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大「優質資產」難覓接盤買家 「大到不能倒」迫北京出手救亡?
簡言之,救不救正深陷債務危機的恒大,是擺在中國政府面前的兩難。救,怎麼救?將近2萬億負債,每個月僅到期利息就以百億計,誰有那麼多錢救?由中國政府出面找人接盤?像恒大這麼大的盤子,誰能當得起這個「接盤俠」?
而且,因為房地產市場整頓,疊加了整體經濟下行壓力,還有不時反覆的疫情,所有中國房企都在拼命去庫存、去槓桿、降低負債風險,銀行也因宏觀金融政策要求與市場風險釋放正嚴厲收緊房產信貸,誰還有能力和意願,去接別人的盤?
現在的情況和2017年另一家房產巨頭萬達甩賣資產時的情況還不一樣,那時候中國整體經濟還在相對高位運行,「房住不炒」還未完全落地執行,市場上資金還非常充裕,所以當王健林甩賣資產渡劫,富力、融創等其它房產巨頭,甚至是恒大,都搶着接盤。
現在這種境況,就算恒大願意把恒大最核心的優質資產打包甩賣,能賣給誰?
有建議說可將恒大分佈在各省的項目分開打包,由地方政府吃下消化,或各自找各省地方房企接盤。但是這個想法實在有點異想天開。很多地方財政這些年都是靠賣地維持,房地產突然緊縮,不少地方財政連財源都消失了,哪裏還有能力把恒大分包吃下消化?
至於找地各省地方的房企分包接盤更不可能。在宏觀政策環境下,連恒大這樣的頭部房產企業都搞不下去,地方上那些融資能力更差、風險承受力更弱的中小房企日子只會更難過。
而且,更關鍵的是,現在面臨負債、爆雷壓力的大型房地產企業不止恒大一家,有媒體統計,今年以來已有274家房地產公司發布破產文書,幾乎每天都有一家破產,場面已經可以用慘烈來形容,大家都在望眼欲穿渴盼救援,這時候救了恒大,其他家救還是不救?如果救,就變成了政府兜底,就失去了市場整頓的意義。
從政策權威與宏觀治理角度,儘管經濟與民生會遭遇陣痛,中國政府絕對有理由在風險可控範圍內,讓一個或一批有影響力的房企倒閉,以此警醒整個行業多年形成的操作慣例。
現在中國政府一面派工作組進入,不斷約談恒大要求履約,一方面不少地方政府發文要求停止發放恒大地產當地項目貸款,就是在進行風險隔離,以免風險擴散到社會層面與整個金融系統,這即是中國政府的無奈之舉,也說明政府已經對恒大開始做最壞準備。
但是,另一方面,就整體行業遇到的困境而言,不救好像又不行。房地產行業如果完全倒掉,日本當年的經濟悲劇就可能上演。房地產是一個上下游關聯很長的產業鏈,不僅牽扯到政府財政稅收,還牽扯到對中國政府來說更要命的金融安全、社會穩定、宏觀經濟與就業問題。
如果任由房地產企業成批倒下,財政稅收、民眾就業、經濟增長、社會穩定怎麼辦,中共最近所提出的鄉村振興、共同富裕等等這些問題,都是擺在政府面前的最現實最頭疼的問題。
僅以恒大為例,光恒大一家就有16萬人就業,16萬人就是16萬個家庭,這還不說它上下游企業關聯的企業,不說那些現在正心急如焚堵門討債的恒大理財產品投資者。盤算下來,光恒大一家,就攸關上百萬人的就業與生計問題。全行業來看,這個數字有多大?
中國政府雖然不允許公開講房地產綁架了經濟與社會運轉,事實上這種情況在中國已是事實,政府嘴上可以不說,但在實際生活與國家社會治理上,卻必須得實事求是,必須面對現實。
所以,包括恒大在內,這些中國巨無霸房企現在遇到的問題,真的是擺在政府面前的兩難。若政府完全不介入協助,接下來恐怕還會有其它類似事情發生,若政府介入兜底,又失去了整頓金融與房產市場秩序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