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菠蘿後蓮霧再被「封殺」 中秋節前夕農產品禁令看兩岸關係

撰文:荀文若
出版:更新:

中國大陸海關總署於9月19日發出通知,宣佈自9月20日起暫停台灣番荔枝(台灣稱釋迦)及蓮霧輸入中國大陸。該署動植物檢疫司表示,自2021年以來,多次從台灣輸入大陸的番荔枝和蓮霧中檢出檢疫性有害生物「大洋臀紋粉蚧」(Planococcus minor),為防範植物疫情風險,依據有關法律法規和標準,決定自2021年9月20日起暫停台灣地區番荔枝和蓮霧輸入大陸。

據台灣農委會的統計數據顯示,釋迦和蓮霧的外銷地都是以中國大陸和香港為主,會對台灣農民產生嚴重影響。此外,以往中秋節強調「團園」,兩岸時常會舉辦系列聯繫兩岸民眾情感的活動,這次禁令在中秋節前夕,可以看出兩岸關係轉變。

事實上,這項通知非中國大陸今(2021)年首次對台灣水果產品發出的禁令,早在農曆年後,大陸官方就宣佈自3月1日起暫停進口台灣菠蘿。國台辦當時還發出新聞稿表示,因多次從進口菠蘿中驗出有害生物,為從源頭防範植物疫情風險,因此採取這項正常措施。

蔡英文、高雄市長陳其邁(左)與台農委會主委陳吉仲於2021年2月28日,共同在高雄召開記者會表態支持台灣菠蘿,批評大陸停止進口台灣菠蘿不合理。(台灣總統府供圖)

當然,對於大陸官方的理由,台灣方面相關主管機關如農委會等,也拿出數據反駁;執政的民進黨則呼籲台灣社會,必須認知到中國大陸利用農產品外銷作為政治威脅的手段,同時喊話台灣民眾用行動支持台灣菠蘿,通過購買台灣菠蘿,以團結守護台灣農業。

另一方面,除了希望台灣民眾多買菠蘿協助農民共度難關外,蔡英文政府官員及各縣市地方首長爭相投入推廣菠蘿的行列;包括美國在台協會(AIT)及加拿大、日本等駐台辦事處亦以各種方式表態支持台產菠蘿。

甚至,美媒《彭博社》(Bloomberg)稍晚還報道稱,日本已成為台灣菠蘿最大的出口國。彭博社表示,這證明中國大陸事與願違、對台鳳梨禁令失效。但據此前《多維新聞》的分析與報道,在2021年前6個月,台灣菠蘿產品出口合計出口27,000噸、3,437萬美元,相較2020年跌了三成、與疫情前的2019年相比,更是跌了四成。

也因此,雖然菠蘿對日本出口增長,但總體而言,台灣菠蘿出口銷量反倒下跌。換言之,至今日本與其他地區銷量的增長,仍無法填補大陸市場的額度,而這個總量的數字,無疑是部分媒體、更不用說蔡英文政府始終不願對台灣社會「表白」之處。

如今,台灣釋迦與蓮霧又將遭遇與菠蘿相同之命運,但根據台灣農委會的統計數據顯示,光是2021年1月至8月,台灣外銷的釋迦共計15,485噸,中國大陸與香港就佔了15,427噸,是台灣釋迦最主要出口的地方;蓮霧外銷總計2,335噸,輸入大陸及香港就佔了2,326噸,佔比同樣高得嚇人。對此次禁令,蔡英文政府或許得仿效上次菠蘿的例子:推出「吃播」服務、呼籲台灣民眾幫忙購買相關農產品,會請求「理念相近」國家幫幫台灣解決燃眉之急。

+2

一切的關鍵仍在於兩岸關係之上。對北京來說,看準了自身是諸多台灣許多輸出品項的首要市場,藉此扼住台灣外銷產業的咽喉,盼蔡英文政府能夠早日改弦易轍;然而,對台灣而言,北京一次次的禁令,雖然都有科學數字佐證,但兩岸早已沒有互信,大陸不相信台灣公布的,反之亦然,反而更增添台灣社會對中國大陸的不滿,也強化蔡英文政府繼續倚美倚日的信念。

但是,受傷最深的,就是那些辛苦栽種農作物的基層農民以及無辜的水果,成為被兩岸摩擦下的犧牲者。在中秋節這個往年會有兩岸互傳祝福語的節慶的這道禁令,也應證兩岸關係緊張的現實,菠蘿、番荔枝和蓮霧後,難保不會再有其它農產品未來被「點名封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