轟-20再度爽約?中國新一代隱身戰略轟炸機為何難產

撰文:聯合早報
出版:更新:

作為中國下一代隱身戰略轟炸機,轟-20已被內地軍迷期盼了好幾年。不過,美國國防部在上周向國會提交的中國軍事發展年度報告中預計,中國的隱身戰略轟炸機可能要2030年才能亮相。這讓不少內地軍迷在失望之餘又有些不忿。

戰略轟炸機與陸基、海基一起構成「三位一體」核打擊手段,是大國核威懾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中國的戰略轟炸機還是由源自前蘇聯的轟-六系列挑大樑,在隱身、航程、載彈量和突防能力等方面都明顯落後美國甚至俄羅斯的同類產品。這一短處也一直是內地軍迷心中的遺憾。

轟6系列轟炸機是中國現役唯一的戰略轟炸機。(視覺中國)

2016年9月,時任中國空軍司令馬曉天在回應媒體提問時說,中國遠端打擊能力比過去有了很大提高,將來還會有更大提高。「我們現在發展新一代的遠端打擊轟炸機,將來你會看到的。」

此後,有關中國新一代隱身戰略轟炸機的研發消息不時會在網絡上出現,軍迷們也早早將新一代隱身轟炸機命名為轟-20。甚至在央視播放的中航工業集團的宣傳片中,也出現過類似被布遮蓋的隱身轟炸機的形象。

今年3月,解放軍空軍副司令王偉在回答記者關於下一代戰略轟炸機的問題時明確表示:「很快就會對外正式公布,不存在什麼技術、瓶頸或障礙,我們的科技人員很給力,能力很強。」

《大國起飛》宣傳片首次披露一款疑似新型遠程轟炸機的前向輪廓圖,不少人認為那可能就是「轟-20」。(資料圖片)

王偉的表態又激起內地軍迷的熱切期待。很多人認為,今年11月的珠海航展期間,轟-20有望亮相,至少會有模型出現。但珠海航展期間,轟-20又一次爽約,就連模型也沒有出現。

美國國防部在公開的中國軍事發展報告中認為,中國研發的新型隱身戰略轟戰機的航程可能超過一萬公里,使得解放軍能夠覆蓋第二島鏈並進入太平洋西部地區,並且其航程可以透過空中加油覆蓋全球,但該型隱身轟炸機在研製過程遭遇了很多工程技術挑戰,因此遲遲不能面世。

美國國防部的分析是否準確還不好判斷,但轟-20「千呼萬喚不出來」,至少說明中國研發隱身戰略轟炸機的難度比外界想像的更大,包括外形、材料、塗層以及發動機等各方面都需要實現技術突破。此前,中國隱身戰略轟炸機主要對標美國的B-2「幽靈」隱轟,但在美國研發出新一代B-21「突襲者」隱轟後,中國軍方也會提高對新一代隱轟性能的要求,不能剛面世就已落後B-21。

目前,美國空軍有21架B-2隱形轟炸機。(美國空軍官網)

另一方面,轟-20遲遲不出現與中國近幾年在大型無人機尤其是高超音速飛行器的快速進步有關係。這些進步讓中國對轟-20這種研發難度高、投資巨大的戰略武器的需求有所降低,至少不像前些年那麼迫切。

轟-20的主要用途是戰略威懾,也就是一旦中美全面開戰,甚至爆發核戰爭,轟-20可以用作對美國本土進行核打擊。但現實中,中美全面開戰的可能性不大,打核戰爭的可能性更低。中國歷來堅持不首先使用核武器,即使爆發核戰,中國也可依靠其快速發展的陸基、海基平台,比如陸基機動發射的東風-41和新型戰略核潛艇,對敵方進行有效的核反擊。因此,新一代隱身戰略轟炸機雖然是核打擊的重要平台之一,但中國對它的需求並非迫在眉睫。

+1

對中國而言,最有可能和美軍爆發衝突的地點在台海周邊和第一、第二島鏈。在這些地方開戰,更有用的是殲-20、殲-35、殲-16、轟-六系列、預警機、無人機等空中平台,航母、驅逐艦、潛艇等海軍平台,以及火箭軍的各種中短程和高超音速導彈,也就是常規武器平台。轟-20等核武器平台主要起震懾作用,實際使用的幾率不大。這讓中國可以從容打磨新一代隱身戰略轟炸機,而不是為了呼應軍迷期盼,在性能尚未達到軍方要求之際就匆忙推出。

轟-20雖然難產,但中國發展新型無人機和高超音速飛行器的步伐卻一點都不慢。今年珠海航展期間,各型無人機令人眼花繚亂。其中,「九天」無人機透過換裝不同模組化任務載荷,不僅具備監視和偵察能力,還能夠執行遠端精確打擊任務,並能透過異構蜂巢任務艙,釋放大量小型無人機,首次將「無人機蜂群戰術」與無人機技術融合,標誌著中國在無人機作戰領域達到世界領先水準。

湖南衛視近日還公開展示了一款名為「鳴鏑19」的超高音速飛行器。這是一款亞軌道空間寬域飛行器,能在距地面20公里到100公里的空域飛行,最大速度接近七馬赫。畫面顯示,「鳴鏑19」掛載在一架「雙尾蠍」無人機上,在經歷高空、高速飛行之後,以傳統方式實現了平穩降落。報道稱,「鳴鏑19」在六年內已完成了九次飛行實驗,特別是「成功完成了全球首次臨近空間發射航空器試驗,實現跨域機動飛行和安全返回」。

而且,在研發「鳴鏑19」的「錢學森科技攻關青年突擊隊」30多名隊員中,35歲以下的佔65%,展示出中國軍工研發團隊的強大實力和潛力。

本文獲《聯合早報》授權刊載。