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疫情.記者觀察︱「應自動自發封城」 大陸模式終在台崛起?

撰文:伍逸豪
出版:更新:

台灣新冠肺炎疫情急轉直下,從180、206到333,已經連續三天出現三位數本土確診案例,單日確診人數逼近2003年沙士(SARS)確診案例的346名總和,令台灣特別是台北地區的民眾進入「戰時狀態」。
儘管目前台灣官方宣布的三級警戒,尚未要求停班停課,更未要求「封城」,但台灣民眾的自覺應對,在全球疫情爆發一年半之後,真確感受到疫情對於切身的迫近與威脅。

這三天以來,台北街頭的人潮稀稀落落,與快篩站湧現的排隊人潮形成強烈的對比,説明人心惶惶的真實寫照。回溯個人足跡是否與確診者重疊的手機APP,以及快速進行實聯制登記的「台北通TaipeiPASS」,下載量都在創新高。台北市長柯文哲一席「相信國人素質,這段期間待在家中,出門戴口罩,不要在外飲食、減少互相感染機會,國人就能一同度過難關」的發言,後來他更進一步主張,一些社區感染達到10%者,「應進行自動自發封城」,無疑是鼓勵民眾「自覺封城」的宣言。

在台灣官方未宣佈封城的情況下,台北市長柯文哲表示,某些地區社區感染達到10%,應進行自動自發封城,也呼籲除了提供民生必需品的場館外,其他暫停營業。(台北市政府供圖)

除此之外,由於近日確診者激增,大部分屬於輕微症狀,加上台北區醫院負壓病牀吃緊,台灣政府呼籲在家不要離開並等候通知,也是一種將家户視為「方艙」的概念。在疫苗不足、醫護人力緊張、資源高強度壓縮的情況下,各種緊急情況讓社會充斥高度緊張的氛圍。

事實上,台灣官方與民眾在此波疫情「逆襲」下的做法與思維,包括實名制、實聯制、輕症與重症分流、不出門減少人為流動等等,都能看到去年初疫情在中國大陸蔓延開來的場景。舉凡大陸官方興建「方艙醫院」、封省封城、推出「健康碼」等作為,現在都可以在現時台灣身上看到影子。

是否效法中國大陸設立「方艙醫院」,進行輕症與重症的分流,成為台灣熱議的話題之一。圖為吉林通化方艙康復醫院。(新華社)

然而,當時大陸疫情爆發之後的種種官方防疫動作,在台灣都備受質疑與嘲諷。例如有所謂的「封城無效論」、「放任民眾自生自滅」、「專制不人道」云云;也有針對「方艙醫院」,指該做法是「面子工程」、「精神勝利法」;至於「健康碼」的推行,則被視為是政府「監控」人民的「證據」等等。

如今台灣面臨相當嚴峻的疫情衝擊,許多防疫與公衞專家紛紛提出建言,最大的共識就是防堵與避免跨區移動,並擴大全台篩檢。又或是如同新北市長侯友宜鬆口,新北市府將朝蓋方艙醫院的方向進行。也有愈來愈多的民眾呼聲,希望政府考量加大廣篩的範圍與普及。這些迫在眉睫的防疫方案,只是沒有冠上「中國方案」之名,但在全球的抗疫經驗中,已被認為是其中一種實際可行的防疫做法。

因應疫情快速蔓延,台北市政府在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新設置户外採檢亭。(台北市政府供圖)

接下來台灣將面臨更大的疫情挑戰,既然民間已經自信喊話「看好了世界,台灣人只示範一次,在兩周內解除三級!」,相信台灣政府從中央到地方,也會陸續推出更具體且細緻的防疫政策。回歸就科學論科學,或許是台灣這波排山倒海疫情的一帖思想處方,畢竟在病毒眼中,並不會區分誰是民主、誰又是專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