。

當然,這裏有一個前提,就是台灣問題,未來5到10年也是中國解決台灣問題的窗口期,中美會怎樣處理這一問題,既能解決中國的核心關切,完成國家統一,同時又不讓美國太難堪,讓美國人有台階下,這特別考驗雙方的政治智慧,同時也要看蔡英文及下屆台灣政府(很可能繼續是民進黨)的造化與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