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產市場整合中各參與方的演變|安邦智庫
隨着房地產調控政策的放鬆,房地產領域風險擴散的跡象正在緩解。不過,如安邦智庫(ANBOUND)曾經指出的,目前形勢的演變意味着房地產市場仍處於一個逐漸「出清」的過程之中。在政策引導下,以兼併重組為主要方式的房地產市場整合的節奏將加快,以推動房地產市場實現「軟着陸」。在這個過程之中,市場關心的是市場以何種方式進行出清,這個過程既不能太快,以避免形成連環「爆雷」,帶來系統性的風險;也不能太慢,以避免房地產市場持續低迷影響整個經濟的恢復。
從目前恒大、融創,以及一系列中小房企處置債務危機的發展演變的過程來看,房地產市場的出清,基本上是在政府部門的主導下,通過各種國資機構,以有序「精準拆彈」的方式在進行。在這方面中央層級的監管部門主要是以政策引導為主,而地方政府則在問題房企處置中,起到主導作用,以落實風險問題的「主體責任」。但這並不等於政府會以財政資金直接接盤問題房企的資產,其更主要的角色是維持這些房企的正常運營,保障在建項目的完工,並防止出現各類債權人對房企的「擠兌」。
安邦智庫曾經提到過,未來國資房企將成為房地產領域的主角。這意味着,以央企和地方國資平台為代表的房企將扮演針對問題房企的「接盤俠」。這在當前處置問題房企的過程中已經體現出來。在政策上鼓勵房企市場化兼併的背景下,具有資金實力和開發能力的央企無疑正在發揮主導的作用。保利、華潤、中海等具有央企背景的房企,已經開始進行融資並收購一、二線城市的房地產開發項目。同時,從土地市場的情況來看,一些地方國資房企,以及更多的地方城投企業,也不得不參與進來,以幫助地方政府維持土地市場的穩定。也有一些城投企業則直接接管問題房企在當地的開發項目,以維護當地房市的穩定。另外,在保障性租賃住房和老舊小區改造日益成為地方「新基建」重要投資項目的情況下,這些承擔地方基建投資任務的城投企業,在房地產領域的介入正變得更加持久,甚至會演變為當地提供公共住房服務的主力。
對於曾經在房地產領域表現活躍的民營房企而言,在房地產市場政策調控仍然嚴格的情況下,正表現出逐漸邊緣化的傾向。一些出現債務危機的房企不得不面臨出局而被淘汰;一些「僥倖」存活下來的民營房企,在缺乏資金支持和地方政府支持的情況下,越來越難以在未來的房地產市場立足,很可能淪為為央企或廣大城投企業代建、代管的「打工人」角色。
當前,從恒大債務重組透露的情況,以及金融監管方面的動向來看,一些從事不良資產運營的國資資產管理公司,正參與到違約房企的處置過程之中。四大資管公司,本身具有處置房地產不良資產的經驗,也具有資金的優勢,未來將在恒大等規模較大的民資房企的資產處置和公司重組中,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但這些資管企業,本身並不會直接參與房地產市場的開發,更多的是以資產整合運作和投資人的身份出現在房地產市場之中。
目前房地產領域最大的資產持有者,仍是銀行等金融機構。作為銀行而言,維持房地產資產泡沫不被戳破,可以說是防範金融風險的首要任務。那麼,在房地產市場的重組過程中,仍然會作為主要的資金方,為房企併購和居民購買房屋提高金融支持。對於從事房地產領域投資的信託、理財等影子銀行機構而言,其命運和出現問題的民營房企一樣,將隨着市場的重組和出清,面臨被逐漸淘汰的結局。
從供給端來看,經過近三十年的發展,目前的房地產市場格局形成了地方政府、房地產開發企業、各類金融機構作為主要參與者的格局。地方政府作為「地主」提供土地,以民企為主的房企進行開發,金融機構提供各類融資。這種「高周轉、高槓桿」的模式帶來了快速城鎮化的結果,也推高了房地產市場泡沫。在未來房地產市場回歸居住屬性的情況下,國資機構作為公共服務提供商將成為房地產市場的主要角色。這也意味着政府在房地產開發領域的影響,將隨着「房住不炒」和共同富裕政策的演變進一步加強。
最終分析結論:
目前,房地產市場出清和整合中,各參與方的角色也變得清晰起來。而隨着房地產市場的整合,一方面在於出現違約的問題房企不得不清盤出局,另一方面,一些新的主體將成為未來房地產市場的主角,另有一些既有角色的分量會加重。整體而言,房地產市場在金融功能蛻化、不同地區需求改變和分化的情況下,正出現新的格局。
本文轉載自安邦智庫1月28日「每日金融」分析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