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活春宮」再登新聞頭條 台灣社會仍然「十分保守」?
台灣中央大學學生在該校女廁發生「貼窗嘿咻」事件,當地時間5月3日遭曝光後,受到媒體與輿論的高度關切,甚至在各大媒體的熱搜榜上,相關新聞的點閲都能名列三甲,可謂是攪動了一池春水。
但在眾人獵奇之餘,卻很少有人省思,為何這樣的社會現象能夠穩坐媒體流量前列?本質上,這次事件不過是一起學生情侶(或「砲友」)只重發泄性慾,而未注意到可能影響到他人觀感的「小事」,更該被檢討了,或許是目擊者及拍攝流傳者,但這樣的消息,每每在台灣發生時都能躍上新聞最熱點(2008年永平餐飲科學生性愛影片流傳事件、2010年新光三越高中生樓梯間性愛被拍,都曾被媒體大幅報道;2021年3月,台南一中的「四腳獸」案也是如此,如此案例多不勝數)。
這些熱潮現象屢屢發生,需要幾個關鍵元素的配合,包含「特定身分的人」(學生)與「公開場所」(學校、公廁、百貨公司),再加上「影片流傳」,如此元素加總,幾已成為媒體流量的保證,也必能成為社會焦點。
這樣的「流量組合」能夠奏效,其實從社會價值的面向來看,也是反映台灣社會對於性教育心態的偏差,導致「學生性愛」宛若是誘人的禁地,這樣的觀點,其實預設了「學生不應該發生性愛」,或者是「學生不應該知道性愛」。在這樣的觀念下,學生間的情慾流動,往往被視為對當事人道德指責的武器,因為這樣不符合社會對「學生」身份的想像,甚至連「性教育」,都變成一片禁忌森林。
社會主流輿論意見的另一面,則與此截然相反。事實上,根據保險套品牌岡本(OKAMOTO)2019年針對1,645位台灣大學生所做的統計調查,發現46.5%大學生已有性經驗,甚至有 36.36%受訪者在15歲以下曾有過性經驗,顯然學生羣體在性方面已經更加開放。
但是,一旦又爆發學生性愛事件,往往仍能瞬間滿足台灣社會的對指責脱軌的喜好與獵奇,不意外也能帶起媒體熱潮,大家一窩蜂去關注一件會被「主流輿論指責」的事情,進而使得當事學校與當事人受到極大壓力,當事學生必須承受「不檢點」、「讓家人蒙羞」的指責、當事學校也往往覺得被「玷污了校譽」,學生團體如學生會還會出來「切割」、「斥責」。
從社會價值的角度來説,如果顧及到目前台灣的「政治正確」,是奉所謂「進步價值」為圭臬來看,學生情慾流動竟屢遭放大鏡檢視,就顯得相當諷刺了,甚至還會凸顯「政治正確」與「社會主流價值」之間的扞格。
由此看來,台灣社會實際上仍十分保守,彷彿還處在孫中山「學生、軍人、公務員是沒有自由」的思想年代,單就學生性愛話題不斷被社會關切、熱追來看,台灣無疑仍是個心態保守的社會。
就此來看,類似「學生窗邊嘿咻」的事件,過往是台灣社會焦點、現在仍是、未來也不會退場,除非台灣社會的主流價值有所變革、能真正打破保守父權至上的桎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