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美國利益撤軍阿富汗 拜登談話保證台灣「棄子」地位?

撰文:司馬台
出版:更新:

美國總統拜登周一(16日)在白宮東廂就阿富汗情勢發表談話,對美國民眾來說,拜登的決定最終讓美國退出了一場終究無法獲勝的他國內戰,符合美國利益,也確保了美國士兵就此告別無謂犧牲。唯一的問題是,拜登的「喀布爾時刻」將會造成多大的政治破壞,以及充滿價值的「美國回來了」大旗,究竟還有多少可信?

拜登的談話的中文翻譯逐字共4500多字,反覆再三被提起的是「美國利益」、「再多軍事力量都無法保證阿富汗的安全」、「美軍不能在他國內戰中無謂犧牲」、「撤軍是必要的、負責任、正確的決定」、「阿富汗政府、軍隊的無作為才是情勢惡化的主因」,強調「美國已完成進軍阿富汗目標」、「創建民主、建設阿富汗不是美國的任務」,以及承諾給予阿富汗的「美軍同路人」安全保證。談話中唯一承認的錯誤,是美國在阿富汗20年間曾犯下許多錯誤,再有的話,則是坦白高估了阿富汗政府及安全部隊的抵抗意志,塔利班再度掌握大權的時間比美國原先預期來得快。

2021年8月15日,撤離者擠滿了美國空軍C-17全球霸王III運輸機的內部,這架運輸機載着大約640名阿富汗人從阿富汗喀布爾飛往卡塔爾。(REUTERS)

在台灣,塔利班取得重大進展的這段時間以來,甚至更早之前,許多民進黨政治人物、親綠學者、名嘴即不斷的以「台灣不是阿富汗」、「台灣的存在攸關美國核心利益」,反身將持疑美論者貼上投降主義標籤。

泛綠人士所謂台灣之於美國的核心利益,不外乎民主自由以及在半導體、高科技零組件在全球高科技產業鏈的關鍵地位,甚至,連「民主堡壘」、「不沉航母」等冷戰時期的產物,都可以拿來向台灣人民說明台灣是美國核心利益的理由,甚至認為拜登不計代價、譭譽的從阿富汗撤軍,是為了抽出手來對付北京,更加證明台灣的重要性。

相較於泛綠人士貌似中立的忙着為拜登的「喀布爾時刻」找理由,《紐約時報》在拜登談話後,刊出以《阿富汗撤軍,拜登無法擺脱的失敗形象》為題的新聞分析,指拜登犯下高估阿富汗政府軍、低估塔利班、應變不夠迅速等錯誤,反而更有建設性。不過,就算如此,《紐約時報》仍然認為拜登的撤軍決定符合美國利益。

台灣行政院長蘇貞昌評論阿富汗局勢,指阿富汗情勢會這麼亂,就是因為內部自己亂,台灣只要內部不亂,就能對抗任何想侵略台灣的外來武力。(台灣行政院)

因此,從拜登的談話來審視,當拜登將美國試圖在阿富汗移植美式制度、創建民主政府的20年努力,以「非美國任務」一句話就推倒,通篇談話雖然提到人權,卻侈談民主,不知綠營人士看了有何感想?再者,以美國為首的西方民主陣營,邀請以台積電為主的半導體高科技產業聚落到美國、日本、歐洲設廠已是現在進行式,台灣離美國的核心利益只會更遠;最重要的,冷戰時期的台灣是民主陣營國家在共產陣營前沿的「不沉航母」固然沒錯,但隨着解放軍的現代化,台灣這個航母雖然不沉,但「沒法動」反成為致命缺點,面對塔利班這樣的民兵組織,拜登及美國民眾尚且禁不起超過2400名美軍的犧牲,又如何願意投入兵力到形同靶子的「不動航母」之上,更何況,兩岸之爭已是拜登避之唯恐不及、名符其實的他國內戰。

泛綠人士應該慶幸的是,拜登在談話中也強調了對「美軍同路人」的安全保證,問題在於,在「正確時刻」來臨時,美國會否犯了與「喀布爾時刻」應變不夠迅速的同樣錯誤,以及哪些人有足夠資格被視為「美軍同路人」?又或者,因為美軍不曾真正駐台,當那個時刻來臨時,台灣只會是「棄子」,「美軍同路人」連「被撤」的機會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