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馬拉松|一亂就收、一收就死 21人慘死後千億產業岌岌可危?
在甘肅省白銀市景泰縣黃河石林舉辦的百公里越野馬拉松,因遭遇極端天氣,造成21人不幸遇難的悲劇。這21名遇難選手包括了國內越野跑頂尖選手、年僅31歲的梁晶以及殘奧會冠軍黃關軍等,堪稱中國國內越野馬拉松最大事故。事件也引發了中國社會對於馬拉松賽事大躍進,以及相關賽事規範性的反思。
據悉,自2018年創辦以來,黃河石林山地馬拉松百公里越野賽已連續舉辦四屆。2018首屆黃河石林馬拉松賽事獲得了中國田協「銅牌賽事」和特色賽事「自然生態」兩個獎項。今年的比賽設有5公里健康跑、21公里越野賽、100公里越野賽三個項目。原本應該更加成熟的賽事,卻因為組織保障不力,安全風險評估不足,在遭遇極端天氣後釀成巨大悲劇。
事件發生後,各方開始反思。中紀委網站點評了「甘肅百公里越野賽21人遇難」,表示一些賽事往往只盯着經濟效益,不願意在服務和安全上多投入,有的承辦企業根本不具備組織高風險體育賽事的資格和能力,只重視設置高額獎金等獎項吸引選手參賽,急功近利,極易導致發生安全事故。
舉辦馬拉松賽事,亦可視為打造一條完整的產業鏈:賽事會直接帶來現金收益,比如贊助商投資、報名費等收入;基於比賽能產生物業收益,如場館租賃和酒店住宿等載體經濟;出售賽事轉播權,可以獲得媒體收益;訓練服務、運動裝備等還能帶動廣義的體育產業經濟。這還沒有把賽事給舉辦地帶來的關注與流量計算在內。
除了可以從單場賽事明確計算出來的收益外,衍生的運動器械、訓練服務等收益可能是更大的蛋糕。2019年年初,國家體育總局等十部委發佈的《馬拉松運動產業發展規劃》,對2020年中國馬拉松運動產業規模給出的數字是1,200億元人民幣,800人以上規模的全國性馬拉松賽事場次達到1,900場,相比5年前數量增長超過30倍。
賽事數量的「井噴」也帶來了不少問題,比如賽事組織、安全保障等存在不規範,民間亦有不少聲音認為近幾年的馬拉松賽熱潮該降降温了。有資深跑友甚至指出,黃河石林越野馬拉松悲劇的發生「是遲早的事兒」,如果不進行規範和整治,即便沒有發生黃河石林的悲劇,也必然在其他賽事中發生。
甘肅黃河石林百公里越野賽,選手因遭遇極端天氣失温⇩
從此次巨大悲劇事件的各種綜合信息分析,無論是賽事組織方,還是參賽的選手,在事前對於路徑沿途站點設置、物資準備、氣候變化判斷方面都是存在問題的。這是顯而易見的。
在事故發生後,國家體育總局連夜召開經濟會議,主題即「加強賽事安全管理工作」。中國國家體育總局局長苟仲文承認體育賽事籌辦主體多,但安全管理能力參差不齊,極端天氣等不可控因素進一步加大風險,要求各部門各單位要負起責任,為重大賽事制定安全工作方案和應急預案,建立「熔斷機制」。可謂必要的亡羊補牢之舉。
應急管理部也在事件發生後作出回應。5月 24 日,應急管理部黨委書記、部長黃明主持召開部黨委會和部務會。黃明強調,要督促有關方面深刻吸取此次越野賽事件教訓,切實強化底線思維,進一步加強體育賽事和重大活動安全管理。
甘肅官方在24日晚召開會議「傳達了中共高層指示」,據稱,國家主席習近平和總理李克強均對事故救援救治和善後工作提出要求。同日,甘肅白銀越野賽事故成立聯合調查組,邀請國家體育總局和國家氣象局專家參與調查。
普遍認為甘肅黃河石林越野馬拉松悲劇之後,中國馬拉松賽事大躍進將進入新的階段,未來官方對於相關賽事也將進行更嚴格的管控,尤其是賽事舉辦方的資格審查,參賽者的比賽經驗、資歷、證書、野外生存知識、救援裝備審核等。
受此次公共安全事件影響,國內馬拉松、越野跑賽事大面積暫停、延期或取消,已經成為現實。據不完全統計,在事件發生後,被地方體育主管部門或賽事組委會叫停的馬拉松或越野跑賽事已經多達幾十場。這些原本在計劃之列的賽事或延期,或暫停,或直接取消。這也引發了一些業內人士的擔憂,有分析指出,包括越野賽在內的各種馬拉松賽事,也確實到了該降規範的時候了,但不能矯枉過正,一刀切的叫停相關賽事。
有觀點認為,對於上述公共安全事件的處理方式,應該是:對受害者進行公平的經濟補償;對事件的真相進行公開的調查;對事件的責任人進行不超出常理的問責;核心是總結經驗教訓形成制度性的規範,防止類似問題再次發生。甘肅黃河石林越野馬拉松悲劇事件,應該成為相關賽事走向更規範、更安全、更有序發展的轉折點。
回歸歷史,因為發生了數起學生春遊傷亡事故,全國一片民憤,中國延續了數十年的學校在春天組織學生春遊的活動,因為害怕發生學生傷害事件而徹底終結。一些中小學校,在安全「高壓線」面前,「怕出事、怕糾紛」,紛紛取消集體春遊,甚至縮減課外活動,把學生「圈養」起來。前車之鑑,有觀點指出,希望不要因為甘肅越野馬拉松的悲劇事件成為「緊箍咒」,導致中國馬拉松賽事,特別是户外越野賽事等探險運動式微、甚至「熔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