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母攻略】殲31究竟上不上艦? 中國艦載機新戰力正低調磨劍
近期中國航空研究院發布新一代戰鬥機要於2021年首飛的消息,一度引起網民驚歎;而殲-31「鶻鷹」戰機是否要登上003航母的揣測,也惹動輿論揣測。
目前,美國下一代海軍艦載機「F/A-XX」計劃正在加快研發,使得中國軍迷也頗關注中國的艦載機究竟有無更多新動向:殲-31是否上艦、殲-15又會如何改進或擔負戰備多少年等等。
畢竟中國軍事向來是低調,往往十年磨劍磨得鋒利後才驚天出鞘,平日根本不會透露太多訊息。
儘管解放軍當前的艦載機主力只有「飛鯊」殲-15戰鬥機,以及擔負預警與反潛任務的直18,殲-15亦無能與美軍F-35匹敵的隱身功能,不過解放軍改良與研發艦載機的步伐仍不容小覷。畢竟早在取得航母的幾十年前,中國便開始發掘艦載機的戰鬥潛力。
如當1922年世界第一艘航空母艦—日軍鳳翔號入列後,奉系將領沈鴻烈即刻著手仿效,將舊商船「祥利」號改裝為軍艦「鎮海」號。接着1926年東北海軍又於鎮海艦上加裝起重機,藉以吊掛從法國買來的FBA 19水上飛機,令毫無跑道的鎮海艦成了最陽春的另類航母,威力瞬即提升不少。
儘管鎮海艦的戰力僅於北伐戰爭中略有發揮,1937年11月時便在青島自沉以阻攔侵華日軍,但這不能不說是彼時貧弱的中國想擁有與使用航母的嘗試。只可惜國共內戰導致不少海軍艦艇隨國民黨撤往台澎地區,還有中共為了經濟建設暫且無力建設大規模的先進艦隊、更遑論技術要求與花費更高的航母,使得中國操作艦載機的經驗一時中斷了許久。
然而隨着東風-5型洲際導彈的研製成功,解放軍必須向南太平洋試射,試射後的導彈數據艙又得打撈上來,因此打造涵蓋艦載機項目的護航與打撈艦船「718工程」勢在必行。由於工業基礎與科研水平與國外差距較大,自研的直-7未能有所進展,故中國決定於1975年自法國購入14架「超黃蜂」直升機(SA 321 Super Frelon)作為艦載機。接着在1979年12月30日,北海艦隊航空兵郭文才、于志剛、陳金龍分別駕駛三架「超黃蜂」直升機,成功於上海長江口著艦,象徵解放軍首支艦載機部隊的誕生。雖然這並非固定翼飛機,且部署的時間也比外國落後多年,但終究象徵中國海軍邁向深藍的重要一步:從此以後海軍航空兵可以不再依託岸基機場、擴展作戰半徑了。
接著在1980年5月東風-5型導彈試射後,成軍不到5個月的四支艦載直升機組便隨艦隊遠赴南太平洋,郭文才機組在能見度不足1公里的惡劣氣象下,以5分20秒的時間迅速將導彈數據艙打撈上來。這項成功經驗令中國見識到艦載機的優勢,遂積極試圖國產化。雖然稍後為了提振經濟生產而暫時縮減軍隊建設,使仿製計劃直到1984年才重啟,但中國仍於1989年成功生產國產型直-8直升機。此外,1980年中國又另外自法國引入「海豚」直升機(SA 365 N Dauphin),並以之為基礎仿製為「直-9」。爾後隨着中國工藝的提高,直-8與直-9陸續改良出許多型號,這既填補了中國直升機研製水平的落後,更鍛鍊了操縱艦載機的技術,有效提升中國海軍航空兵在預警、搜救、反潛與反艦的空白。
不過艦載機的強悍若要全力施展,終歸不能只仰賴直升機,因此當中國買下烏克蘭的舊航母「瓦良格」號後,配套的艦載機項目亦在悄悄進行。只是艦載戰鬥機的研製技術與直升機大相逕庭,其氣動、座艙、結構、起落架、發動機、電子設備等部件完全得重新設計,連航母上的攔阻索也得自力更生研發。雖然中國亦自烏克蘭購得一架蘇-33艦載重型戰鬥機的原型機T-10K-3,但該機畢竟與定型的蘇-33有落差,因此中國無法依樣畫葫蘆地參照,更多的是依靠仿製蘇-27成殲-11的經驗積累埋首研究。而這最終的成果,便是「飛鯊」殲-15的凌空現世。
由於艦載機的起飛距離比陸基飛機短,但航程與推力得更遠更大,因此重量與燃油量都更多,殲-15遂與殲-11有極大差異。最顯著的不同,便是殲-15多了一對上偏的鴨翼,這可用來補充升力,還能減去平尾的下偏量,藉以發揮艦載機短距起降的最重要性能。此外,殲-15總設計師孫聰強調殲-15得在大氣擾流的處境下,以約每秒60米的相對速度精準著艦,因此穩定性控制的要求更高。
孫聰同時還身兼殲-31「鶻鷹」總設計師的要職,他表示不僅期望「鶻鷹」戰機未來能與殲-20高低搭配,更盼望能將之改進為新一代艦載機。儘管殲-31至今尚未正式定型與量產,解放軍僅能先通過殲-15繼續拓展艦載機的各種性能,譬如換裝有源相控陣雷達,或是改製成能掛載反輻射導彈與電子吊艙的電子戰飛機等等。所以倘使日後孫聰的心願成真,那麼必是讓中國航母更如虎添翼。
另外,中國學者還於2014年以美軍EA-18G電子戰飛機與「俄羅斯Su-33艦載機可能的衍生型艦載電子戰飛機」來對比,得出兩者被X波段雷達發現的距離差距,從而建議得對現役艦載電子戰飛機的雷達罩、座艙蓋、邊條翼、反輻射導彈、空空導彈、電子吊艙等部位塗上隱身塗層,機頭與進氣道最好也得進行隱身化設計,如此方能克服雷達散射截面(RCS)性能不如美軍的弱點。其實明眼人一看即知這指的是殲-15電子戰型號,而從中也能看出解放軍對殲-15的寄望,絕不似某些網民所謠傳般,宣稱殲-15很快就會遭淘汰,實情是針對這款中國首種艦載戰鬥機的改進依舊在低調進行。
最重要的是,除了可能出現的殲-31的艦載版之外,解放軍還加緊研發艦載無人機的速度。根據已公開論文,中國正努力探索國內外艦載無人機的偵察、電子干擾、誘騙、隱身、微型化的研究進度,同時試圖開發無人機戰術系統(TCS),令艦載無人機的載荷與任務性能可大幅度優化。還有艦載無人機的自主著艦回收技術。根據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甄子洋於2018年發表的論文,中國正在比較與摸索各種回收制導與控制方法,並稱「美國等軍事發達國家已經進行了艦載無人機的工程化應用,我國較系統性地掌握了無人機著艦技術,正在向工程化應用轉化」。
甄子洋在結論中還建言,該加強甲板運動預估與氣流擾動抑制技術、艦載機多個氣動操縱面與發動機推力間的綜合控制、容錯控制等問題的研究,更指明無人機群作戰乃未來趨勢,因此「有必要研究大規模無人機群的艦船回收協同制導與控制技術」,加上無人機種類繁多,故還得「研究異構無人機的協同著艦制導與控制技術」,以及「研究艦載無人機與有人機、無人潛水器等艦載裝備之間的協同控制技術,提高艦載武器系統的作戰效能,形成強大的航母/艦載機作戰體系」,從這些論點可略窺解放軍未來對艦載機的戰術運用與研製方向。一旦這些問題俱攻關成功,解放軍的立體作戰效能,必定將給未來戰爭帶來極大的震撼。
雖然這些創新技術離實際應用尚有一段日子,但從今年5月改進版「海山鷹」教練機試飛成功的消息來看,解放軍正致力於訓練更多艦載機飛行員,未來勢必有更多殲-15、甚至新一代艦載機的部署需求。且按照中國軍事領域「生產一代、研製一代、預研一代」的步調,待日後解放軍揭曉更多艦載機進展時,更先進的武器早已在默默開發。因此一旦殲-31當真成功改製為艦載機、或有更新鋭的艦載機出現時,倒不如可以探問:更優越的艦載無人機或更教人想象不到的艦載機,是不是也已推進得離入列更進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