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雙減|個人成就與應試能力掛鉤 補習班「成也考試敗也考試」
對於中國數以千萬計莘莘學子而言,近幾天最大「利好」消息,莫過於「雙減」政策的公布。但對於全國各式各樣的「補習班」來說,恐怕都將迎來「滅頂之災」。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當中提出要從嚴治理、全面規範校外培訓行為。
按照教育部負責人的解釋,「雙減」工作的總體目標,一方面使學校教育教學質量和服務水平進一步提升,另一方面就是使校外培訓機構培訓行為全面規範,學科類校外培訓各種亂象基本消除,校外培訓熱度逐步降溫。
事實上,學生之所以追捧校外培訓,實際上與中國現今教育制度有密切關係。學生為獲得更好的應試能力,結果被校外培訓機構得以「利用」。
中國學生一般在求學階段,都必須面臨兩場重要考試。初中升讀高中需要參加「初級中等教育畢業考試」(中考),高中後要升讀大學則要參加「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高考)。這兩場全國性考試都是選拔性,雖然落榜後仍能有其他出路,但絕大部分學生都會竭盡全力應試,務求能夠升讀心儀學校。
應試能力在中國現今教育制度中佔據相當重要的地位,是補習班的根本存在意義。以中國最大規模英語培訓公司「新東方」為例,其有面向不同類型學生提供各種「中考培訓班」。參照官方網站上的介紹,最高索價達8699元(人民幣.下同)的「中考英語暑假志高班」,教學目標是「對知識點達到靈活運用級別」、「優化學習習慣」、「教授正確的學習方法」,課程簡介則稱是「讓學員對所學的學科知識達到高級理解和中級運用的級別」、「幫助學員提升學習效率」。換言之,這個補習班是要讓學生掌握高階應試技巧。
然而,情況失控後,此種專門以應試為導向的校外培訓,就成為了學生的課外負擔、家庭的經濟負擔,甚至擾亂學校正常的教育教學秩序。教育部負責人在答問《雙減意見》時稱,目前全國面向中小學生的校外培訓機構數量十分巨大,已基本與學校數量持平,但魚龍混雜、良莠不齊,「如果任其發展,將形成國家教育體系之外的另一個教育體系」。他更表示,校外培訓被資本裹挾狀況嚴重,大量資本湧入後爆發「燒錢」大戰,廣告鋪天蓋地,在全社會進行「狂轟濫炸」式營銷,「各種販賣焦慮式的過度宣傳,違背了教育公益屬性,破壞了教育正常生態」。
當中有一點要留意,坊間有意見認為中國現今教育制度有過度向「應試教育」傾斜的問題,危害學生身心健康。考試成績是唯一評判個人成就的標準,學生在考試以外的其他成就、才能被抹殺,亦剝奪其獨特個性。家長會為了讓子女在考試中成功,花費大量金錢和時間讓子女報讀補習班,休息及參與課外活動的時間被壓縮。但中國現今教育制度的存在實有其必要性,並且符合國情。中考、高考等選拔性考試,對於學生未來升讀後的學術表現有正相關關係,而且學校在錄取學生時,亦能有更客觀及公平的參考。只要考試成績優秀,窮苦家庭出身的學生也可以考入北大、清華等一流高校。一旦取消,優質教育資源將完全成為權貴尊享。
再回看《雙減意見》,其工作目標是「學校教育教學質量和服務水平進一步提升,作業布置更加科學合理,學校課後服務基本滿足學生需要,學生學習更好回歸校園,校外培訓機構培訓行為全面規範」。先不論要從嚴治理補習班,《雙減意見》本身就有對作業總量、時長有細緻明確的規定,亦有提出要提升學校課後服務水平、大力提升教育教學質量,確保學生在校內學足學好。其中就有要求降低考試壓力,改進考試方法,不得有提前結課備考、違規統考、考題超標、考試排名等行為,且考試成績呈現要實行等級制,堅決克服「唯分數」傾向。據教育部負責人指出,提高學校教育質量是要緩解社會焦慮,降低家長送孩子參加校外培訓的衝動。
為使「雙減」能夠落實執行,《雙減意見》更直接表明各省區市黨委和政府要把「雙減」工作作為重大民生工程,要建立專門工作機構,明確專項治理行動的路線圖、時間表和責任人,對違法違規行為依法依規嚴懲重罰。
中國以「雙減」的方式推進教育改革,正如人民日報海外版的評論所指,一時之間可能會引發一些家長的不理解甚至更大的焦慮,但久而久之後社會預期就會有所改變,被畸形教育市場激發的焦慮心態會得到緩解,「說到底,義務教育均等化不是平均化,而是讓每個學生都能為接下來的人生打下較為均衡的基礎。在這個基礎上,再充分釋放個人的稟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