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疫情時代考驗蔡英文 台灣關在區域整合門外該如何?
自由貿易協議(FTA)、區域貿易協議(RTA),又或是優惠貿易協議(PTA)的洽籤,在21世紀的今天蔚為風潮,吹起一陣區域整合之風。特別是在中美博弈、中美正打貿易戰的此際,區域整合似成一種可在兩強之間保有一定的彈性空間方式。
然而,經貿協議僅對洽籤的雙方或多方產生可能的幫助,對於非洽籤方卻可能造成排擠效果。隨着巨型的FTA(Mega-FTA)漸起,如《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議》(CPTPP)、《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議》(RCEP),參與的國家不僅多而廣,牽涉層面廣泛,且兩種巨型FTA的成員國重疊度高,讓貿易優惠變得「更優惠」,深化成員間的互惠關係。某種程度來講,又帶有一種在中美博弈之際,營造成同時押寶中美雙邊、政治結盟的味道。
FTA除了取消關税之外,亦會針對非關税措施施以便捷化,例如放寬檢驗標準、進口許可制等。FTA的風潮,看似在促成貿易自由化、便捷化,使人員、貨物、資金的往來更加暢通,卻不無可能變相形成如1930年代的「貿易壁壘」 (trade barriers)。只是差別在於1930年代時,貿易壁壘由各國的國內措施築成;這次則是因為FTA的洽籤,促成貿易自由化、便捷化後,造成了對非洽簽國的排擠作用。
台灣輿論擔心在一陣FTA風潮過後,特別是2020年,巨型FTA有可能上路,台灣在各國大力整合之間變成「貿易孤兒」,徹底被邊緣化。舉例來說,CPTPP已於2018年12月30日生效,目前計有墨西哥、日本、新加坡、澳洲、新西蘭、加拿大、越南等七國完成國內批准程序;而CPTPP成員國GDP高達10.2兆美元,佔全球GDP的13.6%,與CPTPP成員的貿易總額佔台灣對外貿易總額之25.25%,此對台灣的影響是顯而立見的。
台灣目前的FTA覆蓋率──即出口產品受FTA之惠的比率,樂觀估計是13.6%,悲觀估計是9.7%。然而,不論是樂觀或悲觀的估計,《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早收清單佔其中約8.1%,亦即台灣目前手頭上有的FTA或經濟合作協議(ECA),都無助於台灣脱離貿易邊緣化的危機。
至於即將上路的巨型FTA,中國大陸都直接或間接參與其中,美國亦是如此。儘管美國退出原來之TPP,但美國的重要戰略盟友如日本,仍在其中,且主導TPP的走向,改為CPTPP。屆時中美博弈以及「中國因素」,依舊是台灣不得不面對的問題。
回顧2008年5月6日新加坡前總理李光耀的談話,其表示「新加坡與台灣的關係不能快過台灣與中國大陸的關係,『這是新加坡的立場』,一旦兩岸關係改善,台星討論簽署FTA將不成問題」。李光耀更表示,「如果台灣能回到早年不對外宣傳的做法,台星的互動將會無聲無息,但會更有成果。」
李光耀所言,點出台灣務實外交及重視實質參與取得之成果,也表示就星國的立場來看,不論台灣願與不願,就國際現勢來講,兩岸關係的發展是台星關係是否能夠更為密切的指標,台灣與其他國家之關係發展亦然。
換言之,蔡英文的第二任期面對的不光是經新冠肺炎(COVID-19)洗禮的「後疫情時代」、台灣缺席區域整合,另有不可忽視的政治、經濟、社會、文化乃至國際層面的影響,抑或是未來的隱憂。更甚者是後疫情時代之下的區域整合變化,前述種種皆是蔡英文不得不面對的「後疫情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