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持續釋放穩外資信號

剛剛結束的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上,21個國家和地區共86位跨國企業代表出席,比去年(2024)多了3個,其中美國企業數量最多,佔比約三分之一。按照媒體此前披露,論壇結束後四天,也就是3月28日,習近平將與部分外企高管會面,預計會有20多名商界領袖出席。
目前中國官方尚未披露相關訊息,不過從以往慣例來看,會面料將很快進行。2024年中國發展高層論壇結束之後,習近平在3月27日會見了美國工商界和戰略學術界代表,因當時坊間盛傳「中國崩潰論」以及「中國經濟見頂論」,習近平藉由會面指出,中國的發展歷經各種困難挑戰才走到今天,過去沒有因為「中國崩潰論」而崩潰,現在也不會因為「中國見頂論」而見頂。
時隔一年之後,雖然外界對中國如何保持持續增長,如何提振信心促進消費各有擔憂和說法,但中國崩潰論以及中國見頂論的聲音已然不再。再加上特朗普開啟第二任期帶來的巨大不確定性,以及以DeepSeek為代表的硬核科技在年初的大爆發,讓各方開始調整對中國經濟的預期。
德意志銀行研報《中國吃掉全球:中國的「斯普特尼克時刻」》認為,2025年是中國超越其他國家的一年,代表事件是全球首款第六代戰鬥機的試飛和低成本人工智能系統DeepSeek;高盛研報《啟航2025:在中國股市中斬獲超額收益》提出2025年要超配A股和港股,預計MSCI中國和滬深300指數全年上漲20%;摩根士丹利的研報《DeepSeek點燃市場,全球投資者重估中國科技股價值》稱,DeepSeek橫空出世讓投資者意識到,AI的應用可能並不需要大規模投資……
開年以來,人工智能、機器人等科技發展推動市場風險偏好的明顯抬升,但表徵傳統經濟基本面的數據依然偏弱,中國也面臨着穩外資的切實壓力。商務部公布的數據顯示,中國 2024年實際使用外資(FDI)金額為人民幣8262.5億元,年減27.1%;2024年新設立外商投資企業5萬9080家,年增9.9%。今年前兩個月的實際使用外資金額為1712.1億元人民幣,按年下降20.4%,其中1月實際使用外資金額按年下降13.4%。
2月10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2025年穩外資行動方案》(以下簡稱《行動方案》),《行動方案》提出,擴大電信、醫療、教育等領域的開放試點,推動國家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工作提速加力,進一步壓減市場準入負面清單事項,在自貿試驗區持續擴大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制度型開放。此外,在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開展外商投資促進工作以及解決外資企業關切的問題等方面給出具體行動方案。國務院總理李強在國務院常務會議上說,外資企業在吸納就業、穩定出口、促進產業升級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要拿出更多務實管用舉措穩存量、擴增量。
在中國發展高層論壇閉幕後,中國釋放了美國企業調查公司美思明智集團的五名員工,此舉也被認為是穩外資的信號。2023年3月,中國突擊搜查美思明智北京辦事處,關閉了公司業務,並拘留了五名中國籍員工,此舉也引發在華外國投資者的恐慌。美思明智的總部設在紐約,在世界各地設有辦事處,專門從事客戶公司投資決策前的盡職調查工作,包括背景調查、資產追蹤、欺詐和腐敗調查。當時北京辦事處被搜查的原因是,「未依法報經批准取得涉外統計調查資格,違法從事涉外統計調查活動」。
緊隨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之後召開的博鰲亞洲論壇上,穩外資再次成為焦點。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學術顧問、重慶市前市長黃奇帆就表示,外資在中國既為內循環出力,又為內外雙循環起到橋樑鏈接的作用。對各種數據信手拈來的黃奇帆提供了一組數據——根據去年數據統計,外資企業佔中國就業7%,但是外資企業佔中國製造業企業的稅收15%,說明外資企業效率是比較高的,稅收貢獻了15%,外資企業佔中國製造業出口的30%,外資企業佔中國高技術、裝備密集、知識密集、技術密集的產品出口的50%。
從中國發展高層論壇到博鰲亞洲論壇,從穩外資行動方案到釋放外企員工,中國釋放的信號再明確不過,那就是將外資當做推動中國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力量,外國資本與國有資本、民營資本一樣,都是社會主義資本,他們以各自方式增進公共福祉,發展社會主義生產力。此外,不管國際風雲如何變幻,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閉,反而會通過單邊開放、制度性開放等方式不斷吸引投資者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