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城監獄裏的大佬|陳希同:改革推手涉貪落馬 拒認六四關鍵角色
作為秦城監獄裏曾經的「老住客」,北京前市委書記陳希同在保外就醫後不久,曾與友人在北京某高級飯店共進午餐,講述他在秦城的真實生活。時間是在2007年6月的一天,昔日的中國媒體《新周報》曾報道,當時陳希同精神面貌也還好,頭髮有些花白,走路需要人扶。
在座者不敢問及他在監獄裏的情況,但陳希同自己談到了一些:監獄的條件也沒有什麼不好的,能單獨做些事情。24小時受監控,但後來慢慢習慣了,在監獄,吃得沒問題,標準雖沒法跟外面比,但比老百姓要高多了。還可下棋、打網球,這是陳多年的習慣,監獄會派小戰士陪着打。
陳希同對於秦城監獄生活的自述,讓外界得以一窺中國最神秘監獄中,中共曾經叱吒風雲的高官的監獄生活的圖景。2006年5月31日起,陳希同以保外就醫的名義,獲得了有條件的假釋。保外就醫後,陳希同主要住在郊區的一個小四合院裏,經過批准可以看到一些老朋友,也有人帶信問候。從2008年開始,病情趨重,陳希同就不再見外人了,主要在家養病,有病即時到醫院就醫。但據說,陳希同在住院單上用的是化名。
陳希同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因腐敗問題落馬並判刑的中共政治局委員。他曾歷任北京市長、國務委員、中央政治局委員和中共北京市委書記。1998年2月27日,因侵吞貴重物品、腐化墮落、牟取非法利益、嚴重失職等問題被逮捕。1998年7月31日,經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審判,以貪污罪及翫忽職守罪被判處有期徒刑16年。同年8月20日,最高人民法院終審判定,駁回陳希同上訴,維持原判。
據判決書,陳希同應於2013年8月1日正式出獄。但因罹患直腸癌於2013年6月2日病逝於北京,終年83歲。
隨着時移世易以及輿論的逐漸冷卻,陳希同早已淡出公眾視野,但陳希同案當年曾轟動一時。1995年4月27日,新華社播發了一篇僅165字的消息,強烈地震動海內外:北京市常務副市長王寶森懾於反腐敗威力自斃身亡;中央政治局委員、北京市委書記陳希同引咎辭職。
陳希同事件由此拉開序幕。
陳希同1930年出生於四川省安嶽縣,1948年考入北京大學中文系,1949年加入共產黨。他的仕途從北京市西單地區街道工作組成員起步,1953年任當時北京市委第二書記劉仁的秘書。1983年陳希同任北京市長,1992年10月,當選為中央政治局委員,後任北京市委書記。
陳希同落馬之後,北京市權力系統發生地震,僅1995年,市紀委直接立案31件,涉及正局級以上幹部6人、副局級幹部10人。原北京市政府秘書長、市人大副主任、外號「鐵女人」的鐵英,原市政協副主席黃紀誠……相繼被逮捕;北京市甚至傳言說「市委大院隨時有警車進去」。而在1997年,陳希同之子陳小同因受賄罪被判處12年。
陳希同在任北京市市長期間,恰逢六四事件的發生,其在1989年六四天安門事件中的角色充滿爭議,被普遍認為是關鍵人物之一。全國電視觀眾都看到了屏幕上他與學生對話,在對話中他表示自己的子女是普通工人,自己除工資外沒有任何收入。趙紫陽曾在回憶錄《改革歷程》一書中指,1989年4月24日,常委會上把學潮定性為「有組織、有計劃、有預謀的反黨反社會主義的政治鬥爭」,並指出「李鵬、李錫銘、陳希同是領頭人」。
有研究認為,1989年6月4日,陳希同坐鎮中南海參與了對學生運動清場的指揮。1989年6月30日,陳希同以北京市長兼國務委員的名義向全國人大作了《關於制止動亂和平息反革命暴亂的情況報告》,該報告曾印發100萬份,傳達全國城鄉。但陳希同在晚年解釋稱報告是由中央委員會起草的,不是他本人起草的,中央讓他做報告,他不能不做,他說對於報告他自己「一個字也沒有參加討論,一個標點符號也沒有改」,但他稱對此報告願意承擔責任。
2012年5月,前中國農村問題研究員姚監復根據陳希同本人親述而撰寫的《陳希同親述:眾口鑠金難鑠真——保外就醫的陳希同2011-2012年談話紀錄》在香港出版,書中陳希同否認其為六四戒嚴北京總指揮。陳希同講,他不是戒嚴指揮部的正指揮,也不是鄧小平能夠在決策中起決定性作用的人,因為鄧小平有他的渠道。
此外,海外輿論場上曾一度傳言,陳希同聯合7個省委(也有說聯合了17名中委)寫聯名信給鄧小平告江澤民的狀,對陳希同晚年在其自述《眾口鑠金難成真》中曾對此進行了否認,稱自己並非政治鬥爭犧牲品,也從未聯名舉報過江澤民,「我從來沒有把江澤民當政敵,我堅決支持江澤民,尊重江澤民。」並指「造謠手段是很高明的,順着權力鬥爭手段的邏輯發展的思路編故事,令人深信不疑。」
陳希同以外,落馬的中共政治局委員級別以上官員(點擊瀏覽大圖):
他們都曾是中共政壇挺立潮頭的佼佼者,以陳希同為例,他在20世紀八九十年代的中國改革大戲中,扮演了改革者的角色。據陳希同曾經的下屬,曾任北京市經濟體制改革辦公室副主任賀陽的描述,陳希同「有激情,幹工作不惜力,雷厲風行,工作抓得狠,做事特別是對抓改革極其執著」。作為陳希同時代的官員,在賀陽所撰的《北京改革風雲》一書中,他用「對改革近乎宗教般的狂熱」描述陳希同:北京市的工作,無論哪個方面,工業、農業、商業、教育、科技,他一說,就是改革,不改革不行。只要是改革、是新生事物,他就特別有激情。
據稱,北京一些城市管理中的人性化細節,是陳希同直接從國外學來的。根據賀陽的記錄,陳希同到國外考察,發現了大城市裏機動車不許摁喇叭,感覺很有道理,回國後就要求北京市交通管理局規定今後機動車不許在城裏摁喇叭。北京市天黑後機動車在馬路上不準開大燈,只准開近光燈,也是陳希同從國外學回來的。這些城市管理方面的改革舉措,後來被中國國內其他城市學去。
在1992年9月召開的全市股份制改革試點工作會上,陳希同作了充滿激情和煽動性的講話,北京正式推進股份制改革,曾活躍於中國商界的許多企業家如柳傳志、馮侖、潘石屹、任志強等,都是股份制改革的直接參與者和受益人。據稱,陳希同不到兩個小時,就拍板確定了「首汽」的改革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