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2021|北京80後爸爸談延遲退休:對養老難題幫助不大

撰文:張育銘
出版:更新:

睡到自然醒,遠離996、通勤趕地鐵、最後一分鐘打卡,甚至連今天是周幾都忘記了,這樣的退休生活一向是現代都市人心目中那塊「可遇不可求」的樂園,而提早退休更是許多人實現財富自由後第一件要做的事。不過近來外界關於延遲退休的討論可能讓這樣的夢想變得越來越難實現。
近期中國即將迎來2021年的全國人大、政協兩會,而外界認為此次兩會可能推出關於延遲退休的政策和改革方案,以便因應中國社會走向高齡化社會所帶來的養老難題。對此,香港01採訪在北京結婚生子的小凱,詢問他對於延遲退休和兩岸因應養老難題的看法。

香港01:能請你簡單介紹一下自己的背景嗎?

小凱:我是80後,大約是在2018年年初來到北京工作,我在2018年和北京太太結婚,而我們的女兒則在2020年出生,由於在北京定居,所以對於大陸的社會問題會比較有切身的觀察和感受。例如以退休這個議題來說,我的岳母前兩年退休,所以目前可以在家幫我們帶小孩,很大程度上解決育兒難題。

香港01:你認為延遲退休能緩解養老難題嗎?

小凱:養老難題是一個集國家政策、個人和家庭的綜合性社會難題,不過每個家庭的情況和經濟條件又不一樣,因此很難抽象地去討論,而政府能做到的只是透過政策儘可能讓養老問題遭遇到的阻力較小。台灣政府近期一直在推動的長照2.0就是希望能從政府的角度,制定體制和政策,協助每個家庭去進行家中老者的照護。而如果只從延遲退休這個單一政策來說,對於養老難題的幫助其實不大。

香港01:台灣有經歷這類的社會議題嗎? 這個經驗能否做為大陸即將開展延遲退休的參考呢?

小凱:以台灣經驗來說,延遲退休主要是考量社會勞動力以及退休金發放的問題,而台灣在延遲退休方面有從2013年開始進行的「85制」(工作年資加年齡達85則可申請退休;例如55歲工作30年即可退休)改成「90制」,但這主要針對公務人員,一般勞工退休年齡是60歲,此外在2018年推動年金改革,但後者引發很大的社會反彈。

對比之下,大陸的法定退休年齡是男性60歲、女幹部55歲、女職工50歲。而大陸社保的部分,我沒有過多研究,但我猜目前打算立法通過延遲退休的主要考量應該還是基於經費的問題。而延遲退休是緩解問題的一方面,但另一方面更重要的其實是社保基金如何才能永續的問題,而這筆賬顯然需要各地政府好好算一下。

香港01:你覺得延遲退休會帶來怎樣的社會影響呢?

小凱:實際上,依照大陸社會的發展,長照議題和育兒議題也有聯動的層面。我們都知道農村的留守兒童是一個不好的現象,也可能成為未來社會發展的不定時炸彈,因此如何避免它的發生不僅是教育問題,也是社會問題。就我自己在北京的觀察來看,在都市化進程的發展下,都市青年新手父母很大程度上得仰賴家中的老人來協助帶娃。而大陸退休的時程設定較歐美國家早,因此對個人來說,在有父母輩的協助下,生育的意願會比較高,但這樣的優勢可能會被高房價和高教育經費給抵消,這得看每個家庭的狀況和條件而定。但我相信一旦延遲的話,可能會打消更多家庭的生育意願。

香港01:你個人對延遲退休是支持還是反對的呢?

小凱:前面提到延遲退休主要是因應養老退休金的支付問題,但我認為重點是大陸社保基金如何才能永續的問題。而延遲退休的社會代價除了可能影響生育率之外,此外還會影響年輕人的就業率。而從整體社會的發展來看,這當然是一個不好的現象。此外,我認為大陸目前的退休制度和年齡,似乎是見證中國「社會主義的制度優越性」,而如果一味地向歐美先進國家學習,反而不見得符合人民的福祉。所以我個人不是那麼支持延遲退休,不過如果各地區的財務出問題了,那每個人當然也得「共體時艱」,但我可能傾向正常退休,但少領退休金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